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章 出关
秋末初冬。
龙眼山上几处灵田中种植的灵稻也已经成熟,刘载承带着族中几个胎息境的外姓修士收割灵稻。
花费时日时间去皮出糠,最终得五百斤灵米,一百七十斤灵米糠。
五百斤灵米值不了多少灵石,一般当做族中外姓修士的俸禄发放,至于灵米糠就只能喂喂灵蚕。
灵蚕产出的灵蚕丝倒是值几块灵石。
收完灵稻洒下新种,闲着无事,刘载承掐了一道法诀,望着淅沥沥的灵雨,他自言自语道:
“上次施展灵雨,好像是四五年前的事了。”
说着,他负手回到院中,却见亭中坐着一位老者,身着一袭简单的干练灰袍。
一举一动之间,毫不掩饰身上练气后期的气息。
“叔父出关了!”
刘载承感受到叔父身上练气七层的气息,连声恭贺道:
“恭喜叔父,突破练气后期,距离筑基之境又进一步!”
刘万言脸上浮现笑意,罢罢手道:
“能突破练气后期,已是我之幸,至于那筑基之境却是与我无缘。”
算算年岁,刘万言如今已有六十岁,正是气血鼎盛的最后关头,往后每过一年,气血便弱一年。
突破筑基,几乎无望。
刘万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待刘载承坐下后,这才询问道:
“我闭关这两三年里,家中可有变故?张家可有动作?与何家的交易是否还在来往?”
刘载承连忙将这几年间发生的事一一道来,其中最为详细描述了紫府仙缘一事。
“何家此举,是看上了载午的炼器术,欲将我家绑上他们的大船。”
刘载承点了点头,这一点他自然也看得出。
“叔父,我们羸弱,只有与何家一道,方才有机会谋划紫府传承。”
“难。”刘万言神色凝重,摇头叹息道:
“你却不知何家与九原陈家和五炁门的恩怨。”
刘载承眉头微蹙,他在族中修炼天赋最高,故而练气境前,他时常闭关修炼。
突破练气后便是看守乌青矿脉,紧接着就是接手治家了几年。
总而言之就是很少在外走动,自然不曾听人说过当年三位筑基修士的大战。
见他不解,刘万言随即缓缓解释道:
“罗浮山脚下的那座坊市,不单单是一座坊市,更是一道阵法,一座屏障。”
“阵法?屏障?”刘载承眉头萦绕着疑惑。
刘万言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敬佩道:
“这罗浮坊市布局是按照【戊土演金阵】所建,只需催动此阵,便可以将罗浮山的灵山灵脉之力以及坊中人之力,演化为【庚金】之力。”
“当年老祖何尘生,修得【庚金】一道,铸就道基【鼎中人】后,就可凭借刚硬的道躯,硬生生压着九原陈家老祖和五炁门老掌门两个筑基修士打。”
“若是还让建成【戊土演金阵】,那何尘生岂不是无敌于淮南郡?”
刘载承眉头一跳,没想到罗浮坊市的建立居然还有这样的内幕。
不过如今的淮南郡还是三分而立的局势,那岂不是说明【戊土演金阵】并未建成?
“叔父,难不成这阵法并未建成?”他问出心中疑惑。
刘万言点了点头,抬头望向罗浮山的方向,沉声道:
“因为就在阵法建成时,来了一位紫府上人,他挥了挥衣袍,便将【戊土演金阵】的演金变化散去,【戊土演金阵】也就变成了一门筑基级别的普通阵法。”
“紫府上人?”
刘载承心中大惊,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听到紫府上人了。
上一次还是族弟刘载舟所言,不过那位紫府上人已经陨落,形成了现在所争夺的洞庭湖泽。
而现在听到的紫府上人,却离他很近,近到只隔了不到五十年。
一想到这里,刘载承心中竟生出一丝惧意来。
“这就是紫府上人吗……”
“何家虽强,但却也没有十足把握以一敌二,从陈家和五炁门手中拿下洞庭湖泽。”
“故而自会拉拢其他势力,以求紫府洞府打开时,能拖出他们几分力量。”
刘载承眉头微蹙,掩在衣袍中的手微微发颤,低声道:
“那我们绑上何家,岂不是自投路网,大难临头了?”
他本以为攀上了何家这棵大树,刘家就能谋划一二紫府传承,这些日子也是频频与何家接触,接下了不少修炼资粮。
却不料,自家或许只是个炮灰?
相较于刘载承的惶恐,刘万言却是神情自若,低眉思索片刻后,开口道:
“我家不至于当个马前卒。”
“何家既然给了载午一枚价值不菲的【炉火燎气丹】,就是希望他能突破练气,但多一位练气前期修士对局势产生不了影响。”
“……何家应当是看上了载午的炼器术。”
刘载承这才恍然大悟,点点头道:
“确是如此,以午弟所炼制的法器来看,练气修士未免不能越一两层而战。”
“只要午弟炼器术还在,我们便能安稳无恙。”
刘万言微微颔首,抬头望向刘载午闭关的方向叹气道:
“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载午突破练气且炼制的练气级别的法器足够上佳的基础上。”
“一族之生存,系于午弟一人身上。”
刘载承攥了攥手,眸中神色既是心疼亦是不甘。
刘万言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
“你修炼天赋却比载午更胜几分,如今我已出关,你且去潜心修炼,争取早日突破筑基吧。”
刘载承点了点头,起身拱手离去。
他这几年里,虽然接手治家,却也没有丢下修炼,距离突破练气三层只有一步之遥。
再加上何家送来的几枚练气级别的修炼丹药,在洞庭湖泽开启前,他突破练气中期都有可能。
望着刘载承离开的身影,刘万言喝了一口灵茶,心中思忖道:
“大战开启在即,罗浮坊市不再安全,该把载衡叫回来了,至于店铺……叫个心思缜密的外姓修士看着吧。”
族中的那些外姓修士,若是女修多被刘载承和刘载衡娶。
至于男修自然也是入赘刘家。
诞下的孩子自然是刘家子嗣,只不过是庶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