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7,从小工到基建狂魔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5章 职工大会(下)

王副院长也纳闷。

他对工资根本没有期待。能给发点生活费的收购方,那就是活菩萨了,看没看见水泵厂?头脚合并,第二个月就申请破产程序,工人们一毛钱都没拿过!

难道,刘家人这是抱着真心来帮穷老百姓的目的收购的,并不单纯为了资质和人才?

他的心也瞬间被激活,一脸期待。

具体的改革方式,刘强提供了三种选择。

三百多非技术类的人员第一个选择是去设计或勘察科室从学徒做起,每个月开60的工资,有本事后再增加。这个比较难,毕竟非科班出身的三四十岁再想学技术,不容易。

第一个选择响应者也有几个,多数是年轻人想转行做技术,可是一直没有门路。现在,东家给安排那是最好,省下一笔可观的学费,还能在岗培训,不耽误拿工资。统计了一下,大概有21个人表示想走这个分流的路子。

第二个选择,是第一个的补充。

个人有啥特长能够给公司带来利益的,可以直接找人事科谈,能开车的开车去,能摆摊位的摆摊去,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个提议只是一个补充,没有谁能当场决定什么,接着听新老板讲话。

“第三个选择,我要选一部分设计院的职工到食品公司那边去工作,人数不限,公司免费培训上岗,按新政策上交三险,基本月工资300块。另外呢,女士优先!”

哄!

等刘强说出第三个选择,全场站在这儿的大多数人特别是女性职工们心头一亮。

原本以为就算男人们能转岗再就业,他们这些女工们可是没啥优势也没技术,以前在设计院这边做的都是边角料的活儿,甚至和工程建筑没有什么关系,新老板最大的可能是买断分流她们。

万万没想到,第三个选择她们这群女人竟然有了更大更高的希望!

“刘,刘老板,你刚才说的什么,上岗后,能拿300?”

有反应快的,年轻一些的女人听出来了,刚才小刘总说的是三百块,相当于副高级工程师满额发的工资水平的工资!

“没错!”

刘强微微一笑,“现在大强小吃那边的女工,入职的都是三百基本工资,当了店长、炒货师的甚至能达到一千块以上!另外,我打算在明年最迟后年,自建员工楼,凡是入职在强国食品、强国基建、强国路桥三个公司的员工,特别是优秀员工,都可以以超低价买到自己的楼房!”

哄!

人群立即炸了。

“这,不可能吧?”

“没想到老刘家这么有钱,三个公司!”

“这,这个小刘总的语气看起来,他家是他当家——他才多大?能信吗?”

“建楼?”

“小刘总,真的吗?真的我们都能买楼吗?那,那不是和原来一样,排队分房啥的?”

“怎么可能一样,人家这是私企,你干的好当然会有,干的不好的,想走关系的”

“刘老板,你说的大强小吃,是不是松城已经有了分号,也是大强小吃,卖卤味的铺面?”

“学校门口卖的辣条!是不是也是你说的强国食品公司的!”

有的人已经吃过这两种食物,见过印着大强小吃字样的围裙,记的很清楚。味道也不错,价格也不高,最主要的看起来高档一些,卫生一些。

原来,刘老板家里是做食品的!

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有了这个了新的判断,是不是有钱人虽然不太清楚,可是人家能有食品厂,还有路桥公司?

这得多有钱?

“没错,那个强国食品公司就是我开的。”

刘强微笑点头,承认,“现在,强国食品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一种快餐模式,需要大量的员工,还得是我信得过的自己人。你们和宁县的老少兄弟姐妹婶姨们都一样,都是咱本地的,现在又是同一体系下的职工,所以优先从你们当中选人到食品公司!有想报名的,去那边找人事科的登记。”

呼啦……

像飞过一群麻雀,上百人涌到了人事科的登记桌前。

“排队,排队,刘总说了,名额没有上限,谁报名都能参加培训!”

很快,这些人形成了两个队列,男的一列,女的一列。刘强粗略的数一遍也得有近200人!

成了,绝大多数已经搞定!

嘶……一直坐在后边看的上级来人也长出了一口气。

和刘强对视了一眼,这位分管局长给了一个大拇指!他心里无比的佩服这个小年轻的。

别的厂要搞十天半个月甚至半年之久的改制分流,人家刘总只需要两小时!这一番连拉带打的局面,绝大多数人支持之下,就算有极少数人仍然会闹事,比如还有九十多个没有露面的那些,已经构不成威胁。

最主要的是强国基建公司这分流的法子太好了,涨五至三倍的工资分流,除了家里孩子小没有人看、实在走不开的,也只有傻子才会不选择第三种方式。

还有十天,强国食品那边要大规模向京城扩张。

前期去踩点的任小宝提出至少需要三百名女工。

不但是女的,还有明确的要求。在省城那边这一个月下来,发现中年的婶姨们做这个最合适,年轻一些的姐妹们还要差一点儿意思,毕竟当服务员这个名头对于很多年轻漂亮一些的女孩子来说都只能是暂时的,有十几个呼市那边的雇工离开去了歌厅上班。

而婶子和阿姨们就不一样,三百至一千的工资,对她们来说这已经是能拿到手工钱的天花板,倍珍惜这份工作。

刘强开始的时候并没想从这边选人,可是宁县那边老家能有点文化的女人并不多,有的甚至连站摊都不敢。县城里面招的人心思太活络,他已经听说,有人打算学了大强小吃的炒制经验回家单干。就现在宁县县里也有三四家开始仿他家的货。

反正都是一码事,用这边的下岗工人要更合适一些。她们先到宁县培训学习技术,然后十天后进京。

家里爷们如果也是设计院工作人员的,也可以派自家并不在册的女人前往,算是工位交换。这是刘强给出的特惠条件。基本月工资三百,包吃住,月终还会有提成?

这比以前院里上班的技术员拿的还多,怎么可能有人不支持改制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