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让孩子多些尝试的机会
人的一生就是进行尝试,尝试得越多,生活就越美好。
——爱默生
孩子初来到人世间,周围的一切事物对他都是非常新鲜的,对于这些东西,他们很想用手摸摸、用耳听听,或者用嘴啃啃。家长要有意识地满足孩子的这种心理需求。
很多家庭存在着无意中限制孩子触觉积累、手眼脑协调活动等的问题。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尖上。”婴儿的触觉和手脚活动不仅对孩子的身体素质、运动协调能力,而且对孩子智力发展和非智力发展都意义重大。五到六个月是婴儿双手协作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许多家长却出于卫生方面的考虑,叫孩子乖乖的,不让摸这个,也不许抓那个;许多家长为了使孩子早点站起来,给孩子购置了学步机,省略了“爬”的过程;有的家长喜欢抱孩子,即使做家务也不把孩子从怀里放下来。这些尝试的欠缺,不仅使孩子无法增长必要的实践知识,无法调动孩子的好奇心与创造力,还会使孩子养成依赖心理。
北京红黄蓝儿童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有一位幼儿园园长讲过一个例子:一位由姥姥带来的女孩每次来到儿童乐园,老师们都要小心翼翼地照看,因为这个小姑娘经常会推打其他小朋友。园长经过仔细观察和了解,发现这并不是单纯的攻击型行为,而是不自觉的行为。原来,孩子的父母都公派到贫困国家搞支援,孩子由姥姥抚养,姥姥身体不好,很少抱孩子或跟孩子玩,和孩子身体皮肤接触较少。如此一来,孩子缺乏运动和触觉刺激的积累,所以触觉发育与四肢协调性很不好,手脚没轻没重,高兴时想拍拍其他的小朋友,结果却把小朋友推一个跟头,甚至打哭了,弄得别的家长很不高兴,孩子们也不愿意和她玩。
由于缺少尝试,现在的孩子生活经验非常缺乏。日本著名教育家多湖辉在千叶大学附属小学担任校长时,给二年级的孩子火柴、报纸和干树枝,进行实验授课,让孩子们在校园内点火热饭和日本酒。由于从没有尝试过划火柴,有的孩子点不着火,有的孩子怕火,也有的孩子戴着白手套划火柴;还有的孩子划了好多根,火柴盒都空了,还是划不着;有的好歹把火柴划着了,却由于把报纸平铺在地上,仍是点不着火;甚至有的孩子用划着的火去点粗的干木头。
俗话说: “3岁小孩黏人精。”这个年龄的小孩对任何事物态度认真,凡事喜欢追根究底,动手动脚。家长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坏毛病。小宝贝们之所以这么“调皮捣蛋”,正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简单的逻辑思考,可以运用自己了解的数目、概念及工具架构自己的小世界了。因此,大人在这个时候,一定要耐心,给小孩子们更多思考的机会和动手的机会,给他们更多的主动权。如对孩子的训练从识别图形改为画出认识的图形,让孩子组合、拆分一些结构较复杂的物品,让孩子做一些简单小实验等。但出于安全,家长一定要注意正确引导,防止不必要的意外发生。
生理研究表明,手指尖的触觉灵敏度最高,手和手指的动作精细灵巧,就能促进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生理活动,从而提高人的思维活动能力。等孩子开始学会吃饭的时候,可以尝试让孩子早点使用筷子,因为筷子是一项综合的手指运动,不仅要借助杠杆原理巧妙地夹住筷子,而且要用眼睛去观察、用脑子去思考、用手指去捏握等,这些都将刺激大脑的良好发育。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用筷子夹取食物的动作,不仅是五个手指的活动,还是牵动着肩、肘、手腕、手指间各部位的三十多个大小关节和上臂、前臂、手掌、手指等处的五十多条肌肉的运动。
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保健专家腾红红建议,孩子三四岁时就应该学习使用筷子。日本效率研究所所长藤敦彦教授调查发现,用筷子进食的幼儿大多都心灵手巧,手指与手腕灵活,握笔画图形比较准确。美国一位家庭医生把使用筷子作为孩子必须学会的21种技能之一。为了使孩子能够使用筷子,日本把8月4日定为筷子节。[1]在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家长们应尝试让孩子早点使用筷子,让孩子不仅心灵还要手巧。
鼓励孩子尝试一定要在保障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不要强迫让孩子去尝试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不要让孩子盲目地去尝试一些有危险的事情。对于孩子的尝试行为,家长既要给予孩子必要的指导和启发,也要以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孩子尝试的结果,因为孩子毕竟只是孩子。
[1] 韩巧:《三四岁学用筷子正当时》,《江南保健报》,2006-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