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教练:焦点解决教练企业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高效焦点解决教练PK咨询PK治疗

◎ 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心理问题是指你有件事情需要去解决,这个问题给你心理上带来了很大的烦恼,你希望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解决心理上的烦恼。而且这个事情是与当时的情境相融的,比如说遇到惊吓、生活中遇到比较大的变故。 

心理疾病是指你经常反复出现相同的心理问题。更多的情况是,这个心理问题并不是外界引发的心理变化,可能外界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你的心里面也有这样的感觉,或者是由于你的心理而影响外界,改变外界的“普世化”认知。 

这里的概念有问题、心理、疾病三个层面,教练比较倾向于前面的“问题”,帮助来访者解决他的问题,当然有时也可以解决他的心理认知。心理咨询师更倾向于心理问题,心理医生更倾向于心理疾病。虽然没有明显的界限,但还是有所偏重的,而三者主题也偏向另外三个概念:思考、成长、治疗。 

这些差异,对焦点解决教练的培训和培养方向来说也应该保持一定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如果从上面的系统框架来定义焦点解决的话,那么焦点解决教练,应该是一种思考方法,这种思考方法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和达成目标的。它的特点是通过共创的方法,提高客户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找到客户自己没有看到的资源,从而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并达到他想要的目标。焦点侧重于通过赞美和详细描绘目标,来找到对其有用的、自己已拥有的资源和方法,带来自然而然的行动和认知。

◎ 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教练的不同思考

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教练三者面对的客户是有差异的:

来心理治疗的人,多是抱着被治愈的想法;

来心理咨询的人,一般是目标不是很清楚,期待得到解决——有问题解决的倾向;

心理教练面对的人群,大都带着明确的目标而来,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实现,希望通过心理教练让他们达到目标。

1.积极心理学和治愈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和治愈心理学在划分方法和应用倾向方面有一定的不同。笔者在尝试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判断方法。

如果一个人过去的不良习气和特殊经历未对现在产生影响,特别是没有“循性地破坏现在的生活”,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去激活它,也不用去治愈它,而应该更多地激活正向的习惯、优势,找到更多好的例子,挖掘优势资源。

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个地方栽跟头、出问题,那么我们要考虑找到其人生经历中那些固定的模板、那些过去的习气等,这样才能治愈它。

对于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教练,在实践中应该通过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客户群体进行百分比的分配,而不是说孰是孰非的问题。

2.心理咨询师应该长期被治疗或自我治疗?

焦点解决咨询认为应该对目标进行探寻,而不去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和困境,很多人认为去解决问题就是揭疤,又把客户的伤疤揭开了,看看有什么,这是又一次伤害吗?

我们反问:解决问题就是揭疤?

过去的找病因的治疗方法,真是揭疤的过程吗?其实这是一个过于绝对的定义,这是后现代心理学常常给现代心理学的刻意“定义”。

如何正向地定义揭疤,而什么样的伤疤不可以揭开,什么样的伤疤必须揭开重新手术?

下面思考的问题是:我们都知道,心理问题多数源自于人生经历的过去影响,或许是他的童年经历造成的习惯反应,或许是他具有的倾向性思维方式,或许是旧有模板,或者一次不好的经历。命名它是心理疾病,或者不是心理疾病,在这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伤疤下面是否还有弹片没有挖出来。

因此,有两种情况:假设这伤口已经治愈了,没有弹片了,只是留下了痕迹;下面还有弹片,没有治愈,这就不是疤而是伤痛。所以第一个问题是:

它治愈了吗?

如果没有治愈,能忍受吗? 

它还痛吗?

这个痛能不对现在产生影响吗?

这个影响能被觉察到吗?

上面的问句是让我们探寻来访者的。

下面一句是从业者需要反思的:

这个影响他人吗?

这个问句,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这个疤影响到他周围人的话,那么做一个职业助人工作者,你应该继续清洗和治愈这个伤疤。

这个伤疤在能接受的情况下,也会不断地提醒自己、反思自己,不要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