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孩子不爱学习,提起学习就头疼,严重的甚至逃学,这是家长们经常碰到的一个头疼问题。碰到这种情况,不少家长一味指责甚至打骂孩子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家长应该首先弄清楚孩子不肯学习或上学的原因,然后再根据不同情况施加不同的对策。
有一位母亲很痛苦地说,她的孩子什么都好,聪明、活泼、人见人爱,可就是不喜欢上学校。后来,经过反复观察,才知道这孩子不喜欢去学校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不喜欢读书,而是觉得学校没有家里自由。
听起来,这个理由的确让人有些发笑。学校是有纪律的,怎么可以没有一点约束呢?但从中我们看出,尽管孩子不爱上学的情况非常普遍,其原因也是十分多样的。首先,让我们看看刚刚上幼儿园或上小学的孩子,会碰到什么困难足以令他们不愿上学。新环境往往会令孩子产生不安,刚上幼儿园的孩子要适应的问题也实在太多了。
(1)没有群体生活纪律的概念:孩子一向在家中过的是家庭生活,生活圈子较窄,接触的不外乎兄弟姐妹、父母和亲友。所以一旦入园,要他们面对这么多小朋友,究竟要如何和小朋友交往呢?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事。
(2)生活方式的改变:孩子在家中要遵守的只是一些简单的家庭规则,而且由于家庭成员少,实施起来并不见得太繁复。但幼儿园内的规则却来得复杂,上洗手间要举手,吃茶点要待全班小朋友都准备好,才可以一起“开动”,一下子要习惯是颇困难的。
(3)幼儿园环境陌生:学校的设计、大小都与家中大不相同。一个课室有那么多的桌椅……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
(4)老师和孩子初相识,必须有一段时间才能建立关系,上课初期,彼此都在摸索阶段,需要互相适应。
对于一个刚上小学的孩子,别以为他已经过幼儿园阶段,就没有适应上的困难。其实,由幼儿园转到小学就是另一个新环境,仍然需要去面对。
(1)幼儿园的规矩和小学并不一样,在上课的形式方面,幼儿园又比小学活动性强。上了小学,孩子开始要学会安安静静地坐在书桌旁边读书,要应付更深的功课。
(2)孩子离开了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会怀念他们,而对新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会产生不满或抗拒感。
这里要说的是,我们的家长常常犯一个错误,就是借用学校、老师之名威吓小孩:“你再撒野,把你送到老师处!”给孩子留下一个“老师是惩罚孩子的”观念。于是带着战战兢兢的心情上学,甚至拒绝上学。
要解决以上纯粹因适应新环境问题而产生的拒绝上学情况,父母最好在开学以前就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新生活的开始。开学前,多让孩子知道一些有关学校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灌输他一些资料:“学校内有很多老师,会教你很多知识”“学校内会有很多小朋友和你一起玩的”,令孩子先有一个概念。平日经过学校时,让孩子驻足观看,观察小朋友们在校内快乐的玩耍情况。
切勿以老师来恐吓孩子,相反,要告诉孩子学校是一个令人开心的地方,老师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当孩子上学后,多和老师联络,了解孩子在校内的问题,做出配合。孩子厌恶读书,主要是觉得“读书是痛苦的”,为什么读书被孩子视为痛苦?其主要原因在于父母把读书和考试扣上必然的关系,每天不停地催促孩子读书做功课,目的就是为了在考试时取得高分。读书为了考试,考试为了满足父母,孩子根本找不到读书的真义和乐趣。
加上父母的压力越大,孩子的反抗和厌恶越深。反过来说,如果父母每天强迫孩子游戏8小时而不予停止,不消几天,孩子一样视游戏为苦事。所以,要孩子不排斥书本,就要自小培养其阅读兴趣,把读书视为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妈妈:看,孩子这次考试成绩又下降了。
爸爸:给孩子请个家教吧。
孩子:对,给我请个家教吧。很多同学都有家教。
孩子成绩下降确是让家长担心的事。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现代大中城市的家长们便越来越把希望寄托在聘请家庭教师方面。充任家庭教师的大多是一些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也有少数是学校的教师。
家长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确信,孩子的成绩下降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对课堂上教师讲的还没有理解掌握。二是孩子自己没有好好的用功。他们认为,聘请了家庭教师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巩固理解和消化课堂上的东西,而且可以起到督促孩子的作用。孩子要请家庭教师的动机与家长的不完全相同,一种出于学习上的依赖心理,另一种出于一种虚荣。
在考试竞争相当激烈的时代,家庭教师的出现不可避免。好的家庭教师在帮助孩子理解知识、掌握学习技能方面也确实能起一定作用。但把提高孩子学业成绩的希望都寄托在家庭教师身上则是片面的。首先,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因素是多样的,复杂的。孩子对知识本身的理解、消化不够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孩子的学习态度、策略、意志、兴趣等一些非智力因素均能影响学业成绩。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者比较来看,前者比较稳定,后者多富变化。孩子成绩的突然下降的直接和主要原因往往不在智力因素,而在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培养往往在于家庭和学校的环境,而不在于家庭教师的辅导。其次,请家教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减轻了孩子的智力负担。学习负担加重的明显表现是学习时间的增加,孩子从早到晚每天要学习十几个小时,这于孩子的身心发育是绝对不利的,是类似于杀鸡取卵的做法。智力负担的减轻就表现在对家庭教师的依赖性上,读书、做题不愿动脑筋,有困难就问,不愿意独自思考。
