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宴会喧嚣中的隐忧
营帐内,一场盛大的胜利晚宴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巨大的营帐被装饰得富丽堂皇,四周悬挂着色彩斑斓的绸缎,在摇曳的烛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营帐中央,一堆巨大的篝火熊熊燃烧,将整个营帐照得亮如白昼,火焰不时蹿起,映照着众人兴奋而又略带醉意的脸庞。
宴会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烤得金黄流油的全羊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香气中夹杂着香料的独特气息,引得众人垂涎欲滴。大盘的酥油糕点精致无比,表面泛着诱人的光泽,每一块都仿佛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还有各种新鲜的水果,在这个物资相对匮乏的时期,显得格外珍贵,它们被摆放成精美的造型,为宴会增添了几分奢华。
酒坛被纷纷打开,浓郁的酒香瞬间弥漫在营帐之中。士兵们拿着大碗,你争我抢地灌着酒,酒水顺着他们的嘴角流淌下来,浸湿了胸前的衣衫。青年将领们更是肆意狂欢,他们大声喧哗着,笑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仿佛要将整个营帐掀翻。
“哼,大林洲算什么!”一位身形魁梧的青年将领猛地站起身来,手中的酒杯被他高高举起,里头的酒水随着他手臂的晃动而不断溢出。他满脸通红,显然已经喝了不少酒,眼神中透着狂妄与不羁,“我吐蕃铁骑纵横草原,所到之处,敌军无不望风而逃。大林洲那帮软脚虾,听闻我们的名号,估计早就吓得屁滚尿流,哪里还敢与我们正面对抗!等我们大军一到,他们的城池定会如同纸糊的一般,不堪一击!”说罢,他仰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随手把酒杯重重地摔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没错!”另一位将领也跟着起哄,他兴奋地挥舞着手臂,差点打翻了桌上的菜肴,“这次进攻大林洲,对我们来说不过是一场轻松的狩猎。他们的军队,在我们吐蕃勇士面前,就如同待宰的羔羊。等我们踏平大林洲,金银财宝、美女佳人,全都任我们享用!到时候,我们必定会名垂青史,成为吐蕃的英雄!”他一边说着,一边得意地大笑起来,笑声在营帐内回荡。
“哈哈哈哈,到那时,整个大林洲都将在我们的脚下颤抖!”又一位将领附和道,他激动得满脸涨红,双手在空中挥舞着,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场景,“我们要让他们知道,吐蕃的威严不可侵犯!让他们为曾经的抵抗付出惨痛的代价!”
周围的士兵们纷纷哄笑起来,他们被这种狂妄的情绪所感染,仿佛胜利已经唾手可得。他们一边欢呼,一边举起手中的酒杯,高声喊道:“进攻大林洲!踏平大林洲!”声音此起彼伏,震得营帐都微微颤抖。
这时,一位年轻的文官模样的人,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来,他的脸色有些苍白,眼神中带着一丝怯懦,但还是鼓起勇气说道:“各位将军,大林洲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且有着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我们虽然连胜,但也不可轻敌。或许,我们应该先仔细谋划,了解对方的虚实,再做定夺。”
他的话音刚落,原本喧闹的营帐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身上。那位身形魁梧的将领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刺耳的大笑:“哈哈哈,你这文弱书生懂什么!打仗靠的是勇猛,是我们吐蕃铁骑的无敌之势。你那些谋划,不过是胆小怕事者的托词。”
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脸上满是不屑的神情。“就是,一个只会舞文弄墨的家伙,也敢在这里谈论战事,简直是笑话!”“我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你却在这里说些丧气话,莫要扰乱军心!”
