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揽天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我是攻(一)

军制革新之法施行以后,九卫中有三卫改成三军:中领军,中护军与殿前军,三军为皇帝私军,长官为大司马大将军。设三军中侯为监军,设领军将军,护军将军,殿前将军,三人分领三军,分庭抗礼。大司马大将军节制所有卫府,三军成为守卫京师、皇城和维护安州城治安的三支禁军。再有三卫,左右武卫,赵防的左右卫,马棋的左右骁卫,这三卫部署在二秦之地拱卫京都。最后三卫则被分成七卫,七卫分别部署在洛州,并州,邺州等地,遥领天下兵马。

在安州城向北延展八十里的广袤之地,一座巍峨的左右武卫军营巍然矗立,其内,卫府大将军吴思远正如同热锅之上的蚂蚁,步伐凌乱,心急如焚地在营内踱来踱去。

正当此刻,一名斥候快速跑进帐内,语调急促道:“禀大将军!赵将军与马将军已经下令攻城,目前双方激战正酣!”

吴思远闻言,脸庞上焦虑之色更浓,声音里透着难以掩饰的急切:“知道了,再探再报!”

望着斥候退出营帐,吴思远六神无主,嗓音沉重对左右说道:“新君与赵防都派使者前来,皆邀我出兵,剿灭逆贼,这局势之下,我等究竟该何去何从?”

赵防部众久经沙场,皆是精兵悍将,此时又趁先皇新丧,突然发兵直扑京都,其胜算之大,不容小觑。如果兵发安州站队赵防,成功的天平更向自己这方倾斜,一旦功成,便是手握滔天权势,号令四海九州,那份诱惑真是令人欲罢不能!可是吴思远又不敢贸然站队,谋反之事,犹如箭矢,为人所射,一旦开弓,只能一击必杀,否则就是身败名裂,家族覆灭的凄惨下场。在这紧要关头,每一步都需谨慎再三,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

此时,一旁参将挺身而出说道:“末将以为,应假意答应双方,缓慢进军,作壁上观,待到局势明朗之时,我等适时出兵,此乃雪中送碳,智取之道!”

吴思远沉默不语,脸色深沉。

话音未落,另一位将军亦挺身而出,神色凝重地反驳道:“将军明鉴,此等算计确实巧妙,却难掩心机之深沉,恐难逃法眼。依末将之见,应紧闭军营大门,不予理会,保全自身清白!”

吴思远仍一言不发,双眼放空。

另一名参将思索良久,缓缓开口:“末将以为,我等应顺从皇命,应允皇上使者所求。此为天命难违。随后,我军徐徐推进,不必急切。即便赵防攻入皇宫,铲除奸佞,也难以对我等问罪。毕竟赵防之师,乃是以护卫新君之名,行勤王之举;而我等正是奉新君旨意,正当出师。若他赵防胆敢对我等下手,那他们所谓的保卫新君之举,岂不是笑话?此举违背人伦,又忤逆君命,如何能立足天下?”

吴思远闻言,大为惊喜,阴霾一扫而空,似乎是为新君登基而感到高兴,开口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试想赵防一旦得逞,挟天子以令诸侯,若敢问罪于我,试问天下日后谁还敢遵从皇命!到那时,只怕朝纲不振,天下将乱啊!哈哈!”

那名参将接着陈述道:“再者,赵、马二人,于朝堂之上威望不足,根基不稳。即便他们侥幸得逞,文官背后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心中岂能无一丝芥蒂?为了稳住动荡的局势,收拢人心,他们也必定不敢肆意妄为,大开杀戒!”

有人补充道:“所言甚是!另外,许赵防使者重金,使他为我等慷慨几句。”

““善哉!就这么办!”吴思远爽朗的声音在帐内回荡,他扬手一呼:“传令下去,即刻恭迎皇上钦使莅临本营!”

吴大将军今天心情不错。

————

京师安州城南大门,巍峨城楼上下,横陈着斑斑血迹中的身躯,城墙上面,斑驳的血迹如同凄厉的印记,述说着战斗的残酷。城门显见被剧烈撞击的痕迹,似乎摇摇欲坠。一眼望去便知是经历了一场残酷的鏖战,双方将士尸首的血汇集在一起,成了一滩滩触目惊心的小水池,倒映着天空的阴霾。

就在此时赵防再次吹响进攻的号角,一部人马从赵防军营冲出,朝安州城南大门再次发起了冲锋。

赵防的部队利用冲车,攻城车疯狂进攻城门和攻打城墙上的守城士兵,守城部队在大司马大将军王柯的率领下英勇还击,拼死血战,双方互有来回。

随着时间推移,城门在攻城车上粗大圆木的一次次地撞击下,巨大的安门终于轰然倒塌,潮水般的攻城士兵,士气高涨,眼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正打算蜂拥而入,直逼武库。

