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仁者爱人
《说文解字》解释:“仁,亲也。从人从二。”亲也,就是仁为差序之爱,亲亲为大。从人,比较容易理解,是指一个站立着的人;从二,内容则比较丰富,既可理解为复数的数字,不仅指一个人,而且指一个人之外的其他人。仁由此引申出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的关系。又可理解为天、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地人“三才”之说,仁是要求人从二不从三,只效法天地,只怀天地之本性,不怀个人之私欲。从仁字结构分析,仁与人密切相关,仁字的结构内含儒家仁学的端倪和要义。孔子选择仁来概括升华他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全部思考,确是名实相副、名正言顺。学界对仁有着多种理解,或爱人或忠恕,或立人或达人,都清晰地凸显了仁的人文精神和人际交往内涵。
“仁”字出现得比较晚,而仁的思想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孔子知识渊博、博学多才,他依据春秋社会现实,以夏、商、周三代为基本范围,以周文王、武王和周公之治为重点,对古代的人道和民本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充分吸收其中的精神营养,进而提炼升华为仁的范畴。在《论语》及有关著述里,尧舜和夏商周尤其是西周的历史记载,都可以找到仁的内容,孔子从中汲取了民本的思想资源。黄帝的“抚万民”,帝喾的“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史记·五帝本纪》),尧的大哉之为君,舜的“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泰伯》),大禹的“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尚书·皋陶谟》),祖甲的“保惠于庶民”,管仲的“民到于今受其赐”(《宪问》),这些爱民、惠民、保民的思想观点构成了孔子之仁的本色。孔子汲取了尚贤的思想资源。尚贤属于政治范畴,却和人有着紧密联系,选一贤人,则民众受惠;用一恶人,则百姓遭殃。舜禹以功德受禅,舜举皋陶,汤举伊尹,泰伯“三以让天下”,齐国的鲍叔牙荐管仲,郑国的子皮荐子产,这些知贤、用贤、荐贤、举贤、让贤的事迹丰富了孔子之仁的内容。孔子汲取了志士仁人的精神养分。尧、舜、禹、皋陶、伊尹、周公、太公望、微子、箕子、比干、伯夷、叔齐、管仲等言论行为和功业政绩,有的属于为政以德,有的是廉洁自爱、保持节操,有的属于忠于明君,有的是出身低微而为政爱民。孔子敬慕志士仁人,志士仁人影响了孔子之仁。正是这些历史渊源和思想资源,成就了孔子之仁。孔子不仅是伟大的仁者,而且是仁学大师。
孔子之仁的核心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爱人是指人与人之间应当互亲互爱,这是一种人性的光辉基本涵盖了孔子之仁的主旨,可以理解为儒家思想的总纲。孔子认为,爱人就是要把人当人看,对人类有起码的爱心和同情心。“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爱人就是要支持和帮助他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意思是,所谓仁,就是自己要想有所成就,也要帮助别人有所成就;自己想通达,也要帮助别人通达。能够以己之心推及别人之心,将心比心,这是实现仁德的方法。爱人就是个体的主动选择和自觉自愿的实践,而不是外力的强制和勉为其难的行动,“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仁者爱人是孔子之仁的经典表述,概括了孔子对理想的人格境界和社会秩序的憧憬。这表明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还要关注他人的存在,应该平等地对待他人、尊重他人。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该有宽广的胸怀,把自己作为参照物,推己及人,凡是自己愿意做的事情,都要去帮助他人;凡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都不要强加于他人。
爱人的前提是克己。孔子认为,克己就是约束自己,而约束自己是多层次的,要在礼制上约束自己,“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要从内心上约束自己,“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这段话中,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著名观点,这一观点与《圣经》所说的“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一起,被世界公认为黄金道德律,是人类文明共守的“伦理底线”,也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关于道德的最经典和最权威的论述。一定意义上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象征和孔子思想的标志。要从言语上约束自己,“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颜渊》)意思是,司马牛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仁就是他的言语迟钝。司马牛又问,言语迟钝,这就是仁吗?孔子解释道,做起来不容易,说起来能不迟钝吗?孔子非常反感花言巧语的人,他多次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论语》中反复强调说话要谨慎,“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要从利益上约束自己,见利思义,先劳后获,“(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孔子要求以仁义为依据对待利益和财富,“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里仁》)
