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灵之约:我继承了祖外婆的职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会转面向的楼房

不对劲……这个村子应该没有人住才对,刚进村时那些长在路上的野草没有踏过的痕迹。

而且,就算有老人不愿意搬走按照规定也会有电线杆拉电,即使走荒郊野外也不该用灯笼来照明。

易言完全是由着老头拖着走的,对方那不由分说的力道就像怕她跑了一样,试图挣扎也只会得到更紧的桎梏。

走在前面的老头回过头来,半张脸隐在黑暗里,“小妹子你别怕,我跟程道婆认识,这么多年她的后辈没一个回来的,现在看见你就想着跟你叨叨点事儿。”

易言闷声应下,实则心在狂跳,她觉得自己的病似乎在加重,不然怎么老头的脸能看成两个人。

她揉了揉眼睛,状似无意的往旁边看去,树林下的山脚逐渐有了亮光,好像有人回来了。

不对!此刻易言的身体一震,她想起进来时虽然急着找祖外婆的生祠,没有仔细看过那些房子,但绝对不会有二层乃至三层小楼。

那些花花绿绿的装饰,还有站在楼上冲着这边招手的人们挂着诡异的笑。

他们明明在山上走,山脚的每一栋楼都面向这边,在一个小转弯后依旧能看见院门。

“放手!”易言的脸色苍白,想要挣扎开老头的手,“我不跟你走了!”

她拼命的挣扎换来的是如同抓住骨头一样的疼,老头的语气低沉起来,“你不是想死吗?那就跟我走回村子里!”

易言的心猛然一突,这个老头居然知道自己的想法?

难道在先前的昏迷里,其实自己已经死了?

她停下自己挣扎的动作跟着老头一步步的走进村子里,只是为什么死后依旧会感受到每一步的疼痛?

小腿上的病已经蔓延在骨头上,让她在已经死了和还活着之间摇摆。

刀来回刮着骨头的疼提醒她还活着,跟着他们脚步转动的房子也是事实。

会不会和昏迷前那声叹息有关?

易言虽然不信鬼神,那也是在看不见黑影以后开始的,从幼儿园记事起,一个小小的黑影就在她的身边,那道黑影随着她的年纪在长高,缩在角落从不与她靠近。

直到小学三年级那年,顶梁柱的父亲倒下,站在门外的易言看着客厅里被盖上白布的父亲,终于忍不住的朝着那个黑影怒吼:“你不是鬼吗?让我再看看我爸爸啊!”

所有人都认为易言接受不了父亲的离世在胡言乱语,只有母亲当真了。

越来越多的道书摆在易言的房间里,每次醒来,书架上都有几本新的……

看着母亲期盼的眼神,易言选择了回避,“我就那一次看见过,没、没有了。”

而后她开始深信无神论,将黑影归类于自己的精神出了问题。

如果真的有鬼神,那么为什么她看不见自己的爸爸?

在初中那年,在和发小去旧校区时,她最后看见了那个黑影,在仓惶躲避她时,已然比易言高出一个头。

而后,她的生活回归正常。

午夜梦醒时,易言更加坚信了这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鬼神,否则为什么不会来帮自己。

“到了。”

老头的声音将易言从阴霾的情绪里拉出来,更多的亮光照亮了村里的路。

果然,每个大门都对着路,据说几十年没人住的村子此刻坐落着一座又一座的小楼房,从窗户的亮光里隐约能看见人影走动。

有小孩咿呀学语声,也有妇人的哈欠声和男人的咳嗽,易言握紧了手心不敢转头细看。

眼神的余光看着走过的楼房在一点点的转向他们,还有“咚咚”推门声,似乎有人被关在里面想出来。

“小妹子,你怕吗?”老头没由来的问了一句。

易言一愣,她在衡量该说实话还是假话?

“你的左手一直在发抖,很怕吧。”

“没有。”

她说谎了,只要情绪激烈,左手就会不受控制的颤抖。

在见识过一路上都是楼房后再看见老头停在一个老旧的屋子时,竟然如此的割裂。

她注意到老头的房子旁是几根巨大的长方形石头乱堆砌在那。

老头拿着钥匙开门,顺着她的视线也看着那堆石头,“这是你祖外婆的屋子,她死后没人住就塌了,你外婆也没回来。”

“我外婆她……”易言抿唇没有继续说。

她外婆这个人从来都是很「轻」的,无论是脚步还是语言,每个见过外婆的人都说从来听不到她的脚步声,包括死亡时也是,很轻的挂在扶手上慢慢的滑了下来。

滑到易言的面前,手里还握着玉弥勒。

老头见易言闭了嘴,一副不想说的样子,也就没追问,他推开门,把灯笼底部一扭,里面的蜡烛被取了出来,点燃桌上的油灯。

易言环顾着昏暗破旧的里面,泥土砌的墙脱离了许多,露出里面由竹片编织的主体,墙上还挂着几条黑色的东西。

她坐在长凳子上显得局促不安,直到老头端出两碗黑不溜秋的饼。

“吃点。”老头把其中一个碗推向她。

望向碗里的黑饼,勾起了些不好的回忆,因此她拒绝了这东西,“我不饿,谢谢。”

“哈哈哈怕我下毒啊?”老头神秘一笑,把碗揽到自己面前,“你跟程道婆长得很像,第一眼的时候我还以为她活过来了呢。”

易言双手放在自己的腿上,“我只知道我跟外婆年轻的时候很像。”

“你外婆年轻的时候也漂亮,要不是程道婆拆散,其实你应该是我的孙女。”

“……”

易言没有接话,对于长辈的爱恨情仇她没有参与权,她觉得要去恨祖外婆拆散这事,应该让老头自己下去找祖外婆算账,而不是跟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