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不休与餐桌训子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就是妈妈对孩子不断地叮嘱、不断地提醒、不断地督促。尽管妈妈苦口婆心,效果却很不理想。有一项社会调查表明,中、小学生对母亲不满意的第一项事情就是:妈妈太唠叨。父母怎样避免在教育孩子时太唠叨呢?
1、感情要独立,意志要坚定。比如说,规定孩子要做好功课再开饭,但有的父母虽这样做了,可心里又怕孩子肚子饿,就没事找事地说:“你饿不饿?”“快做快做,饭都凉了!”这些自相矛盾的话,既反映了父母感情的软弱,又显得唠叨。为此,不要信口开河,要说到做到。
2、从小和孩子讲悄悄话。家庭语言的轻声细语是母子关系和谐的一个因素。要叫孩子办什么事,少用命令督促口气,而用亲切的语言在他的耳边轻轻地告诉他。这既是一种命令,又是一种信任。
3、不要事事处处叮嘱。事无巨细,反复叮嘱,这样听者不耐烦,而说者又不放心,结果家庭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有些做父母的,得知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好,或在外打架惹祸,往往利用饭前训斥或打骂孩子,弄得孩子不是愁眉苦脸,就是抽泣嚎哭。这样对孩子是有害的。
首先,孩子边哭边吃,饭粒、碎屑和水很容易在抽泣时跑到气管里,给孩子造成不应有的痛苦。
其次,孩子在受训斥前,本来处在一种旺盛食欲条件下,但突然受到大人责备,由于强烈的外界刺激,使食欲可能消失,唾液分泌骤减,甚至停止。这时孩子吃的饭不能与唾液充分的混合,食团不润滑,尤其是吃坚硬粗糙的食品时,很容易划破食道,破坏胃肠壁粘膜层,引起严重炎症。
再次,饭前训斥、打骂孩子,使小孩子的食欲受到强烈抑制,在此情况下,如果大人威逼孩子继续吃饭,则食物到了肚里也不会充分的消化。这不仅降低其吸收率,而且未被消化的食物,会增加肠道食物的腐败,产生毒物,轻则引起食欲不振,重则致病。当小海的妈妈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小弟弟从医院冋到家里时,小海发觉妈妈给予小宝宝很多的关注。糟糕的是,小海将此解释为,这意味着妈妈爱小宝宝胜过爱他。这并非事实;但小海的看法比事实更重要。他的行为将取决于他自我感觉中的推断“事实”,而不是成人眼中真正的事实。
小海的目标是想要重新获得他在妈妈心中的特殊地位,并且错误地认为达到这一目的的办法就是表现得像个小宝宝,以获得父母同样的情感反应。因此,他可能会变得情绪焦躁、喜欢大吵大闹,反常地不断撒娇,并且越来越爱哭。结果,他适得其反,他的妈妈对大儿子的行为感到很疑惑又很无奈,沮丧、厌烦的情绪下,她完全想不到儿子的心理,也就无法充满爱意和亲切地对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