更新时间:2020-05-13 18:33:58
封面
版权信息
插图
家庭教育是精耕细作的科学
教育始于家庭
教育是家、校协同的艺术
前 言
第一章 “蝴蝶效应” ——婴儿期(0~3岁)
一、让胎教成为准父母的必修课
二、让宝贝沐浴在爱之中
三、让艺术成为婴儿的家庭味道
四、让语言启蒙教育规范化
五、让幼儿顺其自然地学外语
六、读懂婴儿的哭与笑
七、让生命在健康中绽放光芒
八、让孩子学会自己站起来
九、男孩女孩都是宝
十、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和权利
十一、让礼仪教育及早开花结果
十二、让童心自由自在地飞翔
十三、让孩子多些尝试的机会
十四、让孩子从容优雅地成长
十五、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
十六、给幼儿一些适当的劣性刺激
十七、让美德成为孩子的第一张名片
十八、让孩子的发问结出硕果
十九、抓住教育的黄金时机
二十、为宝宝选择幼儿园
第二章 “泡菜效应” ——幼儿期(3、4~6、7岁)
一、把家营造成文化的港湾
二、把“自由领空”的支配权交给孩子
三、给孩子穿上安全的外衣
四、把“温室”的门窗打开
五、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六、为孩子的“异想天开”喝彩
七、叫停“孩子是父母梦想的实践者”
八、为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而“懒惰”
九、为培养孩子的节俭意识而“吝啬”
十、为孩子的成长注入赏识的“糖分”
十一、为孩子的不当言行来点苦涩的惩罚
十二、正确对待孩子在家中的“地位”
十三、正确对待不同孩子的气质差异
十四、重视兴趣的力量
十五、重视榜样的力量
十六、谨防“智力厌食症”
十七、谨防孩子的自私心理
十八、谨防“高楼孤独症”
十九、谨防“隔代教育”的弊端
二十、不良社会文化环境会诱导人
二十一、家庭教育不能只重分数
二十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二十三、培养孩子的自卫能力
二十四、为孩子入小学打好预防针
第三章 “罗森塔尔效应” ——童年期(6、7~11、12岁)
一、自尊,孩子纯洁心灵的保护神
二、勇敢,孩子大步前行的盾牌
三、正视失误,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四、正视说谎,家长该树的旗子不能为孩子倾斜
五、阅读,孩子精神生活的常青树
六、同情心,孩子善良延伸的触角
七、责任感,孩子立足社会的根基
八、宽容,孩子赛场上的第二声枪响
九、乐观,孩子笑对人生的“润滑剂”
十、成就感,孩子前行的“加油站”
十一、让“神童”一直“神”下去
十二、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
十三、别做孩子打架的裁判
十四、孩子,还是穷点好
十五、孝敬长辈,光荣传统不能丢
十六、自信心,踏向成功不能缺
十七、“陪”孩子,要慎重
十八、善待孩子的志向
十九、推迟满足感
二十、正确看待孩子的“节日情结”
二十一、与孩子“沟通”没商量
二十二、与“恶搞”斗争没商量
二十三、正视孩子的早熟
二十四、劳动,人类生活的衣食父母
第四章 “木桶效应” ——少年期(11、12~14、15岁)
一、性教育,这层窗户纸还是要戳破
二、挫折教育,苦口良药
三、“早恋”,青春期的一道槛
四、网吧是“负极”,孩子是“正极”
五、红脸白脸,同台唱戏
六、警惕“蛋壳文化”的侵蚀
七、教孩子认识到友谊的力量
八、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九、学会念必要的“苦难经”
十、冷静面对孩子的逆反行为
十一、不妨试试“协议式教育”
十二、努力让孩子建立自我评价体系
十三、从小给孩子进行环保教育
十四、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的隐私
十五、面对追星的孩子,家长别摇头
十六、教孩子学会感动
十七、别了,“假期综合征”
十八、“退学习艺”要因人而异
十九、“问题孩子”也能成为“天之骄子”
二十、毅力教育
第五章 “南风效应” ——青年期(14、15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