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工业年鉴2021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020年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上海是我国机器人产业最大的集聚地,全球三分之一的机器人产量在我国,我国三分之一的机器人产量在上海,机器人产业正在成为“上海制造”的新名片。

机器人产业是上海推进科技创新、开展智能制造、发展高端智能装备的核心领域。上海聚集了汽车、大飞机、船舶、航天等先进制造业,是工业机器人巨大的应用市场和示范基地。上海是全国乃至全球的高科技人才聚集区,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原动力,因此,上海在机器人创新、智能制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上海既有大型跨国公司、国内领军企业,也有上海本土企业,形成了浦东、宝山、嘉定、松江等机器人企业聚集区。

一、产业现状

上海的机器人相关企业众多,机器人产业链较为完整。上游的伺服电动机、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企业有上海纳博特斯克传动设备有限公司(简称“纳博特斯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上海博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博建电子”)、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简称“龙工”)等企业。中游机器人本体企业有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简称“发那科”)、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简称“ABB”)、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安川”)、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简称“库卡”)四大家族,以及中科新松有限公司(简称“新松”)、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时达”)等企业。下游系统集成商有外企柯马(上海)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柯马”)、蓝姆汽车设备(上海)有限公司(简称“蓝姆”),本土企业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大智能”)、新松等。服务机器人方面,一大批细分领域的瞪羚企业快速成长,崛起为新一代的产业生力军与技术策源地,如小i机器人、上海达闼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高仙自动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

上海集中了一批在全国较早研究机器人的大学和科研院所,且高校院所与机器人跨国公司合作成立了多家联合实验室,并在上海成立了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简称“国评中心(总部)”)。同时,上海聚集了国内外机器人领域不同层次的人才,既有机器人规划控制、人工智能、硬件设计、感知识别等方向的高端人才,又有行业集成应用的专业技术工程师,为机器人行业提供了大量人才储备。国际机器人巨头凭借规模效益、先进的软硬件设计和生产能力、技术及市场优势,长期占据高端及高附加值机器人市场,其在我国市场占有率近70%。与此同时,国内龙头企业也纷纷落户上海,上海逐步形成研发、生产、应用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聚集了一批本体和功能部件企业、系统集成商和相关科研院所。

上海发展机器人产业具有以下优势:

1.先天优势

上海是我国近现代工业的发祥地,拥有很强的制造业基础和科技实力,长期承担大量的国家战略任务。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加上良好的工业基础、科技人才的集聚、体制机制的创新,上海在发展机器人产业上拥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机器人产业图谱显示,上海市机器人产业规模连年增长。截至2020年年底,上海市机器人相关企业达到1080家,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并举发展。预计2021年上海市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超过700亿元。

2.平台优势

(1)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与转化优势。在上海市政府、市科委、市经信委等相关委办共同指导下,由上海电器科学技术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大学以及上海市普陀区政府共同出资成立的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上海市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承担多项国家标准制定工作,着眼于机器人本体及零部件的可靠性测试、软件开发及测试、机器人智能平台建设等方面,以“可靠强基、智能升维、平台赋能”的理念构筑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平台,肩负机器人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优质机器人企业、促进“中国制造”品牌国际化的历史使命,助力上海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简称“国评中心”)(总部)——公共服务平台优势。国评中心(总部)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国评中心(总部)作为国家和科研院所共建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可为我国机器人检测认证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将在机器人检测标准的制定、检测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认证实施规则的完善、机器人领域人才培养、信息平台搭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促进机器人产业有序健康发展。未来,国评中心(总部)将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覆盖机器人产品检测、标准、认证、技术咨询服务的行业公共服务平台。

(3)高校与科研院所——创新价值链优势。上海拥有众多国内外知名高校与科研院所,拥有较强的机器人研发实力。它们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瞄准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沿领域,构建驱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创新价值链。上海市机器人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见表1。

表1 上海市机器人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

(续)

(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会展平台优势。自2018年以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大会秉持“智联世界”的理念,坚持“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智能化”的办会方针,策划多种形式的活动,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汇聚顶级科学家、企业家、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国际组织、投资人、初创团队等。大会促进了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思想、技术、应用、人才和资本的集聚和交流,推动了全球科技创新协同。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旗下最具人气和影响力的专业展之一——机器人展,自2012年设立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九届。机器人展精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紧贴市场需求,持续不断超越与创新,国内外机器人龙头企业纷纷在展会平台上发布全球首发产品,展现机器人先进技术和行业应用。该展会已经成为助力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推动并影响机器人行业格局,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机器人行业盛会。

