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父母和孩子放在平等对话的位置
跟很多“80后”“90后”家长聊天,发现多数家长都知道要和孩子平等对话,甚至很多家长跟孩子说话时都会蹲下来,跟孩子同样高度,真是做得很用心。我在照顾儿子成长的过程中,也一直尝试和他平等对话,还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不断调整和他对话的姿势,但仍然有很多磕磕绊绊。思考总结下来,发现真正做到和孩子平等对话,仅有技巧是不够的,还要有家长内心的觉醒和成长。
平等对话的第一步是允许孩子是他本来的模样
我们允许孩子是他本来的模样吗?
这句话什么意思?
就是既要允许孩子不一样,又要允许孩子一样。这里面就起码有四层的允许:一是允许孩子和我们不一样,二是允许孩子和我们一样,三是允许孩子和其他孩子不一样,四是允许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
听起来像绕口令,但如果你养过孩子,一定深有体会。
允许孩子和我们不一样,对有些家长就很难,尤其是成功的家长。比如,我在一次咨询中,遇到一位女高管。慢慢聊开了,她说起对四岁儿子的各种担忧:
不愿意上台;
不喜欢在人多的地方表现自己;
遇到不如意的事儿只知道哭;
容易被别人欺负,欺负之后不会还击,就是哭;
不爱主动交朋友,不喜欢分享;
性格懦弱、胆小;
爱听表扬;
输了不高兴;
小心眼爱记仇……
相反,她对自己的评价是:积极主动、不怕事儿、总有办法、大气。她的担忧是孩子太不像自己了,而人生阅历又告诉她,像自己才容易成功。当父母认为孩子跟优秀的自己相比,太不一样时,就会陷入焦虑,无形中想重新塑造孩子。然而,人的心理很有意思,当父母在某些方面刻意去塑造孩子,希望孩子更像自己的时候,孩子在这些方面知道有人关注,就会表现得越紧张,结果越努力越糟糕。
要允许孩子和我们不一样,就要能以包容的心态看到:孩子和我们不一样的地方也有优势,也许更适合孩子的人生。
比起允许孩子和我们不一样,更难的是允许孩子和我们一样。每个人内心都无法百分之百接受自己,而我们不接受自己的部分又出现在孩子身上,就会让我们产生深深的无力感。
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我越来越发现他跟我一样。比如,喜欢同时做好几件事儿,他经常一边听故事,一边看书,还一边吃零食。我呢?我会一边听音频课,一边敷面膜,一边做家务。有一天,我打开他的书包,看到里面的东西,禁不住就笑了,和我自己的背包太像了。他的书包里有:皱巴巴的几个星期前的卷子,不知道从哪儿捡来的干了的树叶,没有放进整理袋的各种书,还有纸巾……而我的包里有:几个月前出差的旧车票、记事本、好几只笔,没有放进固定电脑位置的电脑……更让我接受不了的是,他性格急躁。一件事只要耐心去做,他一定能完成,可往往在完成前,他来了情绪,大哭大闹,告诉我:“太难了,我不要做了”。很长一段时间,我试了各种方法培养他的耐心,但都没啥效果。直到我看到,自己工作中也有这种急躁,我开始放下纠正孩子的想法,先去调整我的急躁。后来,儿子遇到困难再大哭大叫时,我会抚摸他的后背或是抱抱他,对他说:“可以先放一放,等我们心情好了再来做。”每次我允许他先放一放时,他的情绪总是很快就平复了,过一会儿自己又去处理问题,最终把事情解决了。
我发现,父母要允许孩子和自己一样,首先要允许自己“有缺点”,甚至试着去发掘“缺点”里的优势。只有我们能自己接受自己了,再看孩子时,才会充满欣赏。
允许孩子和其他孩子不一样,也需要勇气。咨询中遇到过一位妈妈,儿子当时三岁,她忧心忡忡。据她说,她家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别人画的画都能看出大致内容,她的儿子画出的画都是破碎的。儿子也不喜欢跟别的孩子玩儿。有一次,她带儿子到度假村,结果一上午,他都在按电梯玩儿。后来妈妈带孩子去做了大脑检测,排除了大脑损伤和自闭症。现在孩子已经四岁半了,还是比较内向不合群,但当别的孩子主动时,他也有了不错的互动。
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很多时候父母不会认为遇到“天才”,而是担心遇到“问题孩子”。然而,孩子从出生就各不相同。1956年,心理学家托马斯和切斯做了著名的“纽约纵向研究”,他们从九个维度(活动水平、节律性、分心、探究和退缩、适应性、注意广度和持久性、反应的速度、反应性阈限、心境的性质)来研究婴儿最初的气质结构,发现大部分幼儿都可以归为三种类型:容易型(40%)、困难型(10%)和慢热型(15%),另有35%的婴儿兼具这三种气质类型中的两种或三种的特点,可归属于交叉型。实际上,孩子之间天生的差异比这三种类型要多得多。就像大自然的每一棵树,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接受孩子独有的节奏,才能和孩子平等对话。
