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导引微创诊疗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五

在我从事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40余年的历程中,做磁共振介入工作相对起步较晚。初次接触磁共振介入是2006年在美国波士顿哈佛医学院附属BWH医院,在Ferenc Jolesz教授率领的团队学习介入性磁共振技术,那时他们的MRI介入手术室采用的是double-donut双磁体0.5T专用介入手术系统,此手术室作为一个微创介入手术平台向全院开放,每周安排各种手术,所涉及的项目包括肿瘤消融术、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和MRI导引下脑瘤切除术等,特别是MRI导引下的冷冻消融治疗在肝肿瘤和肾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优势。

2007年回国后,我便筹备开展磁共振介入手术,因当时国内相关的设备和耗材稀少,工作开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我首先采用0.35T永磁型开放式磁共振系统,结合红外线导航设备进行了肝脏、肾脏、骨骼和软组织肿瘤的活检及氩氦刀冷冻消融手术,进行了磁共振介入的初步尝试。后来,经过几年的临床实践,我发现低场强磁共振介入系统成像速度慢、缺乏许多介入治疗至关重要的功能性序列,难以发挥磁共振介入应有的优势。经过认真思考和多方筹备,我们于2018年7月建成了国内首个3T磁共振介入手术室,采用了Discovery 750W 3T大孔径、短磁体设备,配合红外导航仪、磁兼容生命监护仪、磁兼容微波和冷冻消融治疗仪等,将多种技术联合应用,使现代医学与高新技术融合,达到疗效叠加的理想效果,将磁共振介入的优势充分展现。

纵观国内磁共振介入的发展现状,目前应用和普及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除了缺乏相关的设备和耗材之外,临床介入医师没能熟练掌握MRI原理及各种序列的灵活应用也是重要原因。近几年来,我与李成利教授在国内通过各种学术活动为磁共振介入的发展和普及做了不懈的努力。我们意识到,磁共振介入的开展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除了掌握相关专业介入知识外,MRI原理、介入扫描序列的开发与应用、磁共振影像诊断等培训内容亦不可缺少。因此,在第1版的基础上重新编写了本书。相信此书的再版将为新一代介入医师开展磁共振介入提供更有力的帮助。

2023年12月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