爱人是有差序的。在孔子看来,首先要从家人、亲人开始,这是最大的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亲亲的第一要义是孝,孝敬父母。父母作为人人可知而且不可回避的血缘亲属,孝是与生俱来、人人都可以体会到的情感。人们在孝敬父母的过程中,能够领略到人之为人的意义,感受到自身生命力量的来源,好像有一种源头活水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而对父母的孝敬,则表明我们的存在是对这一血脉的呵护和坚守,进而展示的是个体有希望、人类有未来。亲亲的另一要义是悌,即兄友弟恭。如果说父母是人们纵向上不可回避的血缘亲属,那么,兄弟姐妹则是横向上不可回避的血缘亲属,人们在兄友弟恭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和坦诚。从亲亲出发,孔子为仁找到了根基,正如他的弟子所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当然,孔子爱人的对象不局限于亲亲,不局限于父母双亲和兄弟姐妹,也不局限于家族关系中的近亲和宗法关系中的远亲,而是涉及社会上所有的人,或者说是在社会交往中遇到的所有人,都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从亲亲到泛爱众,说明孔子的仁爱思想是以血缘家庭为中心,逐步扩展开来的差序结构,亲亲是因为血缘关系,泛爱众则因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亲亲之爱与泛爱众之爱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而表现形式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主要不是等级地位的差异,更多的是由于不同的社会和家庭角色引起的不同伦理道德规范要求,这就不能在亲亲与泛爱众之间简单地画等号,不能像墨家那样提倡兼相爱,不能无差别地去爱任何人。否则就会人伦失范,社会失序。孟子猛烈抨击兼爱的观点,“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
爱人的路径是忠与恕。“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说,曾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曾子说我知道。孔子走出去之后,别的学生问是什么意思。曾子回答,他老人家的学说,就是忠和恕。冯友兰认为,忠和恕的做人原则也就是仁的原则;一个人按忠恕行事为人,也就是仁的实践;忠和恕乃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始,也是它的完成。[3]孔子认为,仁与知有着密切关系,“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所以,樊迟在问仁后接着就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不理解,问于子夏,“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颜渊》)意思是,樊迟退了出来,遇到子夏,说刚才我见了老师,问他什么是智慧。老师说把正直的人选拔出来,使其位置在邪曲的人之上,就能使邪曲的人改正过来,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道,这话的含义是多么丰富啊!舜有了天下,从众人中把皋陶选拔出来做掌管刑狱的大臣,不仁的人就存在不下去了。汤有了天下,从众人中把伊尹选拔出来当阿衡,相当于后世的宰相,不仁的人就存在不下去了。孔子所谓的知人,更多的内容是政治性的,就是知人善任,选拔那些具有仁德的人来帮助管理国家、教化百姓,而不是选拔那些不仁的人来管理国家。《论语·尧曰》记载周武王在分封时说:“虽有周亲,不如仁人。”这表明在治理国家的范围内,亲戚和家庭成员比不上有仁德的人。治国必须选贤任能,如果亲与贤能够统一,内举不避亲是可以的,但只能作为个案对待。从价值导向和治国方略而言,一定要坚持任人唯贤,绝不能任人唯亲。
仁的理念集聚着宏大的正能量,包含了所有的优秀品德。如果仁自身没有丰富的内涵,那就不可能树立起爱人的光辉形象。“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论语》还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由此可见,孔子之仁是一切优秀道德品质的集合体,囊括了恭、宽、信、敏、惠、勇、智众多品德。孔子认为,由于仁是一个集合体,就必须全面践行仁的理念。要通过好学来践行仁的理念,“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阳货》)。而好学本身就是仁的表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通过朋友帮助来践行仁的理念,“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孔子特别强调要结交朋友中的仁人,“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通过其他优秀品质来践行仁的理念,“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意思是,一个人的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官职,如果没有仁德,就不能守住它,即使得到了也必定会失去。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有仁德可以守住它,如果不以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它,民众也不会敬服于你。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有仁德可以守住它,也有严肃的态度,如果不按礼节来行动,也是不完善的。孔子指出,全面践行仁的理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艰苦的努力。“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全面践行仁的理念,也是一项崇高的使命。为了仁,可以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