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剖面的剖面》是杨克强先生旅行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广西各省的一种记述。这种记述不是普通游记,因为著者特别发挥他的科学观察或他的工作的科学意义,但也不是纯粹的专门科学著作,因为著者努力要使大多数的一般读者都容易看得明白,容易对于他所记述的东西与情形发生兴趣。剖面是什么意思?就是把我们所要研究的事物解剖开来,以便察见他的内容,也就是用明晰的眼光,勇往直前,洞瞩隐微,不为一切非必要的表面现象所蒙蔽,单刀直入,透彻地达到我们所要观察的目的。如此观察,并不容易,必须要有专门的知识作基础、妥适的方法作工具,然后方能成功。杨先生在这一本书内,梦想到最古的原人,采集到山洞内的骨骼,读者于此可以想见古生物学家研究的兴味。他又描写山东的景象、沿江的山川、从前所谓风景冠天下的广西、戛斯底克地形,即当为游记读,这本书亦供给极有科学意义的材料。从他的游踪所及讲,此书所述,北起长城,南抵沧海,东自鲁济,西抵甘肃,如此广大范围,著者供给我们一幅简明鲜艳而引人入胜的图画。杨先生探研所及并不限于此地,他曾东出榆关,北至蒙古,西游新疆,所到之处皆有科学研究,但许多观察自然只好分段记载。从他的《去国的悲哀》与《西北的剖面》,现在再有了这本《剖面的剖面》,这正是杨先生科学观察而通俗写作的结晶,也是许多读者借此窥见科学意义的极好门径。杨先生年力方强,已有许多工作,刻苦用功,极可钦佩,也正惟他年力方强,更使我们对于这位自强不息的朋友格外殷望,要求他日进无穷,不断地更为努力,更将他观察的结果写出来供大家阅读。惟其如此,所以我一方面为此书作介绍,另一方面我还对著者杨先生更致极深厚的期望。
翁文灏[1]
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三月六日
[1]翁文灏(一八八九至一九七一),字咏霓,浙江鄞县(今属宁波)人。中国最早期的地质学家,著有《中国矿产志略》《甘肃地震考》《地震》《锥指集》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