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8章 书读百遍
毕竟是混在荣国府里的人,没有心眼子也被熏出了心眼子,马三一下子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眼见贾环要出马厩的院门,他急忙奔了过去,拦在了贾环的眼前,满面堆笑,山羊胡子翘翘着,拱手向贾环,殷勤笑道:“实不瞒三爷,宝二爷、琏二爷、三爷的马在我这里是私下定好了的,都是上等的好马,不过咱府里也有几匹应急的中马,毛片儿不怎么好看,三爷你要是不嫌弃,我这就给你牵一匹去。”
马三这么说这实际上已经是低头了,什么“应急、毛片不好”之类的话,只是马三的开脱之词,强行解释他方才的不恰当做法而已。
而贾环的目的只是维护与树立自己的威严,现在这层目的已经达到,再闹到王熙凤那里已无意义,于是点了点头,大刺刺的说道:“好吧,快点,我急着上学去。”
“是,是,三爷,我这就去套车。”
马三忙不迭的答应着,转身之际,迎面看到了阿贵,突然之间,马三深恨阿贵将自己拖入尴尬的境地,不由的狠狠的瞅了阿贵一眼。
而在此时阿贵心头也在郁闷着,一向软趴趴的三爷居然支棱起来了!这么看不清自己的份量了吗,这么不受待见,不该老老实实的吗!
而在马三一瞅之后,他心里顿时烦恼又添,心里禁不住对贾环腹诽了句:“好小子,咱们走着瞧。”
……
须臾马三亲自牵来了马车……
贾环上了马车,阿贵扬鞭而去之后,马三自感被落了颜面,转身进了他的班房。
但是在他进入班房之后,周围的马夫、轿夫等却议论纷纷了起来:
“这下题到铁板上了吧!”
“没想到三爷居然支棱起来了。”
“支棱是支棱了,可忘了掂量自己的份量。”
“哦……是啊,以后马三逮住机会一定会给他使坏。”
……
“等着吧,以后一定有戏!”
……
“三爷怎么好像变了,我好像听谁说他还会算命了!”
“且,闹着玩的吧!”
……
总而言之,对于贾环刚才的表现,众马夫、车夫差不多都认为贾琮变得厉害了,也好像聪明了些,但是这样看不清自己,不为后面着想,又好像不太聪明,冒冒失失的成分居多。
这让他们谨慎了些!毕竟这样说精不精,说傻不傻的,不在意以后头青蛋肿的,是有些可怕的,马三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不过他们也并不太在意,再厉害又有什么呢,再过几年,结了婚就要出去。退一万步讲,即使不出去,他还是个庶子,上面还有王夫人、贾宝玉等人压着,他始终不是重点。
至于贾环的改变,他们认为也很正常,毕竟贾环正处于改变的年龄。
……
荣国府的族学在宗祠的后侧,是一个两进的院子,前面是三间青砖明瓦的讲堂;后面则是一个小院,供贾代儒、贾瑞祖孙二人居住。
学堂的周围栽满了松柏,抗寒的特性让它们早早的发出了新的柏叶与松针,但是新发的柏叶与松针依然是浅浅的嫩绿,不过却散发出更为浓郁的清新的味道。
跳下马车,贾环赫然看到周围的松树、柏树旁已经栓着七八辆马车或马匹。抽了抽鼻子,贾环径直往学堂而去。
学堂前是一个大院子,贾环进入院中之时,“怜香”、“玉爱”、金盛、贾菌等贾氏亲族以及亲戚子弟在院中玩耍。
见贾环进来,“怜香”、“玉爱”、金盛没有理睬贾环,他们本来就是攀着贾宝玉这枝高枝的,对于贾环这枝低枝也就不在意了。而贾菌则迎到了贾环的跟前,乖乖的叫了声三叔。然后指了下身边的小男孩说道:“环三叔,他叫贾蒲,是瑜二叔家的兄弟,今天才来的。”
贾环点了点头,在贾蒲行礼后,正想问候一下他的父亲,而就在这时院外马蹄声响起,众人不由转首,从大门里往外一看,只见一匹枣红的大马,拉着一辆青轴、绿顶、绿尾檐的豪华马车已停在了门口,驾车的是李贵……
与此同时“怜香”“玉爱”与金盛已经快步迎了上去……须臾贾宝玉头戴紫金冠、身穿大红箭袖的袍子,在“怜香”、“玉爱”金盛以及茗烟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贾菌、贾蒲等宗族子弟也纷纷上前行礼,贾环也随之。
对于贾宝玉,虽然从《红楼梦》里得知他有着反阶级的叛逆精神,但也知道贾宝玉身上也具有他所在阶级的局限性、软弱性与妥协性,贾环心中并没有神化贾宝玉。
而在现实中,贾宝玉虽然不怎么在意贾环,但是对于贾环也不端着哥哥的架子,教训贾环。同时贾环也清楚现在他在荣国府,与贾宝玉相比,所受到的待遇天差地别,但是根源并不在贾宝玉本人身上。
因此现在的贾环对贾宝玉与以往不同,是既无憎,也无喜,心里一片淡然,不过表面上的礼节也是遵守的,彼此能过的去即可。
对于贾环等人的行礼,贾宝玉只是随意的点了点头。而后众人对贾宝玉问候声一片,“什么二爷过节过的可愉快”“侄儿本想去拜访,又怕二叔不得闲”“二爷比去年更是清俊脱俗了”之类的。
众人或明或暗的阿谀声里,贾环颇感无趣,背着书包,独自进了屋……
须臾之后,“叮铃铃”一阵轻铃声响起,紧接着贾宝玉、“怜香”、“玉爱”等快步走了进来。
而众人只是刚刚坐定,略带沉重的脚步声就在学堂的门口处响起,贾环转头一看,只见贾代儒正缓步走过来,身上殊无一点新年新气象,身上穿的依旧是一件旧的黑锦袍,头上带的也是旧方巾,方巾与额头接触处隐现油渍。原来多皱的脸上也是一如既往的沟壑深深,如果说还有一些新意,那就是他本充满愁苦之意的胡子似乎更加的洁白了。
而在这时,贾代儒已经轻轻咳嗽了一声,抬头看了眼贾环右侧的贾菌、贾蒲说道:“现在拿出《三字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