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云破局:双面绣的重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青砖雨痕

暴雨冲刷着檐角蹲兽。

沈青禾的绣花鞋踏碎水洼里的霓虹倒影。

将油纸伞斜倚在斑驳门柱上,指尖抚过“锦云绣坊”的金漆牌匾,裂缝里渗出陈年桐油的气息。

推土机的轰鸣刺破雨幕时。

十二幅湘妃图正在竹棚里沐雨。

沈青禾抓起门闩横在胸前,雨水顺着月白旗袍的绲边往下淌。

领口那枚翡翠玉兰扣晃过推土机的探照灯,驾驶室里男人瞳孔骤缩。

“顾总,这就是最后那家钉子户。”

助理将伞面往右侧倾斜,黑色伞骨在顾承砚肩头投下鹰隼状的暗影。

他漫不经心捻着佛珠,定制西装的袖扣却刻着道家阴阳鱼。

“沈小姐,每耽误一分钟……”

沈青禾忽然踩上履带,湿透的鬓发贴着脸侧:“你们推倒门楼那刻,二十四幅双面异色绣会跟着化灰。”

她扬起手中火折子,青烟在雨帘中蛇形游走,“顾总要不要赌赌看,是推土机快,还是苏州河的风快?”

佛珠撞在铂金表盘上发出脆响。

顾承砚抬手示意停机,目光扫过她腰间晃动的双鱼翡翠。

工棚白炽灯在雨夜里晕出毛边,顾承砚扯松领带,鎏金打火机在指间翻转。

沈青禾不管三七二十一径直走进自家屋内俯身在绷架上穿针,白色旗袍后腰裂了道三寸长的口子——是方才挡推土机时被铁片勾破的。

“顾总,拆迁许可证……”助理话音未落,顾承砚已抓起推土机椅背上的西装外套。

玄关处的汝窑梅瓶突然晃出细响,他瞥见她家玻璃幕墙映出的自己,又重重将外套摔回真皮座椅。

沈青禾咬断金线时,闻到雪松混着广藿香的侵略气息。

顾承砚进入她家。

影子斜斜切在绣稿上,他竟徒手拆了西服内衬的桑蚕丝,深灰布料正覆在她腰间的裂痕处。

“明代顾绣的‘水路留香’针法,”他指尖划过绷架上未完成的刺绣。

“沈小姐在仿制《韩希孟花鸟册》?”

绣针悬在半空。

这套失传的劈丝绝技,是父亲临终前蘸着药汁画在她掌心的。

沈青禾猛然抬头,却撞进顾承砚眼底的暗潮——他袖口露出的表盘背面,赫然刻着与她绣稿相同的八宝璎珞纹。

暴雨砸在彩钢瓦上的轰鸣声中。

顾承砚忽然握住她执针的手。温热的呼吸拂过耳垂:“沈家第十七代传人,难道看不出这方缂丝帕子的经纬里藏着账本?”

抖开手帕,褪色的合欢花纹正拼成城南地皮的坐标。

说完,他渐渐离去。

待到天光刺破云层时,已是第二天。

沈青禾发现绷架上的刺绣多出三片银叶。

顾承砚遗留的桑蚕丝内衬缠着金线,在晨光里泛出奇异的珍珠灰——这是海宁路99号老染坊独门秘制的「雨过天青」丝。

“他用的是苏绣双面三异绣技法。”

沈青禾摩挲着丝线断裂处。

蝴蝶须般的劈丝工艺让她心惊。

此女在黑暗中施针,却能精准分出1/64的蚕丝。

茶盏在博古架上忽然震颤,推土机轰鸣声再度逼近。

沈青禾抓起绣剪冲出门,却见顾承砚正指挥工人将湘妃竹绷搬进集装箱。

他今日换了件立领中山装,盘扣竟是沈家独有的万字不到头纹样。

“顾总改行当文物贩子了?”

她将绣剪抵在集装箱锁扣处,却发现竹绷间隙夹着泛黄的《非遗传承人名录》。

1997年那页上,祖父沈云章的名字下方,赫然印着“学徒顾明渊”五个小楷。

顾承砚突然握住她颤抖的手腕。

拇指重重擦过虎口茧痕:“沈家既然守着活人墓,怎么不把师祖爷'劈丝代墨'的绝技刻在墓碑上?”

他扯开衣领,锁骨处的缠枝纹刺青随肌肉起伏。

竟是失传的「十八罗汉针」走势图。

集装箱内忽然传来异香,十二幅竹绷在阳光下显现出隐形纹样——

那是用鱼胶和晨露调制的秘写墨,唯有在特定角度才能窥见的《江南织造局地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