碰到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下降这种事,家长最好不要忙于找个家教完事,而要首先分析原因,对症下药。若真是孩子学习基础不好,在课文或教材的理解方面跟不上,则可以考虑请个短期的家庭教师。要跟家教说明,孩子的哪方面不行,或同家教一起对孩子学业进行会谈。不能以灌输、辅助做题为主。若是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有问题,如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降低,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家长则应与学校老师或班主任一起配合,帮助孩子提高自己的非智力因素水平。也有时候,孩子学业成绩的下降是由于生理上的一些病变,家长对此要密切注意。若碰到孩子嚷嚷别的同学都有家庭教师而他也要一个的情况,则应考虑采用拒绝满足孩子的要求的办法。因为这时的孩子并不想从家庭教师那里学习什么,只是把有无家庭教师作为自己的一种攀比的资本。
研究性别的心理学家认为,男女之间生来就存在着生理方面的差异,它在决定个性、行为特征以及身体发展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造成男女性别差异的原因主要是遗传、环境和教育因素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遗传因素是性别差异的物质基础或自然前提,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相对遗传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而教育则起着主导作用。心理学家研究中发现的大量事实表明,孩子的性别角色的经验主要是从家庭中得到的,对其人格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谓家庭性别教育通常是指父母根据男女身心发展存在着性别差异的特点,按照一定社会对男女性别的不同行为规范要求,进行不同的抚养和教育,使孩子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性别角色。一般说来,孩子还未出生,父母就按照社会流行的性别角色价值观,对孩子性别抱有期望。孩子降生后,就会因性别不同而给予不同的抚养方式。据有关调查表明,父母给孩子买玩具时就表现出男女有别。57%父母给女孩买娃娃之类玩具,有11%父母给男孩买这类玩具;59%父母给男孩买刀枪之类玩具,有18%父母给女孩买这类玩具。然而,笔者调查发现,目前有相当数量家长在家庭性别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不少弊病。常见的有以下的三种弊病。
1、性别偏见——患此“病”的家长表现的“病症”主要有三类:一是“重男轻女”。这类家长仍然存有“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和“生男续香火,生女嫁人家”的传统思想。有的家长生了女孩,却把这个女孩当男孩来抚养,充当“假小子”。二是“男优女劣”。认为男孩比女孩聪明,爱动脑筋,将来能干大事,比女孩有出息。三是喜欢女孩,不怎么喜欢男孩。有一项城市的调查表明,父母对女孩喜欢程度高于男孩,超出9.3个百分点,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男孩性格明显偏于独立型和外向型,好动好玩,顽皮不听话,经常闯祸,难管教;女孩则大都具有顺从型和内向型性格,安分文静,顺从又听话,处事谨慎,讨人喜欢;另一原因是,女孩会体贴父母,是贴身“棉毛衫”,男孩不拘小节,是外穿“滑雪衫”,“老来囡有靠,儿子靠不牢”。
2、阴盛阳衰——此“病症”主要是指家庭教育中母亲唱主角。据报载,如今大部分家庭中管教孩子的主角通常是母亲。学校开家长会,七成以上是母亲,经常与教师保持联系的大多是母亲;检查孩子作业,关心孩子学习的又是母亲居多;而作为“养不教,父之过”的父亲,却退居教子二线。有记者为证实这种情况,进行随机调查后,发现这是目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重大缺陷。
3、忽视性别差异——患此“病”的家长主要不了解男女孩子身心发展的性别差异特点,往往使家庭性别教育缺乏针对性,陷入盲目性。有的家长对处于青春期孩子的性别特点缺乏了解,而且父母分工不明,疏导不力,致使孩子产生心理异常;有的家长对男女智力差异知之甚少而产生误解,认识偏错,教育失误,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的家长对男女性格差异不甚了解而忽视性别教育,引导不当,造成“假女子”“假小子”之类不健全的人格;有的家长对男女兴趣差异认识肤浅而发生误导,不利于孩子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的发展。
家庭性别教育中存在的病症远不止上述三例,需要树立正确的性别教育观念。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家长性别教育观念决定着父母对不同性别孩子的教养态度,影响着孩子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方向,左右着孩子的自我性别观念、生活态度,规范着孩子的行为,影响着孩子的性别心理,塑造着孩子的个性。生理学研究发现,男女之间遗传基因的差异主要存在于第23对染色体(性染色体)中,而这对染色体中,由两条标号均为X的基因组成女性,而男性则是由一条X基因和一条Y基因组成的。人类学家认为,男女性别和谐与合理结构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产物。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贯彻实施和现代化进程加快,人们思想观念也要跟上时代发展潮流,要树立“只生一个好,男女都一样”的生育观,认识到男女存在差异,但决无天生的智力差别,社会既需要男性角色,也需要女性角色,“天生男女都有用,教育男女均成才”。
什么是健康儿童的标准?恐怕许多父母会说:身体好,没有毛病,不傻不呆,能吃能睡就是健康呗。其实不然,这只是片面的健康概念,这种健康仅仅指生理上的健康。
