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风波又起情何堪》
李瑾凯旋归来后,京城中的百姓对他欢呼雀跃,赞誉之声不绝于耳。皇帝也在朝堂之上对他进行了极为丰厚的赏赐,一时间,李瑾风光无限。然而,这份荣耀和安宁却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朝堂之上,新的权力争斗如暗潮般悄然涌动。一些心胸狭隘、眼红李瑾赫赫功绩的大臣们心怀鬼胎,开始暗中勾结,妄图再次将李瑾置于万劫不复之地。他们巧舌如簧,在皇帝面前进献谗言,绘声绘色地诬陷李瑾在边疆拥兵自重,其勃勃野心昭然若揭,有谋反之嫌。
皇帝本就生性多疑,听了这些居心叵测的谗言后,心中的猜忌如野草般疯长。起初,他只是对李瑾的一举一动多了几分关注,常常在朝堂上有意无意地试探李瑾的忠心。每当李瑾汇报边疆战事或提出军事建议时,皇帝那眯起的双眼中便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虑。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奸臣们的谗言越发离谱。他们捏造了一封所谓的李瑾与敌国将领暗中通信的密函,信中内容言辞暧昧,似乎在商讨里应外合、颠覆王朝之事。皇帝看到这封“密函”时,脸色瞬间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双手颤抖着将信纸揉成一团,怒喝道:“李瑾,你竟敢如此!”
尽管李瑾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坚决否认这些莫须有的罪名,甚至不惜以死明志,但皇帝的心中已经埋下了怀疑的种子。他开始逐渐削弱李瑾的权力,收回了他的部分兵权,并将一些重要的军事决策交由其他大臣处理。
李瑾对此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无奈,他那颗炽热的忠心被皇帝的猜忌所伤。然而,为了国家的稳定,为了不让敌人有机可乘,他选择了暂时隐忍,将委屈和痛苦深埋心底。
可事情却朝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那些大臣们见皇帝对李瑾的态度有所转变,变得愈发肆无忌惮,变本加厉地捏造各种所谓的证据。他们收买了李瑾身边的一些亲信,让他们出面指证李瑾的种种“罪行”。一时间,朝堂之上乌烟瘴气,李瑾仿佛置身于一张无形的大网之中,难以挣脱。
苏璃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深知丈夫的耿耿忠心,日月可鉴,决定再次为他奔走呼号。她精心梳妆,身着华服,带着珍贵的礼品,拜访了一些曾经支持过他们的大臣和权贵,希望能得到他们的仗义援手。
可是,这一次,形势远比之前更加严峻。许多人害怕被牵连,纷纷对苏璃避而不见。有的紧闭府门,佯装不在;有的则以各种借口匆匆将她打发走。苏璃四处碰壁,身心俱疲,原本娇美的容颜也因焦虑和疲惫而变得憔悴不堪。但她心中对李瑾的爱和对正义的信念支撑着她,从未想过放弃。
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李瑾和苏璃之间也产生了一些矛盾和误会。李瑾因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情绪变得暴躁易怒。面对苏璃的关心和询问,他有时会表现得极不耐烦,甚至会大声呵斥。苏璃则觉得李瑾不理解她的苦心,自己为了他四处奔波,受尽委屈,却得不到他的一丝温柔和安慰。两人之间的感情因此出现了裂痕,往日的浓情蜜意被冷漠和争吵所取代。
然而,就在他们的关系陷入僵局的时候,一场更大的危机悄然降临。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王府中一片寂静。突然,一阵刺鼻的烟味弥漫开来,紧接着,火光冲天而起。原来是有人在王府的多个角落同时放了火,火势迅速蔓延,吞噬着一切。
熊熊大火映红了夜空,浓烟滚滚,热浪逼人。李瑾和苏璃被从睡梦中惊醒,他们慌乱地穿上衣服,试图逃离火海。火势越来越猛,房梁不断坍塌,发出阵阵巨响。他们在浓烟中摸索着前行,被呛得咳嗽不止,眼泪直流。
就在他们几乎绝望的时候,李瑾发现了一条通往花园的小道。他紧紧拉着苏璃的手,不顾一切地朝着小道冲去。他们在火海中穿梭,身上的衣物被火星烧出了一个个洞,皮肤也被热浪灼伤。
终于,他们冲出了火海,瘫倒在花园的草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望着被大火吞噬的王府,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恐惧。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让他们瞬间清醒,意识到他们必须团结起来,共同应对眼前的重重困境。李瑾望着苏璃那满是灰尘和泪痕的脸,心中充满了愧疚。他紧紧地抱住苏璃,声音颤抖地说道:“璃儿,是我错了,我不该对你发脾气,我们一定要一起挺过这难关。”苏璃也泣不成声,点了点头,两人重归于好,决心携手一起面对这接踵而至的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