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宴:人类生存进化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人类祖先觅食指南

南非尖峰洞(Pinnacle Point Cave)位于陡峭的悬崖之间,从那里可以俯瞰贫瘠的沿海平原。16.2万年前,也许有两名猎人曾在洞口附近的临时营地前猎杀了一只小羚羊。一股强烈的西南风席卷了被尘土覆盖的大陆架,将沙尘倾泻到平原上。在给小羚羊取内脏时,两名猎人听到几千米以外的海滩上传来碎浪海浪从深海向浅海区涌来,然后直奔海岸时,在海底地形的影响下产生变形,于是成为碎浪。的咆哮声。这天正值满月,正午时分的大海处于退潮期。部落里的一些妇女和儿童赤脚走在沙滩上,用脚趾头感受藏在沙里的贻贝。每过一会儿,他们就会弯下腰挖出一只贝壳,扔到肩上扛着的渔网或皮袋里。年纪较大的女人知道潮水很快就会涨起来,她们密切注视着涌动的海浪。很快,她们就退回到地势较高的地方,把贻贝带回洞里。

从解剖学角度来讲,住在尖峰洞的人很可能是现代人类,他们的长相和现在的人很像。如今,人们普遍认为我们的现代人祖先发源地可能是在15万~20万年前的非洲。首批现代人不一定具备当今智人的认知技能,而且我们也不能确定祖先是如何从非洲进入亚洲的。另一个未解问题就是:现代人在何时全面开发了自身的智力?这些与智商相关的能力包括清晰的表达能力、概念化能力、计划能力、超前规划能力及想象力。据估计,他们是在大约7.5万年前完成智力进化的,这一点已经在学术界达成共识。但是在南非洞穴中发现的骨锥和改良过的矛头等人工制品表明,现代人祖先的一些行为变化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包括更娴熟的获取食物的方式。这些渐进式的变化使尖峰洞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古学遗址,因为它向我们详细描绘了16.5万年前的人类是如何采集贝类的。我们之所以拥有今天的认知技能,完全要归功于这些变化,而使用贝壳作为个人装饰物,便是这些变化的最早标志。

尖峰洞13B(考古学术语)位于南非莫塞尔湾(Mossel Bay)西面海岸的中南部,那里耸立着带有很多山洞的悬崖,站在悬崖上可俯瞰大海。过去,一块巨大的大陆架把陆地扩展到120千米以外,延伸到如今的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汇处。早在尖峰洞有人居住前,人类必定曾在这片现已被淹没的平原上狩猎和觅食。当潮汐退去后,吸引他们的不只是陆地动物,还有水塘里的软体动物。历史上,气候变化对尖峰地区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北半球冰川的消退和出现,海平面也相应地上升和下降。柯蒂斯·马里恩(Curtis Marean)等人对尖峰洞进行了长达10年的发掘,他们向我们描绘了数千年前的人们是如何系统采集软体动物的。

16万年前,海洋与尖峰洞之间的距离约为5千米。经常在这些洞穴逗留的人生活在两个生态区的边界上,那里有多种多样可靠的食物来源。他们沿着世界上最富饶的海岸线狩猎,来自南极洲的大量本格拉上升寒流(Benguela Current)与来自非洲东部强大的厄加勒斯暖流(Agulhas Current)在那里汇集。这种气候条件使得海岸线岩石密布的潮间带长满各种贝类动物。从尖峰洞往内陆走,就是如今被称作“开普植物王国”开普植物王国由开普半岛到东开普沿岸的8个自然保护区组成,它于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开普植物王国是世界上6个植物王国里最小但植物种类最丰富的一个,拥有9 600种植物,比北半球所有植物总和还要多,其中70%的植物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Cape Floral Region)的地方,有9 000余种不同植物和各种小型哺乳动物在那里生长繁衍,大型动物则比较少见。因此当地的狩猎部落大多数情况下要以可食用植物和小动物为食,与此同时,沿海潮间带的软体贝类动物也是一种可靠的食物来源,即使在漫长的旱季里依然如此。

尖峰洞妇女用脚趾找到的贝类叫沙蛤(Donax Serra)。沙蛤在历史舞台上起不到什么作用,她们找到的另一种贝类褐蛤(Perna Perna)也同样如此。然而,这两种贝类是科学界所知的最早被人类系统采集的软体动物之一。软体动物几乎存在于世界各地的所有水域中,它们通常聚集在潮水坑或地势较低的岩石里。人们只要用锋利的石刀就可以把它们从岩石里撬出来,然后扔进渔网或皮袋。其他一些贝类生长在深海中,只有潜水员才能接触到;还有一些贝类躲在沙地里,比如斧蛤(Donax)。采集这些贝类不需要什么高超技巧,只要掌握潮汐的涨落规律就行。

那些在尖峰地区采集软体动物的人知道,在某些季节,有害藻类形成的所谓“赤潮”会使贝类动物产生毒性。他们还知道,在暴风雨肆虐的季节,去海边寻找贝类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软体动物往往成群结队地出现,这倒也是件好事,因为做一顿令人满意的大餐至少需要几百只贝壳。软体动物并非人类社会的唯一食物,但在陆地野生动物稀少、鱼类没有洄游或者可食用植物短缺时,软体动物就是一种很重要的补充物。

海水退潮时,尖峰沿海潮间带的软体动物就会暴露出来,它们是该地区周边最常见的生物。大潮总是与新月同时出现,而在这期间,开普部族可能要加大觅食的力度。现代狩猎采集部落特别喜欢在大潮期间觅食,以前生活在尖峰地区的人类祖先可能也有同样的偏好。尽管尖峰地区的绝大多数贝壳是易于采集的软体动物,但也有一些非常有趣的特例。觅食者还从只有潜水员才能接触到的深海软体动物身上收集外壳。该地区出土的几个贝壳样本看上去有轻微的磨损,仿佛它们在沙滩被海浪冲刷过一段时间,还有些贝壳被做成了坠饰。

与那些相对平淡无奇的浅滩贝壳相比,来自深海的贝类非常罕见且漂亮,并获得了特殊待遇。深海贝壳似乎被人在身上戴过,也许人们将它们当作饰物或者长者的标志。可能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它们的真正用途,而且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找到它们被卖给远方部族的证据。然而,它们出现在这个地方,就已经预示着人们将用海贝与远方的部落交换物品,因为这是人类的一种习惯性做法。

在离尖峰洞很远的北方,即盛产各种食物的以色列下加利利山区(Lower Galilee),有一个被称为“卡夫扎山洞”的史前洞穴。早在8万~10万年前,猎鹿人就到过这个山洞。他们还收集海洋双壳动物即贝壳。,比如现今在地中海地区仍能找到的蚶蜊(Glycymeris insubrica)。然后,他们将那些贝壳从40千米外的地方带回山洞。在卡夫扎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7只完整的双壳贝,壳身都有天然的孔眼,这很可能是因为卡夫扎人在收集带孔的贝壳,以便用皮绳把它们穿起来。其中4只贝壳有凹槽,似乎它们被人悬挂起来后,久而久之壳身就出现了磨损。有些卡夫扎贝壳被染成红色和黄赭色,被人们从60千米外的地方带过来。虽然我们无法了解这些贝壳的用途,但它们很可能被用作个人装饰物。从与尖峰洞所在时期相距8万年的卡夫扎山洞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类自我意识的全面涌现,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人类的虚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