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湿疹
清利湿热,通经活络
湿疹是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属于中医“湿疮”范畴,临床表现以丘疱疹为主,有浆液渗出,多伴有糜烂、明显瘙痒,好发于面、手、足、前臂、小腿等部位,多成对称分布,可反复发作。中医多责之于脾虚湿蕴、湿热互结或血虚风燥而发病,其中尤以脾虚湿蕴较为普遍,艾灸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散结,祛风止痒。
湿疹的病因
湿疹的发作常常与气候环境变化、接触化学物质、过度的精神紧张、生活节奏过快等关系较为密切。中医将其称为“湿毒疮”或“湿气疮”,为外感风湿等病邪,或脾虚湿困等所致。艾灸可以有效排出体内毒素,热利湿,养血,祛风清止痒。
湿疹在艾灸治疗过程中很容易病情反复,也有可能越灸越重,属于排病反应,一般可坚持灸下去。
湿疹要注意什么
灸治过程中若出现小皮疹且发痒,不要担心,可继续施灸。湿疹患者除了要避免自身诱发因素,还要尽量少接触过敏原,如化学粉尘、毛线织物、油漆等。在强日晒、风寒、潮湿等天气情况下,尽量不要出门,以免诱发;若必须出门,要做好防护措施。
老中医提醒您
湿疹皮损处切忌搔抓及热水烫洗,以防感染或病情加重。施灸期间,建议不食荤食,多食蔬菜、粗粮等清淡食物。避免可能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浓茶、咖啡、酒类等。湿疹皮损局部要避免过度洗烫,艾灸不宜直接灸皮损局部。若需用药,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切忌乱用药。
绿豆海带薏米汤
绿豆50克,薏米30克,海带20克,红糖适量。绿豆、薏米提前浸泡2小时;海带洗净切条状。把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至熟,再加红糖调味即可。此汤可祛湿排毒。
脾虚湿蕴型湿疹艾灸疗法
脾虚湿蕴型湿疹的主要症状是起病急剧,皮疹呈多形性,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伴有便溏、尿黄。治疗宜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艾灸大椎穴可泻热补虚。
灸法艾灸大椎穴:点燃艾条,距离皮肤2~3厘米,温和灸15~20分钟,每日1次。有液体渗出的部位,可以把艾灰撒落在皮损处,能起到很好地吸收渗液、止痒的功效。
注意保持施灸距离,以免烫伤肌肤。
灸法艾灸大陵穴:点燃艾条,距离皮肤1.5~2厘米,温和灸15~20分钟,每日1次,10日为1疗程。
取穴大椎穴在颈背交界椎骨高突处椎体下缘凹陷处。大陵穴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曲池穴是清热解毒穴。
灸法艾灸曲池穴:艾灸曲池穴时,距离皮肤1~2厘米,温和灸15~20分钟,每日1次。此穴是上半身的止痒穴,是治疗湿疹及皮肤病的常用穴。
施灸时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灸法艾灸阴陵泉穴:艾灸阴陵泉穴时,距离皮肤1~2厘米,温和灸15~20分钟,每日1次。
取穴曲池穴在肘区,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膝关节下,胫骨向内上弯曲凹陷处。
血虚风燥型湿疹艾灸疗法
皮损多局限性,边界清楚,皮疹表面的皮肤肥厚粗糙,呈苔藓样变,色素沉着,皮纹加深、脱屑,便秘,多见于慢性湿疹。治疗宜养血凉燥,祛风止痒。
艾灸血海穴可以活血化瘀,补血养血。
灸法艾灸血海穴:艾灸时,距离皮肤1~2厘米,温和灸10~20分钟,每日灸1次,10日为1疗程。艾灸前可配合按摩,用拇指垂直按压穴位3~5分钟。
艾灸三阴交穴可以调治皮肤过敏、湿疹、荨麻疹。
灸法艾灸三阴交穴:艾灸时,距离皮肤1~2厘米,温和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日为1疗程。艾灸前可先按摩三阴交穴3~5分钟。
取穴屈膝90°,手掌伏于膝盖,拇指张开45°,拇指指尖处即血海穴。四指并拢,小指下缘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水平线与胫骨内侧面后缘交点即三阴交穴。
艾灸合谷穴可以清热凉血,镇静安神。
灸法艾灸合谷穴:将艾条置于穴位皮肤1~2厘米处,温和灸10~20分钟,每日灸1次,10日为1疗程。
灸至穴位皮肤感到温热、舒适为宜。
灸法艾灸足三里穴:艾灸时,距离皮肤1~2厘米,温和灸此穴15~20分钟。再用食指按压20~30次。
取穴拇指、食指展开,一手拇指指关节横纹压在另一手虎口上,指尖点到处即合谷穴。一只手虎口围住同侧髌骨上外缘,余四指向下,中指指尖处即足三里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