岂料,城内早有准备。就在这城门洞开的千钧一发之际,城内守军犹如鬼魅般行动,迅速调来了两座庞然大物——巨型拒马,一前一后,稳稳安置于城门两侧的狭窄通道之外,如同两道不可逾越的山岭,阻挡了侵略者的步伐。

攻城部队见状,不甘示弱,意图集众人之力,将这拦路虎推翻。但城内守军反应神速,仿佛早已洞悉一切。只见弓弩手们迅速列阵,于城门通道前稍远处布下弓弩阵,箭矢如林,寒光闪烁。随着一声低沉而坚定的号令,万箭齐发,犹如天际流星划破夜空,箭雨密布,遮天蔽日,攻城之军被杀伤过半,溃退城外。

攻城将领眼看见士兵败退,迅速率人策马上前收拢部队,当即下令冲车再攻城门通道外侧矗立的两道巨型拒马,叛军得令,紧接着再度一拥而上,誓要攻进城内。守城将领岂是等闲之辈,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从容调遣一队队锋利的刀车,悄无声息地布下天罗地网,静待时机,准备以逸待劳,给予攻城者致命一击。

果然,经过数次震耳欲聋的撞击,那坚不可摧的巨型拒马终于轰然倒塌,仿佛是城墙防线崩溃的前兆。攻城士兵们刚欲大开杀戒,刀车却如潮水般汹涌而至,没有丝毫破绽可寻。惊恐之下,他们丢盔弃甲,只顾拼命奔逃,企图逃离这死亡之网,最终只能踉跄着退回城外,留下一地狼藉与败退的背影。

赵防与马棋立于后方,目光沉重,督战全局。眼见进攻受挫,局势不利,二人勉强下令,鸣金收兵,那清脆而沉重的金属之声,在战场上空回荡,宣告着这场战斗的暂时休止。

赵防军营大帐内...

马棋目光凝重地望向两次未能攻克的安州城,嗓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焦灼,对身旁的低语赵防道:“老赵,眼下的局势,你可有何良策?我原以为,皇上骤然薨逝,城内定是一片慌乱,人心不稳。而我等打着勤王救驾的正义旗帜,又皆是身经百战的勇士,即便不能一鼓作气将其攻陷,但经过几番血战,也定能逐渐占据上风,提振士气,赢得城中百姓的归心。然而,事实却……”

赵防仿佛并对目前的战况并不感到惊讶,冷静开口道:“我们是攻方,他们龟守城内,依托城防,以逸待劳,前两战虽是平分秋色,但我们已经攻入城内两次,探清了他们的大体实力,只差临门一脚,何必灰心丧气?”

马棋闻言,紧绷的眉头稍稍舒展,接着说道:“所言极是,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赵防面上不露声色,心中却似早有筹谋,他缓缓开口,语调沉稳:“经过这两场鏖战,我对全局态势已有了更为透彻的洞察。依我之见,我等接下来应如此这般布局,再行那步步为营之策……”

马棋细听赵防新拟的攻城之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光,语气中带着几分振奋:“妙哉!赵将军之计,实乃上策。依此而行,大事可期,功成指日可待!”

赵防随即接话,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再者,别忘了,中护军之内,有我们的根基。尽管新军制将三卫重组为中护军,中领军、殿前军,圣上亲信王柯等人大肆替换军中骨干,可他似乎忽略了一个事实——数十载光阴里,是我们与九卫的勇士们并肩驰骋疆场,战功赫赫。我所获之奖赏,历来都与袍泽共享,无数健儿因我之恩泽得以晋升,这份情谊与忠诚,是他无法完全剥夺的。”赵防自信满满,霸气外露。

马棋闻言,由衷赞叹道:“赵将军,真乃功勋满身的老将风范,非比寻常!”

二人虽同为卫府大将军,然二者之间,却似云泥之别。赵防,非但是开国元勋平远侯之血脉延续,更是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老将,他的生涯是铁马冰河,征尘漫天。相较于赵防那波澜壮阔的军旅生涯,马棋则更像是按照既定轨迹行走的贵族后裔。他的官职,是家族荫庇下的承继,顶着功勋子弟的光环,缺乏战场的锤炼,只是按部就班地登上卫府大将军之位。

赵防笑了笑,随即傲然说道:“现在全天下的人都在看着我们,谁赢他们帮谁。我们只要按计划行事,攻入皇宫,徐定等人手到擒来,则大事可成。届时你我二人共同辅佐年幼的新君,号令天下,只是反手之间的事!”

马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之色,应声答道:“善!我这便去布局。”

望着马棋逐渐远去的背影,赵防的神色不由自主地凝重起来。他深知,徐定等人绝非池中之物,加之新君在他们那一边,他们更是以正统之名自诩。倘若不能迅速攻克皇城,那些尚在观望的势力,恐怕会彻底倒向徐定一方。想到此处,赵防不禁缓缓叹了口气。

“问鼎天下,岂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