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佛说随缘——寻找精神家园(1)
随缘,是面对,是接纳
坦然面对一切外境
欣然接纳一切结果
有此心境,则无所忧畏
无善而不可求
存在即合理,世态人情像春暖花开一样自然
怎样看待生活中恼人的人和事?
佛曰:
一切法、一切人皆自然。
——《佛说维摩诘经》
佛说:一切现象、一切人,都是自然。
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来有因、去有果,从萌芽、成熟到消亡,都有一定规律性,到了哪一阶段,自然呈现出某种状况;一切人的成长,也是如此,那是一个什么人,会做什么事,有什么样的造化,都是因缘聚合的结果,好比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必然变成水分子;一定比例的红色和绿色聚合,必然变成黄色。只不过,有时候,人们掌握了规律,能够预知并引导变化,有时候,只能看见变化的结果,对促成结果的因素一无所知或所知有限。
西方哲人也说:存在即是合理。很显然,“合理”不是一个道德判断,而是一个科学结论,一切现存的事物,都是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无论人们喜欢它们还是讨厌它们,都会以此种状况呈现。
在生活中,你必然遇到一些人,做一些让你很不开心的事,而且很多事还会重复发生,例如,爱占小便宜的人得着机会便占小便宜,爱发脾气的人总有发脾气的时候,爱忌妒的人总会爱忌妒,爱散布小道消息的人总会散布小道消息,有口臭的人总会有口臭,面目可憎的人总会面目可憎,你的妥协和抗争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但多数时候无效,因此这些人、这些事皆属自然,就像夏天里青蛙必然呱呱叫、春天里毒蛇必然活动频繁一样。你恼火青蛙多嘴饶舌,青蛙反倒会嘲笑你多管闲事;你痛恨毒蛇不安分守己,毒蛇反倒会埋怨你挡了它的道。究竟谁对谁不对,原本说不清,大家都是从自利的角度看问题,对自己有利便欢喜,对自己不利便生气,很少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
怎样让生活中恼人的事变得越来越少呢?有两个法子:
一个看似主动其实被动的法子:选择。
一个看似被动其实主动的法子:不思量。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什么地方,你自然会遇到一些适合这个地方的人;跟什么人在一起,自然会遇到一些适合这些人的事,例如,在学校里,你很容易遇到一些会读书的学子和书生气的老师;在农贸市场,你很容易遇到讨价还价的小商贩;在犯罪率高发地段,你很容易遇到蛮不讲理的流氓;在奢华的娱乐场所,你很容易遇到挥金如土的富人;在事业刚起步的小公司,你很容易遇到小气的老板;在成熟的大公司或政府部门,你很容易遇到官僚主义的管理人员……只要稍有社会经验,你就知道去什么地方就可能遇到什么,假设你不喜欢哪类人、哪类事,就别去必然遇到这类人、这类事的地方。怕虎别去深山,怕鬼别去坟场,通过理性的选择,你可以“格掉”大部分恼人的人和事。
为什么说主动的选择是一种被动的方法呢?一方面,那会使你的生活圈子限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不能“在广阔天地锻炼成长”;一方面,生活中总有无法选择的人和事,出生在一个家庭,父母兄弟可以选择吗?不管你满意不满意,总归要认他们做父母兄弟;在某个学校读书,老师、同学可以任由你选择吗?不管你开不开心,总归要读完这个学期,中途退学,带来的可能是更不开心;从事某项工作,工作任务可以任由你选择吗?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总归要干到月底,想走就走,老板不发工资给你。对无法选择的事,勉强选择,那就只能当“逃兵”,放弃本该承担的责任。许多人因为害怕遇到让自己不开心的人和事,尽量避免与人交往,尽量回避事情,最后几乎成了蜗居动物,在工作单位,交往的人没有几个,每天面对的就是熟悉的那点事;回到家里,最好的朋友是电脑,跟外界交往的唯一方式是网络。很显然,“怕人”、“怕事”,都会严重影响事业成长和生活质量。
面对不喜欢的人和事,最好以“不思量”应对,即如佛家所言,“不思量善,不思量恶”,对任何一个人,都看成一个自然而然的人,别以为他是好人、坏人、小人、愚人,如果一定要加以区分的话,不妨认为他是好人;对任何一件事,都看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别以为它是好事、坏事、小事、蠢事,如果一定要有所分别的话,不妨认为它是一件好事。那么,无论遇到什么人、什么事,都不会搅起你心里的不良情绪了。“不思量”,看似被动,其实可以取得最大的主动。
有一个故事:一个妇人经常因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就去求一位高僧点化。
高僧一言不发,把她带到一座禅房中,锁上门,转身离去了。
妇人始而惊疑,继而生气,猛拍禅房门,气得跳脚大骂。高僧安静地在外面打坐,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妇人骂了很久,发现这是徒劳,便改变了态度,请求高僧开门。高僧仍不理会。妇人又开始怒骂,骂了又低声哀求,闹了很久,终于沉默了。
高僧来到门外,问道:“你还生气吗?”
