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父母和教师的100条建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六、给幼儿一些适当的劣性刺激

供给人们的甜食已经够多了,他们的胃因此得了病: 这就需要苦口的良药和逆耳的忠言。

——莱蒙托夫

现代孩子身心脆弱,常表现为怯懦、孤僻、任性、自私等心理状态。生理学家、教育学家指出,这些儿童普遍缺乏“劣性刺激”。

所谓“劣性刺激”,是指令人不舒服的或不愉快的外界刺激。这些刺激,对儿童来说是必需的和有益的。英国科学家赫胥黎说过: “如果一个人在人生的早期让自己经历一些‘必需’的失败,这些失败必将使他终生受益!”[1]

我国中医育儿理论中有句话: “欲求小儿安,应予三分饥和寒。”作为家长,对那些爱挑食的孩子可以选择适当的饥饿。为什么相当多的孩子有偏食、挑食的习惯,而且食欲较差?主要原因是他们很少领教饥饿的滋味。胃的运动规律是: 充满→消化→排空→再充满。一些孩子常常是用零食把胃填得满满的,很少感觉到饥饿的滋味,自然就偏食、挑食、厌食了。

美国马里兰州的温顿小学,曾经在全体学生中组织了一次为期3天的“要饭”活动,在长达3天的“要饭”日子里,有的孩子出现过头晕、乏力的症状,有的感觉注意力难以集中,还有的说十分想念家里丰盛可口的饭菜和美食……而所有的孩子都说终于体会到了究竟什么是“饥饿”的滋味,知道了什么叫珍惜。

澳大利亚人在育儿方面比较“残酷”,富裕的澳大利亚人都信奉: “对孩子不能娇生惯养,否则,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后难免吃大亏。”他们认为,孩子应该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即使是最冷的月份,也很少见哪一个澳大利亚人的孩子穿棉衣和防寒服,最多只是在“短打扮”外面罩一套深蓝色的绒衣,便无事一般地行进在寒风中。其实,澳大利亚人对孩子如此“残酷”并非是因为他们不爱孩子,用他们的话来说,不过就是“为未来着想”——孩子们长大了早晚要离开父母去自闯一片天地,与其到那时才让他们面对挫折而惶惑无助,还不如让他们从小摔摔打打,锻炼出直面人生的能力和本事。[2]日本幼儿园风行裸身锻炼法,无论是夏日炎炎,还是冰天雪地,宝宝只穿一条运动短裤和一双运动鞋在操场上运动。若整个冬天未穿过一次衬衣而坚持户外锻炼,还可以获得“裸身锻炼奖”。

以上做法都在阐述一个道理: 给小孩子施以必要的劣性刺激,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犹太人有句话说: “有十个烦恼比仅有一个烦恼要好得多,只有一个烦恼时,痛苦一定是深刻的。没有一个自杀者是因为有十个烦恼,全是为一个烦恼而死的。”

据《法制日报》报道,2001年2月的一天,郑州接连发生三起中小学生恶性事件。一名12岁的少年因拒绝拉小提琴而上吊自尽,一名8岁的小学生因害怕上学而跳河自杀,两个十来岁的小男孩离家出走被歹徒砍伤。三起事件起因虽各不相同,但几个不幸儿童的心理素质之脆弱,却是共同的。他们经不起一点挫折,受不得半点委屈。

当然了,话说回来,“劣性刺激”一定要讲究“度”,要把握好分寸。要记住,“劣性刺激”的目的是要给孩子以警示,但不能使孩子的精神或肉体受到伤害。

中国幼教网“家教”栏目登载了一位幼儿母亲的文章,记录了她的一些做法:

从孩子出生那一天起,我们夫妻下决心让她吃点儿苦。

一、身体上,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健康。饥渴、奔波、劳累,从出生以来,我们已经让一岁的童童体味了不少。童童三个月大,我们就带她出外旅行;会走以后,只要大人走路的时候,就让她也自己走;另外还有严寒暑热,三九天,公园里的童童小脸冻得红红的;六月,似火骄阳让孩子顺着发梢流汗……结果,孩子胃口极好、精力充沛、非常健康,自出生以来从未生病。唯一的缺点是皮肤黑。

二、精神上,我们给她充分的关爱,另外,还让孩子经常体会:和亲人离别、自己治愈痛苦、补充维生素R(被拒绝)等。其结果是:孩子承受力很强,聪明,对环境的适应力也很强,会自己拿主意,主动谋求与别人相处的机会。

总之,我们想告诉孩子,你是我们的宝贝儿,但不是这世界的唯一;你应该有充分的准备去面对各种环境,克服各种困难;为了你的成功,你必须努力![3]

[1] 陈铭: 《让孩子体验失败》,《张家港日报》,2008-03-25。

[2] 广龙: 《澳大利亚的“残酷”育儿法》,《家庭育儿》,2006(1)。

[3] 易文: 《给孩子一些劣性刺激》,中国幼教网,2001-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