二、产业园区概况

上海市正在积极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2018年11月,《上海市产业地图》正式出炉。该地图指出,上海市机器人产业要以普陀为产业地标,以宝山上海市机器人产业园区、嘉定工业区、浦东机器人产业园区(金桥/康桥/临港)为产业定位,加快构建产业体系。

1.上海机器人产业园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位于上海市宝山区,成立于2012年,占地面积3.63km2。该园区以建设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引领示范区为目标,经过多年的发展,园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工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安全防卫机器人、教育服务机器人等行业均有显著突破。2020年,该园区被上海市经信委列为上海市26个特色产业园之一,属于上海市智能制造核心领域的八个园区之一。目前,该园区入驻规模企业150家,其中机器人及配套企业50多家,包括发那科、上海鑫燕隆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法维莱交通车辆设备有限公司、焱智精密机械(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翰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费勉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安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该园区将逐步形成机器人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业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式发展。

2.浦东机器人产业园区

浦东机器人产业园区聚力打造“一谷一园”,以张江机器人谷和金桥机器人产业园为中心,带动周边街镇产业空间有效利用,形成承载浦东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该园区计划在张江、金桥分别形成3.9km2和5.5km2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空间,打造全球一流的技术创新中心、医疗机器人高地、离散智能制造特色产业园区,创新功能服务平台集群,形成跨界融合发展生态。该园区充分利用现有的英特尔、IBM、微软、上汽、华为、中国移动等企业的创新中心和创新平台,打通现有技术和产业创新平台与机器人产业的联动。加快浦东新区离散自动化产业创新联盟、浦东新区机器人创新中心、机器人国评中心浦东分中心、科沃斯机器人研发中心等一批功能型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引入。

张江机器人谷以高端医疗机器人为核心领域,以特色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为重点领域,目前已入驻机器人头部企业、创新企业、创新机构80余家,机器人产业年工业产值117亿元。金桥机器人产业园已初步形成了以欧姆龙等核心零部件与功能模块企业为代表的机器人产业链上游,全球排名前十的工业自动化企业半数以上(包括费斯托、欧姆龙、罗克韦尔等)已经入驻金桥机器人产业园,以新松、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掣京机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市卫邦机器人有限公司、弗徕威智能机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机器人产业链中游在金桥机器人产业园已形成集聚效应。到2023年,浦东要建设成为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国内顶级的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总体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3.松江工业区

松江工业区成立于1992年,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市郊首家市级开发区。松江工业区由最初的2.56km2扩展到现在的43.69km2,形成了包括电子信息、现代装备、精细化工、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等在内的几大优势产业。目前,该区直接从事机器人生产、服务的企业有10余家,分布在机器人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上游伺服器、减速器等核心产品领域有博建电子、龙工、纳博特斯克等企业;中游机器人本体研发制造方面有国际龙头企业库卡,其新基地预计年产能达5000台;在集成服务方面,除了有柯马、蓝姆等外资企业外,科大智能、上海君屹工业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伟本智能机电(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等本土企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4.嘉定工业区

嘉定工业区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工业区,地处上海西北部,总面积78km2,核心区域面积32.4km2。经过多年的发展,嘉定工业区的规模和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已先后建立了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嘉定分区、国家留学生嘉定创业园、上海中科高科技园区、上海嘉定出口加工区、复旦复华高科技园区、上海大学国家科技园6个国家级的园区。目前,已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光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制造、新型材料等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链,集聚了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投资商落户,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美元。

该区机器人企业发展迅猛,新时达机器人工厂是上海首个建成投产的机器人制造智能工厂,目前该厂已经具备了1万台(套)六轴工业机器人及500套机器人柔性工作站的年生产能力。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所经营的MOTOMAN机器人的年产量居世界前列,广泛应用于弧焊、点焊、涂胶、切割、搬运、码垛、喷漆、科研及教学,可根据用户需要设计制造完整的机器人应用系统,承接交钥匙工程,并有完备的备品备件、系统的技术培训和优秀的售后服务作后盾,是汽车、摩托车、家电、烟草、陶瓷、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冶金、物流、机车等行业的密切合作伙伴。上海辛迪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拥有自己的系统集成中心和制造厂房,主要从事机器人应用(包括焊接、切割、搬运和涂胶等)、自动化装配及设备检测等。

机器人作为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因素,已经成了上海推进智能制造的先锋。随着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信息、医疗健康等新兴服务业领域成为上海机器人产业新的增长点。以工业机器人为主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机器人展、以服务机器人为主的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服务机器人展,为机器人行业开放式融合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外展示、交易、交流的国家级市场平台。国评中心(总部)设立在上海,为上海搭建了国家级机器人产业标准化工作建设和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平台。得益于对外开放的基础和优质的人才资源,上海引领全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是大势所趋。

〔撰稿人: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刘凤义、刘碧珊、王昶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