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来不是被说服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没有共鸣的讲道理,是单向输出的爱

父母爱孩子是很自然一件事儿,但如果这个爱的流动是单向的,就像呼吸一样,只有呼没有吸,让人窒息,也无法持久。而没有共鸣的讲道理,就是单向输出的爱。

三种没有共鸣的讲道理

没有共鸣的讲道理什么样子?湖南台有个节目《少年说》,有一期里母女的对话可以很好地呈现这点。这是一个叫袁璟颐的女孩,站在学校的天台上吐槽自己的妈妈。她的妈妈就站在天台下,后来母女展开了一番互怼,摘录几个经典片段一起分析下:

袁璟颐:今天我要吐槽的是我妈妈……妈妈,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你不看一下呢?

妈妈:璟颐,我觉得你很棒,但是,我是比较客观的。第一,我跟别人比的时候肯定不是只跟吴笛(璟颐的闺蜜,全校第一名)比,对不对?第二,我觉得你没有get到重点。你要跟人家比,培养自己好的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方法和习惯伴随你终生的,知道吗?我觉得做事情要做到事半功倍,而千万不要做事倍功半的事情。这就是你在学习中要掌握的东西,跟成绩好坏没有关系。

袁璟颐:那你为什么每次考完试都要跟我说,你们班吴笛英语好厉害,数学好厉害……我知道别人很厉害,可我自己一直在努力,你就从来没有看到过呢?

妈妈:我知道我一直在打击你,我认为你的性格,要是不打击,就有点飘了。

袁璟颐:我说过我不适合激将法,但你们从来没改过,每次成绩一出来,都是先说我的差。(女儿擦眼泪)

妈妈:我问你一下,妈妈承诺过你的事,妈妈都做到了吗?再反思一下,你承诺我的,你都做到了吗?

袁璟颐:你以后可不可以不要再说别人的孩子比我好了?

妈妈:我觉得,当你很强的时候,我要拍你一下;当你很弱的时候,我要推你一把。我看到你的闪光点了,同时有些东西你一定要改,改了才能有效果。

这段对话里,妈妈讲的道理,缺乏聆听、同理和让步,当然无法和女儿共鸣。

第一种,缺乏聆听的讲道理。

璟颐的妈妈看似在听女儿吐槽,但她上来说的第一句话就显示没有听进去。“我觉得你很棒,但是……”这个但是,暴露出妈妈的重点。女儿的心声,她并没有用心体会,而是将关注点放在自己的道理上了。

接着女儿又说“每次成绩一出来,都是先说我的差。”妈妈好像没听到女儿说的话,而是急切去证明自己是对的:“我问你一下,妈妈承诺过你的事,妈妈都做到了吗?”这个回应跟孩子说的话根本没关系,女儿一脸懵。但妈妈成功用讲道理绕晕了女儿,当她让女儿好好反思时,女儿不知道如何回应妈妈。

缺乏聆听的讲道理,一下子就把孩子变得很渺小。父母用行动告诉孩子:“你说的不重要。”当父母不把孩子当回事儿,孩子怎么会尊重自己?

第二种,缺乏同理的讲道理。

整个对话过程,妈妈说得最多是:“我觉得……”

显然,妈妈是从“我的世界”出发,去跟孩子讲道理,而完全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孩子的内心。甚至当孩子说了这么多,问妈妈:“你以后可不可以不要再说别人的孩子比我好了?”妈妈的回应却是:“我觉得……有些东西你一定要改,改了才能有效果。”无奈的孩子哭着跑下了天台。

这原本是孩子对妈妈敞开心扉的一次倾诉,但孩子内心的委屈,妈妈没有听到。妈妈重视的是道理的对错,而不是孩子感受的好坏。伤了孩子的心,自己却浑然不知,只活在自己的道理里,不断对孩子提要求和期待。

第三种,缺乏让步的讲道理。

还有一种讲道理,缺乏让步,把孩子孤立了。有原则的让步,找到第三种选择,父母才能达成与孩子的和解。在以上这个案例中,也能看到这类讲道理的特点。孩子吐槽就是希望妈妈听到了心声能做出改变。所以,孩子会说:“我说过自己不适合激将法,但你们从来没有改过。”而这个妈妈,没有反思与让步,而是要求孩子去做:“对不对?”“知道吗?”“再反思一下,你承诺我的……”对于孩子要她改的部分,她忽略了,而是不断对孩子提要求:“你一定要改,改了才能有效果。”

孩子最大的学习力是模仿父母,父母缺乏反思与让步,却要求孩子这么做,很难!而双方都不肯让步的话,离得越近越刺痛对方,最后只会越行越远。

聆听,让共鸣发生

聆听,是共鸣发生的引线。聆听到位了,你和孩子的沟通就融洽了。很多家长说:“我知道要聆听呀,可是他还是不听我说。”那我们就要看看,聆听里是不是猜想太多、情绪太多、理性太多?

