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中不能承受之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9章 大提琴祖母“惊艳重现”

一位大提琴乐手在录音结束后,冲到妮尔索娃面前高声说道,听了她的演奏,自己永远不再演奏大提琴,说着把自己的琴摔到墙上,一时成为传奇。

大提琴是最适合女性的乐器,但是能够将这件乐器的深邃性和浪漫气质同时展现出来的女大提琴家并不多,英年早逝的杰奎琳·杜·普蕾算是一个,不仅是“一个”,而且是最杰出最有名的一个。她是一个为大提琴而生的精灵,是一个音乐的异数!她在大提琴上倾泻了她的全部生命能量,她用大提琴燃烧殆尽了自己,因此成就一曲“大提琴的爱与死”传奇。

脱离开关于杜·普蕾的讨论,我不再相信大提琴是一件女性乐器了。拉大提琴的女性越来越多,但是我们能够听到的最优秀的大提琴声音一定属于卡萨尔斯、皮亚蒂格尔斯基、富尼埃、沙夫兰、詹德隆、罗斯特洛波维奇、哈莱尔、席夫等男性,就算是当今刻意走时尚路线的麦斯基、马友友、哈默维茨和朔特-穆勒,他们的琴声虽偏于女性化,却也具备没有哪位女性所能达到的雄浑与深沉。曾经一度被热炒的“大提琴美女”哈诺伊和克莱恩,首先我不以为她们是“美女”,其次是她们一直在拉“轻飘飘”的曲目,过分迎合传媒、迎合大众。杜·普蕾之后,女性大提琴手基本都坐进了乐队。

我知道在杜·普蕾之前有一位大提琴“祖母级”的人物,她似乎早就成为尘封已久的模糊记忆。如果没有DECCA唱片公司慷慨大胆的功德,我们怎能一下子听到同样富于传奇色彩的女大提琴家扎拉·妮尔索娃装满五张CD的珍贵录音?

因为妮尔索娃的长寿,她几乎可以算作是我们时代的人。但是直到2002年才去世的她,却早早成名于1930年代,那时她在马尔科姆·萨金特爵士的指挥下于伦敦登台演奏爱德华·拉罗的大提琴协奏曲。即使萨金特爵士从来不相信世上有所谓“神童”的传说,他在与妮尔索娃合作演出之后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给予后者以相当高的评价与赞美。对于音乐造诣深湛的“指挥绅士”萨金特爵士来说,妮尔索娃以少年之龄将拉罗的音乐演绎得如此娇媚动人、大气磅礴,无异于一个奇迹,而且这个奇迹还将继续延续。

1936年,十八岁的妮尔索娃又在伦敦举行首次独奏音乐会,不出意料地受到一向苛刻挑剔的评论界异乎寻常的追捧与热议。我们知道,同样是大提琴家出身的著名指挥家约翰·巴比罗利爵士曾经是杜·普蕾的伯乐与知音,然而他在认识杜·普蕾之前已经有过被女大提琴家“征服”的经验,这位女大提琴家就是妮尔索娃。巴比罗利将自己知道的关于大提琴的一切都告诉了妮尔索娃,并把她介绍给大提琴巨擘帕勃罗·卡萨尔斯。卡萨尔斯同样对妮尔索娃称许有加,连续两个夏天允许妮尔索娃到西班牙和法国边界的普拉德小城(那里是卡萨尔斯创办普拉德音乐节的所在地)向他学琴,共同研修。除卡萨尔斯之外,妮尔索娃的另外两个老师分别是费尔曼和皮亚蒂格尔斯基,这种辉煌耀眼的师承简直不让杜·普蕾专美于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妮尔索娃举家移居美国,在美国的音乐会持续引起轰动,她自己也意识到她已经是一位地位相当稳固的大提琴家了。从此以后,她几乎与世界上所有最著名的指挥家和乐团合作举行过音乐会,留下许多精彩的记录。

妮尔索娃不仅是舒曼、德沃夏克、拉罗、圣-桑等作曲家大提琴协奏曲的权威阐释者,还首演了许多首现代作品,比如欣德米特、肖斯塔科维奇、巴伯和布劳赫的作品。特别是巴伯将大提琴协奏曲题献给她并亲自指挥乐队为她录制唱片,这套纪念专辑收入的便是这个录音。据说整个录音过程非常顺利完美,妮尔索娃发挥了最佳状态,令所有在场的人激动兴奋不已。一位大提琴乐手在录音结束后,冲到妮尔索娃面前高声说道,听了她的演奏,自己永远不再演奏大提琴,说着把自己的琴摔到墙上,一时成为传奇。

1949年,妮尔索娃认识了犹太作曲家恩斯特·布劳赫并接受他的邀请参加在伦敦举行的布劳赫音乐节。在作曲家的亲自指挥下,妮尔索娃第一次演奏希伯莱狂想曲“谢洛摩”,其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和优异的表现令作曲家大为感动,他们很快一起灌录了唱片。不久,布劳赫把自己的其他大提琴作品统统交由妮尔索娃演奏,并经常对人说:“妮尔索娃是我的音乐。”在妮尔索娃珍藏的一张由布劳赫签名送给她的照片上,布劳赫称她为“谢洛摩女士”,意指她与“谢洛摩”已经是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遗憾的是本套专辑收入的并非作曲家指挥版本,好在《三首大提琴与钢琴小品》的钢琴伴奏是布劳赫,历史性的瞬间仍能在此重现。

就我的聆听感受而言,妮尔索娃最令人欣喜的演奏是贝多芬全部的奏鸣曲和其他大提琴独奏作品。我感到这明显是一位真正的大师在演奏,根本听不出是一位女性。那种沧桑感,那种沉稳与豪迈,与贝多芬的意蕴如此贴近,如此契合。高贵的气质与纯朴自然的表现形式结合得那么天衣无缝,精心的修饰与有血有肉的情感布局互相交织,使耳熟能详的音乐重新滋生出引人注目的新鲜感及深刻内涵。这是多么不容错过的气象万千的贝多芬啊!

妮尔索娃没有录完巴赫的《无伴奏组曲》是一个巨大遗憾,仅仅一首“布雷舞曲”便已经内含玄妙,意境高远,有枯瘦笔墨。与此境界接近的是科达伊的《无伴奏组曲》,妮尔索娃的演奏典雅细腻,色彩纷呈,力道分配非常平均,尽量减弱粗犷的成分,使原本民间风情浓郁的作品一变而为形式唯美的纯音乐,这大概也算是对我们没有听她演奏更多的巴赫的一种补偿吧。如果觉得这样的补偿还不够划算,那么里格尔的《第二无伴奏组曲》应该更为接近巴赫,妮尔索娃的演奏大开大阖,鬼斧神工,华丽的技巧和精确的节奏听来是多么激动人心。

关于妮尔索娃与德沃夏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及柴科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故事可以听一下:有一次她去德国演出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坐到台上的时候,却听到乐队奏出的是《洛可可主题变奏曲》的前奏,这首曲子她已经好久没有公开演奏过,但她还是毫不犹豫地跟着指挥的手势接了下去,且不出一点疏漏甚至非常精彩地把它演奏完。原来乐团早就写信通知她改了曲子,但这封信她从来没有收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