“我不气你,只气我自己,”妇人恼火地说,“我不该来这里自找罪受。”
高僧说:“连自己都不肯原谅,怎能心静如水?”说完,转身离开,继续打坐。
过了许久,高僧又来到门前,问:“你还生气吗?”
妇人答道:“不生气了!”
“为什么?”
“生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怒气郁积于心,并未消散,必定会待机而作。”说毕,高僧又离开了。
过了很久,高僧再次来到门前,问妇人生不生气。
妇人说:“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生气。”
“你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思量,气根未除。”
高僧打开房门,放妇人出来,看着她,举起手中的茶杯,将茶水泼洒于地。妇人凝视良久,忽然醒悟,连连称谢,欢喜而去。
妇人被关进禅房,气得大骂,因为她心里有思量,认为自己被欺负了;高僧挨了妇人的骂,并不生气,因为他不思量,骂声,赞声,笑声,哭声,无非是一种声音,不思量时,如同风声、雨声一样,都是自然的声音,有什么好生气的呢?
最后,高僧给妇人的开示是,那些让自己生气的事,就像茶水一样,不思量时,无所谓好,无所谓坏,想喝就喝掉,不想喝就倒掉,把心空下来,自然畅快。
以自然的眼光看人看事,以不思量的心观人观事,一切就都自然了,心态也随之而转,烦恼就变成了无烦无恼!
◎如饮甘泉
每天遇到的人和事,都是“应该”遇到的人和事;每天受的气,都是“应该”受的气,但是,以自然之心面对,就没有那么多气好受了!
随缘不是听天由命,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怎样接受生活中不满足却又不放弃努力?
佛曰:
一切诸法从因缘起。
——《持人菩萨经》
佛说:一切现象都是从因缘中来。
“因缘”是佛家的一个常用概念,“因”是指引起结果的主要条件,而“缘”指外来相助的次要条件,因缘相生,是变化的一切原因,无论事物的兴起还是消亡,都由因缘所决定,无因不成果,无缘也不成果,只有内外因共同作用才能成果。这一观点,跟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基本一致:外因是变化的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缘——外因来自于事物的外部,不能由自己完全掌握,勉强而为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周瑜火烧赤壁,他的智慧、勇气、谋略,以及忠勇的将士、船只等各种物质条件,都是内因,可以由他掌控,如果没有东风助力,火烧之计就无法实施;如果曹操不将战船连结在一起,火烧之计实施了也不会有多大效果。东风和对手的策略都是外因,只有内因没有外因,就无法上演火烧赤壁。
正因为事物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因,因此,佛家提倡“随缘”,根据外部条件确定自己的预期,不勉强要求某种结果。
许多人将“随缘”理解为随波逐流、听天由命,因此遇事消极,一味等待机会,等待命运的垂青,很显然,这是对“随缘”二字的误读。随缘不是听天由命,而是尽人事听天命。对于该做的事,对于做了于人于己有益的事,只管努力做去,至于成败结果,用不着考虑太多,随缘就可以了。只要问心无愧,就没有什么遗憾。
俗话说,“自助者天助之,自助者人助之”,外部条件并非一成不变,通过自身努力,可能得到天助、人助,使外部条件由不利变成有利,原本不可能成就的事也可能大功告成。
南朝有一个著名居士,人称傅大士,通过多年参禅修道,终于开悟,回到南方的家乡,创建双林寺,并在此讲经说法。梁武帝大同二年,江南大灾,饥民遍地。傅大士与妻子大发慈悲心,变卖自家的田地以及值钱的物品,施斋救助灾民。但是,灾民太多了,傅大士家并不是特别富有,哪救得过来呢?但傅大士认为,灾民不可不救,能救一个是一个。过了没几天,傅家钱物、粮食便施舍一空,灾民却有增无减。怎么办呢?傅大士跟妻子刘妙光商量,由她到富家卖身为奴,换钱救济灾民。刘妙光跟丈夫同修多年,也已悟道,发愿说:“但愿一切众生,因此同得解脱。”
同乡大财主傅重昌之母,出钱五万,买下刘妙光。傅大士将卖妻所得的钱,全拿出去施粥济灾。