更多时候,还要允许孩子和别的孩子一样。我经常跟孩子爸爸说:“儿子这点很棒,儿子那方面太优秀了。”孩子爸爸就会笑我:“你是自己家孩子啥都好。”是呀,这个小家伙从小抱着,一直养着,很容易就觉得他是个天才。但这种想法走了极端,就不允许他和别的孩子一样了。儿子一直都很喜欢说话,我就想当然认为他一定可以和各种人交流。一次,在朝阳公园的健身器材处玩,来了几个外国小朋友,我鼓励儿子:“你去问问,他们从哪儿来?”儿子看看外国小朋友,有点胆怯又有点害羞,挤着我说:“我不去,我害羞。”我一直鼓励他,说会陪着他,但他死活不去。我真是有些着急,但突然想到一个发展心理学的视频,里面四五岁的孩子,对着视频表达,依然是好害羞的样子。其实小九的表现就是一个孩子的正常表现,但因为我这个妈妈觉得他是天才,就对他有了过高期待。
生活里,我也会看到很多妈妈,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一样。比如,妈妈要求女孩子淑女:“走路不要一蹦一跳的,稳重点儿。”可明明一蹦一跳是孩子的天性呀。毫无疑问,每个孩子都是爸妈的骄傲,家里的天才,但根据二八定律,未来他们中真正卓越的也不过20%,大多数孩子是普通人。
当我们接受孩子是个普通孩子时,我们就会接受他作为孩子的纯真,这份纯真让真正平等的对话发生。
平等对话要分清不同的事儿
平等对话不是一个不变的技巧,而是在不同事情里懂得用合适的尺度对待孩子。
第一种事儿叫孩子自己的事儿。
分清这种事儿,在这种事儿上让孩子做主角,而我们的参与叫作建议。儿子上了一年级,有一天早上降温了,送他上学时,我让他穿上羽绒马甲。“不用,不冷。”他推开我递来的马甲。我没有再劝,而是拿着马甲送他上学去。一路上我觉得很冷,可是小家伙又跑又跳,一会儿就到了校门口。在进校门那一刻,小家伙瞟了一眼我拿着的马甲,得意地说:“看,我说不冷吧。”我笑了笑:“是的,你是对的。”他很开心地走了。你也许会说,万一孩子冻感冒了怎么办?是的,有这种可能,但比起一次感冒,让孩子感觉自己能做主,这是我更看重的。毕竟,作为父母,我们教养孩子的终极目标是让他们离开我们时,能活得很好。没有自己做主的能力,何谈离开父母活得好呢?
第二种事儿叫家人的事儿但跟孩子有关。
比如,全家去哪儿吃饭,到哪儿旅游这样的事儿,让孩子参与进来,作为家庭一分子,有发言权和投票权,但不会以他为中心。和孩子平等对话并不意味着事事以孩子为中心,否则家长对孩子的过分看重,就会变成溺爱。周末去哪儿玩,在孩子上小学之前,都是我们安排。上小学之后,孩子有了很多见识,他平时在学校也会和其他孩子交流了,就会提出他的想法。我们的做法是:提前规划,轮流做主。在周末之前商量去哪儿,本周让孩子做主,他就说了算;下一周爸爸做主,爸爸说了算;再下一周,我说了算。孩子当然应该被平等对待,同时,他也要学会平等对待别人。在家里,有时候,他是主角能自己说了算;有时候,他是配角也要配合别人行动。
第三种事儿是跟社会规则相关的事儿。
这种事儿,父母要无条件遵守,孩子也一样,没有商量余地,清晰告知规则,并督促遵守就可以了。
当我们过于跟孩子强调平等但又没有分清不同事情里的平等规则时,孩子就会被弄迷糊,甚至有时候没有边界感,做一些错事。比如,当孩子故意伤害别人身体时,就要严肃告知孩子: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当然,孩子可能提出很多理由:“上次他拿了我的东西不还”。这时,如何处理?可以在他明确界限后,再和他沟通,让他知道遇到了问题不用武力也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
社会规则是这个社会的边界,每个人都要遵守,在这些方面,父母的作用是严肃告知孩子,同时以身作则。这样才不会因溺爱,让孩子没有了边界感。
把父母和孩子放在平等对话的位置,是我们尊重孩子作为人的权利,同时,也教会孩子尊重父母作为养育者的权利。平等对话对父母的要求是:该放手时果敢放手,该手把手教导时又挑起责任,让孩子在平等对话中感受到爱与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