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综合征”的影响
很多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喜欢不停地用橡皮擦,比如,某个字写得不好看,数字写歪了,小数点点偏了,等等。在孩子发现这样的问题后,会马上用橡皮擦掉,然后重写。如果重写依然有问题,孩子会继续重复擦掉、重写的动作,甚至把作业本擦破,还有的孩子如果发现橡皮不在身边,就无法安心做作业。
表面来看,孩子似乎对作业有一种严谨的态度,但从深层次来讲,这种行为是有一定问题的。这种过于吹毛求疵的行为,不仅延迟了孩子做作业的时间,而且还打断了孩子的思路,导致孩子最终形成做事拖沓的坏习惯,并变得越来越不爱写作业。
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词——“橡皮综合征”,橡皮综合征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不良的做作业习惯,它与孩子的心理压力比较大有关,也与妈妈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孩子追求完美有关。患有橡皮综合征的孩子智商一般没什么问题,但是往往写作业时不专心,过度依赖橡皮。那么,对于写作业时出现橡皮综合征的孩子,妈妈该如何进行科学的引导呢?
1.教育孩子不要过度关注细节
就作业而言,掌握知识,把作业完成才是重点,而如果孩子过分关注微不足道的细节,就容易忽视整体。所以,当孩子出现“擦擦写写”的情况时,妈妈就要提醒孩子:“看到你这么用功,妈妈很高兴,你什么时候完成作业呢?”在肯定孩子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意识到作业的进度问题,让孩子明白,写作业的重点是为了重温老师所讲的内容,并能通过做作业做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而非向老师展示字迹或者符号写得多漂亮。让孩子明白细节虽然重要,但是在作业的整体中去体现才有意义,否则就是在做无用功。
2.不给孩子过多压力
过于追求完美有时候恰恰是孩子的一种不自信的心理反应,他们需要不断地借助橡皮帮自己修正,内心才能获得赶上别人的安稳感。所以,对做作业的过程中缺乏自信的孩子而言,妈妈要适当放松要求,不要过多地干扰、纠正孩子,以免孩子产生“如果我写错了,妈妈又会批评我”的压力和错误认知。妈妈可从孩子表现的优秀一面入手,多多鼓励孩子,对于孩子做得不够好的地方适当提醒就可以。通过妈妈的鼓励让孩子明白: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尽力就可以了,对于不足的地方,可以等做完作业之后再向妈妈、同学或者老师请教。
3.不给孩子买花样繁多的学习用品
很多文具造型新颖,孩子在使用时容易分散注意力,再加上孩子往往缺乏一定的自控力,从而容易引起橡皮综合征。因此,妈妈应尽量避免给孩子买过多花样的文具,并且如果发现孩子因为过于依赖橡皮而无法专心做作业时,妈妈可暂时将橡皮收起来,限制孩子的使用次数,慢慢地帮孩子改掉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