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那些关于爱的诗里,我们都只是流光中的孩子,恰似这花一般盛开的诗句。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红藕香残玉簟秋”,当她轻轻吟出这清丽无俦的句子时,宛若一个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的尘外仙子。能写下这般清美秀绝文字的,除了她,再不做第二人想。

荷花残落,清香已远,如同夏风中那些摇曳多姿的回忆;竹席沁凉如玉,这是一个宁静而寂寞的秋天。轻轻解下薄纱罗裙,换上便装,独自去泛一叶兰舟,让心情也在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漂荡。

云卷云舒,烟波浩渺,天地是如此宁静而悠远。一封小小的锦书,能否越过千山送到你的手边?远方,有一行飘摇的雁字,它们将要归去那遥远的南国。而那一边的你,何时才能归来?月华如水,不觉洒满了小楼,如心中涟漪般轻轻荡漾的思念。

记得挽手逛花市时,那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的甜蜜;又或是对镜梳妆时,“眼波才动被人猜”的娇羞。新婚宴尔,一切都是如此美好,宛若某一次甜香的梦境。那些漾着幸福的时刻,仿佛就在昨天。但别离总是来得如此之快,快得让人措手不及,如同那倏尔远去的飞鸟,忽然在心底投下伤感的影子。

今夜,秋色依旧宜人。只是现在,手中的这一捧月光,又能予谁呢?


锦书,其实是锦字书。《晋书·列女传》中说:“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婉,凡八百四十字。”蕙质兰心,就明白地写在苏氏的名字里,这个故事也正和她的名字一样美。那些织锦上的回文诗,该是她用思念的彩线密密缝成的吧。

李清照并不写回文诗,文字不是她的游戏,而是她的心。正因此她的句子才会读来如此浅近,又如此优雅动人,如同写在水上的诗。

济慈在他的墓志铭里说,他的名字是写在水上的。也许只有李清照的词,才真正配得上这样的赞誉,如那开了又落的花,如那自在卷舒的云。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秋水终日默默流逝。花开花落间,这一缕相思,又牵动起两地的闲愁。莫名相信,那些相爱的人彼此都是有感应的。你的痛亦是我的痛,你的哀愁,只在我的手心里。

在那些关于爱的诗里,我们都只是流光中的孩子,恰似这花一般盛开的诗句。彼时,我们能心灵相通。

这萦绕在心头的浅浅哀愁,终究还是无法消除,才从眉梢悄悄落下,又在不知不觉间浮上了心头。她会静静等待,等着那些风过去,等着回到从前连阳光都甜蜜的日子。这一刻,恍若整个秋天都已幻灭,而在她痴痴的眼中,却能觅到些微欣悦的光芒。


《琅嬛记》中说,李清照结缡未久,赵明诚便要负笈远游。还沉浸在甜蜜与幸福中的她不忍分离,便觅一方锦帕,写下这首《一剪梅》送给夫君。

这故事很美。但其实在他们新婚时,赵明诚还在太学做学生,并且赵李两家都在汴京城中,他并没有许多出游的机会。不过我们可以相信故事里的细节。那一方小小的香帕,和那满溢的相思,都会被他珍藏于心吧。

这写在手帕上的词,仿佛可以咀嚼出清香的味道。

这样的文字,仿佛是天真的孩童用小木棍在沙滩上划出的深深浅浅的痕迹,当时间的潮水袭来,字迹会渐渐模糊消失;又仿佛已经深深刻入我们温暖的心里,永远不会遗忘。每一个曾经爱过的人,都曾如李清照一般等待过吧,等下一个天明,相爱的人会在美丽的曙光中重聚。


其实,世间所有思念着的人,都是如此普通,只有一点单纯的渴望,就是和爱人共沐晨曦与余晖,在每一天。

相思总是如此苦涩而持久,如清茶漫过舌尖的滋味。但等到重逢的那一刻,等到所有的思念都已得偿,心中生出的那份甜蜜与感动,就不是文字所能表达的了。

所以,思念总是值得的。而思念着的人,有时也是幸福的。

我想起了《漫长的婚约》末尾时的女主人公,和她那双噙满泪水的眼睛。

——在幻境般的夕阳下,她慢慢走过去。她望着眼前的那个年轻人,一直望着,望着他在那光里安静地坐着,向她微笑,并且说:你好吗?

然后,我们会听到那个温柔的画外音:


玛蒂尔德就在椅子上坐下,双手放在膝上,看着他。花园里的空气好温柔,阳光好温暖,玛蒂尔德看着他,看着他,就这样一直看着他……


那是我所见过的最美的字幕了。

就如这首词,如这世间所有能得到安慰的小小思念,或者,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