这位文官被众人的嘲笑和指责弄得满脸通红,他低下头,嘴唇微微颤抖,想要反驳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后只能默默地坐下,眼神中充满了无奈与失落。
然而,在营帐的角落里,几位元帅却静静地坐在那里,他们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喜悦,反而布满了忧虑。他们看着那些狂欢的青年将领,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无奈和担忧。
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元帅轻轻叹了口气,端起酒杯,却只是轻轻抿了一口,便又放下了。他看着营帐内的热闹景象,对身旁的另一位元帅低声说道:“这些年轻人,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全然不知前方的路有多么艰险。大林洲绝非易与之辈,如此轻敌,怕是会误了大事啊。”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疲惫和忧虑。
另一位元帅微微点头,眼神中满是忧虑:“是啊,可如今众人都沉浸在这虚妄的喜悦之中,又有谁能听得进去劝呢?大林洲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其军事底蕴深厚,战略谋划也不容小觑。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一旦遭遇挫折,后果不堪设想。”他的目光在营帐内扫视着,看着那些狂欢的士兵和将领,心中充满了担忧。
罗布坐在一旁,看着这截然不同的场景,心中五味杂陈。他看着那些狂欢的青年将领,心中隐隐担忧。从与将士们的交谈中得知如今吐蕃的局势,他明白战争并非如此简单。那些沉默的元帅们,脸上写满了忧虑,与青年将领们的张狂形成鲜明对比。这让他意识到,表面的胜利之下,或许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在这喧嚣的宴会中,罗布感到愈发压抑。营帐内的热闹与疯狂,让他仿佛置身于一个虚幻的世界,而他的内心却无比清醒,深知即将面临的挑战。他借故离开营帐,脚步匆匆地朝着湖边走去。
夜晚的风轻轻拂过,带着一丝凉意,仿佛想要吹散他心中的烦闷。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上,将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银白之中。罗布沿着湖边缓缓踱步,脚下的草地柔软而湿润,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湖水在月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宛如无数颗细碎的钻石洒落在湖面。微风吹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波光荡漾,如梦如幻。罗布望着这平静的湖面,心中却思绪万千。他想起了那些在战场上受伤的士兵,他们的痛苦与坚韧;想起了元帅们那忧虑的眼神,他们对局势的深刻洞察。
他深知,吐蕃虽然在统一雪域和草原的过程中取得了胜利,但进攻大林洲,无疑是一场更加艰难的挑战。大林洲地域广阔,文化底蕴深厚,其军事力量和战略智慧都不容小觑。而如今吐蕃军队内部,青年将领们盲目自信,这种轻敌的心态在战争中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罗布感到自己的肩头仿佛压上了千斤重担,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亲卫,但既然身处这个时代,就希望能为吐蕃做些什么,避免战争走向不可挽回的局面。他停下脚步,望着湖面,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正当罗布陷入沉思时,一个身影从湖边的树林中缓缓走出。罗布警觉地望去,只见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老者身着一袭朴素的长袍,长袍的边缘已经有些磨损,显示出岁月的痕迹。他手持一根竹杖,竹杖的表面被摩挲得光滑无比,在月光下闪烁着淡淡的光泽。
老者的步伐虽缓慢却沉稳有力,每一步都踏得坚实而平稳。他的面容清瘦,脸上布满了皱纹,那些皱纹仿佛是岁月刻下的印记,记录着他一生的沧桑。然而,他的眼神却格外明亮,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深邃而又充满智慧。
“年轻人,为何独自一人在此愁眉不展?”老者的声音低沉而温和,仿佛有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在这寂静的夜晚,如同微风般轻轻拂过罗布的耳畔。
罗布打量了老者一番,见他并无恶意,便说道:“前辈,我见军中众人对未来战事盲目乐观,心中担忧。吐蕃虽连胜,但进攻大林洲并非易事,可众人却未意识到潜在的危险。”
老者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这年轻人,倒是有些见识。如今吐蕃上下,被胜利冲昏头脑者不在少数,真正能看清局势的人不多。”
罗布心中一动,觉得这位老者似乎不凡,连忙上前几步,恭敬地说道:“前辈,您对如今局势有何见解?还望前辈赐教。”
老者走到湖边的一块石头旁坐下,石头表面被月光照得发亮,仿佛铺上了一层银霜。他示意罗布也坐下,然后缓缓说道:“大林洲历经数百年发展,根基深厚。其军事策略、文化传承皆有独到之处。吐蕃若想取胜,不能仅凭武力,更需从长计议,了解对方的弱点,制定周全的战略。而如今军中这股浮躁之风,怕是会误了大事。”
罗布听着老者的话,心中豁然开朗。他感觉自己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一丝曙光,这位老者的一番话,让他对局势有了更深的认识。他决定,要将这些想法告知千武将,或许能为吐蕃即将到来的战争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但这位神秘的老者究竟是谁?他为何会对局势有如此深刻的见解?罗布的心中充满了好奇,而他与老者的相遇,又将为他和吐蕃带来怎样的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