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本书研究思路及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本书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本书涉及区域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政策学、地理科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属于边缘性、交叉性的研究课题,其研究需要广泛借鉴各门学科的相关研究方法。
1.以多学科理论和技术为支撑开展研究
运用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协同学、突变论、耗散结构理论等多学科理论进行综合性分析。将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相结合构筑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之间的耦合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系统学、协同学、突变论、耗散结构等系统理论相结合,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特征、要素、结构、功能及演化机理。
2.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反馈相结合
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对前人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与梳理,把握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系统耦合机制及演化机理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和前沿基础上,深入广东、福建、河南、山东、内蒙古等东部、中部、西部省市调研。对内蒙古、河南的调研则更加翔实,2008年至今,先后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海、乌兰察布、锡林郭勒、赤峰、通辽等地,河南省的郑州、新乡、安阳、鹤壁、南阳等地调研,每到一地都采用问卷调查法、座谈会法、入企入户交谈法,获取一手信息资料。
3.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从质的规定性方面进行客观的定性分析,从量的规定性方面进行量化研究。对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的要素、特征、结构和功能从质的规定性方面进行定性探讨。运用协同学、耗散结构、自组织理论等系统学方法论对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演化机理进行量的演进分析。同时结合数据包络分析(DEA)、复合系统协调性评价等方法对内蒙古、河南等省份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协同发展从质和量两个角度进行了剖析与评价。
4.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
规范分析研究的出发点在于确定是非标准,并用这些标准去衡量、评价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运行状态,讨论其运行“应该是什么”。实证分析研究出发点是“现实是什么”,而不涉及是非、善恶等价值判断和主观感情。本书对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协同问题进行了规范分析,对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耦合协同程度等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在整个研究过程各章节中将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将战略定位、现状分析、标准设定相结合。
5.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
纵向研究是对事物在不同时点上的情况进行分析,多用于分析时间序列的演进状态。横向比较是对不同事物在相同节点上情况的比对,多用于分析空间上不同主体的差异状态。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耦合协同发展,大多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为了深入探索其内在联系及其变化趋势,本书从纵向演进角度对内蒙古、河南等中西部省份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加以考察、评价分析。同时将内蒙古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耦合协同发展置于全国各区域的大背景下,与其他地区进行了横向比较。
6.整体性和局部性相结合的方法
本书综合运用系统论、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把生态系统、环境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看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巨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强调子系统适应母系统,局部服从整体的发展理念,即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子系统要动态适应耦合巨系统的耦合演进与协同发展,实现整体性和局部性研究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