长期以来,家长们的头脑中还一直没有心理健康的概念,因此,往往只是重视孩子的生理健康状况,而忽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状况。许多家长舍得花钱给孩子买最有营养的食品、最漂亮的衣服,却不愿意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交谈,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一些家长的教育方法也比较简单,有的甚至粗暴,各种各样的家庭因素和不良的教育方式致使孩子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是指躯体没有疾病,又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儿童健康的最佳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满(Wellbeing)的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这就是说,健康同时包括了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健康,是二者的统一。一个人只有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于完满状态时,才算是真正的健康。学龄前儿童的体格发育、心理行为、智力发育都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得好坏,对其今后的成长和学习乃至成年以后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前我国对学龄前儿童的保健工作多数仅局限在体格发育方面,而对儿童的心理行为、智力发育和营养缺乏指导。从新生入学的体检情况看,我国新入学的儿童的健康素质并不好。有人调查了6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身心状况,发现体格发育在中值以下的占46.6%,有口腔牙齿疾病的占46.6%,有视力问题的占10.7%,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占39.7%,智力偏低的占7%。
儿童的身心健康应该从母亲的妊娠开始,母亲应懂得儿童的体格发育和心理发育的特点,学会科学育儿,注意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等。美国的两位著名心理学家特尔曼和西尔斯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调查。他们对1528名超常儿童进行了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智力与成就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完全相等的关系。特尔曼对800个被试的男性中,成就最大的20%与成就最小的20%做了全面的比较,发现他们最明显的差别就是他们的个性心理品质不同。成就最大的一组在进取心、自信心、耐心和细心方面,明显高于成就最小的一组。
但是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往往忽视孩子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孩子在学习中、生活中一旦遇到困难,他们不是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去帮助孩子克服,而是立即上前帮忙代劳,孩子有了错误,不是帮助分析原因,纠正不足,教育孩子吸取教训,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一顿或者打一顿,结果严重挫伤了孩子的勇于探索的积极性。一个被送进儿童心理门诊的孩子对医生说:“我真想把我爸爸妈妈的衣服都扒光了,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令陪伴他的父母感到无地自容。北京大学医学部精神卫生研究所公布的一份报告说:有关专家抽取6座城市中的2000多名学龄儿童进行“行为问题及危险因素”调查,结果发现:在被调查儿童中有不健康行为的儿童达13.81%,其中强迫、违纪、分裂、攻击、抑郁、性问题等的患病率较高。在与儿童行为问题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中,家庭因素和教育方式不良居重要位置。
我国有关权威机构采用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卫生和心理素质量表,采用测验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东北三省42所中学、60所小学3万多学生进行检测,发现大约有32%的中小学生有心理异常表现。
北京一位叫袁鑫的初中学生自杀未遂引起了社会上很大的反响。人们的讨论还没有结束,湖北省荆州市一名女高中生,因帮助同学考试作弊被赶出考场而羞愧地跳入长江自杀身亡。
人们对袁鑫自杀从各个角度在报纸上展开了大量的讨论,谈得最多的恐怕还是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一心理承受力的问题。湖南省一位读者杨司佼认为,青少年自杀,“病”在儿女,“根”在父母。家长对孩子过多的照顾和过度的保护,使孩子无法得到磨练,没有经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和能力。表面上看,他们个性十足,但是内心里十分脆弱,像一个蛋壳,只要轻轻一碰,就成了碎片。
一般认为儿童少年的心理健康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智力发育正常。正常的智力是孩子参与正常活动和学习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心理健康的儿童必须具备健全的智力能力。
二是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合。心理特点是指人在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的特征,每个年龄阶段都具有其典型的特征表现。心理健康的儿童所反映出来的心理特点必然与其年龄相称。
三是行为协调、反应适度。这一点即指心理活动与个体的行为方式的和谐统一,对任何事情的反应积极、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不冷漠。
四是人际关系适应。心理健康的儿童能够愉快地接纳他人,并与他人和睦相处,在父母、兄弟姐妹、老师和同学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是情绪良好。情绪一般可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类。积极情绪包括爱、欢乐、幸福感、幽默感等,消极情绪包括恐惧、愤怒、内疚、焦虑等。积极的情绪可使人获得最大的快乐和工作效率,心理健康的孩子应以积极的情绪为主,情绪反应是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