在傅大士夫妻的感召下,许许多多的人纷纷捐钱捐物,共赈饥荒,无数饥民因此得以活命。傅大士的善名从此传遍天下。而傅重昌之母为傅大士夫妻的义举所感动,很快又将刘妙光送回来了。
以傅大士夫妻的微薄之力,不可能救得了万千灾民,但他们的善心像火种一样,点燃了人们心中的善念,终于使赈济活动蔚然成风,因而成就了一件大善业。
那么,尽人事而听天命,是否一定能得到天助、人助呢?是否一定能达成目标呢?不一定。如果一定要求成功,那是贪心,而不是随缘。有时候,自身的努力可能无法改善外部条件,反倒使外部条件更不利,是否应该止步不前呢?一个懂得随缘的人,不管结果好坏,都会依从本心,做该做的事,即使蒙受损失,也不改信念。
明朝憨山德清大师,因佛法精深,受到李太后赏识,获赐黄金三千两,在山东崂山兴建寺庙。当时山东正在闹饥荒,每天有大批饥民饿死,德清心生怜悯,因此,他说服李太后派来的特使,以皇帝的名义,将三千两黄金全部用于赈济灾民。对僧人来说,建庙是一件大功德,但德清认为,建庙不如救灾,将庙宇建在山林,不如建在大众心中。
后来,朝廷为了敛财,向百姓征收苛捐杂税,其中害民最深的是矿税。德清虽是方外之人,却时刻关心百姓疾苦,他带头呼吁朝廷取消矿税,引起了神宗和一些靠矿税谋私者的忌恨。神宗找了一个借口,将德清逮到京城,严刑逼供,企图让他承认花费了李太后给予的内库银数十万两。德清受尽酷刑,仍拒绝认罪。最后,主审官无可奈何,只得编造了一个“私建寺庙”的罪名,将德清充军到岭南。
德清虽然身遭横祸,弘法利生的信念却丝毫没有动摇,一到岭南,他就投入了弘法的事业。当时,雷州疫病流行,死者无数,德清带头掩埋死者,并作法会超度亡灵。不久后,德清被勒令来到广州,当地的信徒纷纷慕名而来,德清就以流放犯的身份宣讲佛法。
后来,德清还跟曹溪的僧人积极合作,重建了被誉为“祖庭”的韶州曹溪南华寺,使荒废多年的“祖庭”重放光彩。
德清一生的遭际,有顺有逆,但无论顺境逆境,他都积极弘法利生,根据外部条件尽其所能,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从不懈怠,真可谓一切随缘。
随缘,是面对,是接纳,坦然面对一切外境,欣然接纳一切结果。有此心境,则无所忧畏,无善而不可求。
◎如饮甘泉
偈云:枯者由他枯,荣者任他荣。任何事物,都像草木生长一样,有繁茂时,有枯萎时,如果想荣怕枯,就会患得患失,乱了方寸;如果任荣任枯、得失随缘,自然身心安泰。
感谢我所拥有的,感谢我所没有的
怎样看待生活中的种种不足?
佛曰:
富贵贫穷各有由,夙缘分时莫强求。未曾下得春时种,坐守荒田望有秋。
——《因果经》
佛说:富贵与贫穷都各有缘由,过去的因缘所形成的结果不能够强求。春天的时候没有播种,到了秋天也只能坐守荒田而已。
春天没有播种,秋天就没有收成,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富贵贫穷都是果,而因是自己前世的修缘还有今世努的力。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的只有横祸,如果走在路上捡到钱,可能是恶人引你上钩的饵,也可能是命运对你的一个测试,看看你能不能经得起诱惑,看看你能不能拾金不昧。
佛家告诉我们,一切都是因果相生,每个人的贫富穷通,都是过去所种的因成熟后所得的果,没有谁亏待过自己,假设对现今的一切不满意,那也是自己亏待了自己。
对种因得果的道理,许多人感到疑惑: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这么穷?别人悠闲度日,为什么那么富?
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几个方面分析:
第一个方面,受果有时。佛家认为,虽然种因必得果,但“未熟不受”。每个人种的东西不一样,成熟时间有长短,有的人种稻麦,半年之内即可见果;有的人种桃李,三年才挂果;有的人种人参,十几年才得大熟;有的人种紫檀,数十百年尚难成材。见果有迟速,别人悠闲而富,可能正好到了成熟期;你辛苦而贫,可能还没到自己的季节。那就只能继续努力,不能急于求成,摘未成熟的涩果。例如歌德创作《浮士德》,前后花了60年,虽然见果迟,但价值巨大。假设你没有歌德这般耐心,不如种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