作为家长,我们经常有一种自信:这小不点儿,我生的我养的,他撅撅屁股我就知道要拉什么屎。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有个关于了解孩子的测试,设置了几个和孩子相关的问题问家长,比如,你们不在家时,孩子会干什么?爸爸说:“看电视”,妈妈说:“画画”。而孩子的答案是:“写作业”。当我们自信对孩子百分之百了解时,聆听中就会有太多的猜想。比如,这样的场景在你家上演过吗?

孩子:“妈妈,你明天上班吗?”

妈妈:“干吗?”

孩子:“没什么,就是问问。”

妈妈:“你想偷偷看电视吧?还是想干啥不让我知道的事儿?”

这位妈妈聆听时就是猜想太多了,很可能误解了孩子,孩子自然就不愿意说了。

还有些家长容易被孩子的回应搞得情绪波动。比如,孩子想跟妈妈沟通前,可能会先翻旧账去抱怨:“我小时候,你们不管我,把我放在老家,现在凭什么来管我?”这时,家长的内疚以及内疚背后的自我保护……裹挟着情绪全出来了。于是,妈妈开始说自己的不容易、不得已。妈妈的视线从孩子身上拉到了自己身上,聆听就没有做到位。

还有一些家长,就像上面璟颐的妈妈,聆听时非常理性,一直在分析孩子说的有没有道理,找机会反击,而完全没有听到孩子语言背后的情感。

猜想太多,情绪太多,理性太多,都会让家长的聆听不到位。

而真正的聆听,要有置身事外的客观眼光,又要有同悲同喜的感同身受。全神贯注地聆听,不时点头,并重复说出孩子的感受,给予关切。柔和的态度让聆听本身就成为共鸣。

共鸣,也许没道理;没道理,却能在一起

共鸣的核心是:我感受到你的感受,我和你在一起。有时候,孩子遇到的事,从道理来说,也许是孩子错了。但是如果你上来就讲对错,孩子就会陷入狡辩或内疚,真正的教育就无法进行。

儿子三四岁时,常在社区院里和别的孩子玩儿。有时候,因为争抢一个玩具,两个小朋友就动起手来。你打我一下,我捶你一拳。旁边看着的妈妈们,会拉开小家伙,然后分别跟自己家孩子讲道理:“小朋友,不许打架啊。”“打架,两个人都不对。”

然而有一次,儿子说了这样一句话,对我震动很大,他哭着说:“妈妈,为什么你总是向着别人的孩子,我才是你儿子呀。”是呀,他是我儿子。在我跟他讲这些道理时,他只是感到自己受了欺负,特别需要妈妈,但妈妈并没有支持他。

后来,他再跟我说:“我不想跟轩轩玩了,她太淘气了。”我就会支持他:“嗯,不跟轩轩玩,你有权决定跟谁玩。”他就会跑过来钻到我怀里。很明显,从我的话里,他感受到了支持。其实,孩子之间的关系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第二天,他还是跟轩轩玩,但那是他的选择,也不要嘲讽他:“你昨天不是说不跟轩轩玩儿吗?”孩子的语言,多数时候只是一时情绪的抒发,并不是决定。

心理咨询上有一种技巧叫“先跟后带”,用在教育孩子上也是不错的方法。所谓“先跟”就是先去肯定和配合对方的信念、价值观、规条,让对方充分相信你。再提出一些让对方认同的观点,慢慢提出你的建议,让他逐渐接受。

比如,孩子回来说:“我不跟轩轩玩了”,用先跟后带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可以这样做:

孩子:我不跟轩轩玩了,她太淘气了。(生气地说)

家长:嗯,不跟轩轩玩,你有权决定跟谁玩。(生气地说)

孩子:她竟然在我新买的图画本上乱画,还没有经过我同意。(激动)

家长:啊,她怎么能这样做,太淘气了。(激动)

孩子:是呀,她就是淘气包,我再也不和她玩了。(生气)

家长:嗯嗯,不和她玩。对了,家里她送的玩具也还给她吧?(提问转折)

孩子:啊?可我也送她玩具了,其实她还挺大方的。

家长:她虽然淘气,但是对你很大方。

孩子:是呀,这些玩具我还挺喜欢。

家长:看来她很知道你喜欢什么。

孩子:嗯。

家长:不过她在你新买的图画本上乱画,还不经过你同意,还是挺讨厌的。

孩子:不过我可以和她谈谈,她本来就大大咧咧的,觉得别人的东西都是自己的。

家长:好呀,那你们就谈谈吧。

整个先跟后带的过程,家长先“跟着”孩子的思路来回应,并适当地做出转折提问,让孩子自己思考,“带”着孩子用新的视角看问题,最后引导孩子做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其实,“跟着”孩子的思路回应,就是真正聆听的一部分(见图1-2)。

图1-2 先跟后带模型

所以,从真正聆听开始,沿着孩子的思路,支持他,让共鸣发生。接下来,当孩子在共鸣里把你当作他的知己,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看到新的可能性。

也许,我们从来不需要教孩子什么,我们只需要成为他的同盟军,在他需要帮助时,轻轻推他一把,他就会自动地成长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