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称职务
“宝叔,你这手艺可以啊!”
片场,李子成来回检查,越看越是惊叹。
施殿宝跟在身边,趾高气扬。
“你叔我玩了一辈子置景,做这些还不是小菜一碟?”
这样的自吹自擂并没有让李子成反感,而是真心地竖起了大拇指。
长影的置景师,是真的很厉害,出神入化的那种。
明明是摄影棚里的假景,但是放眼看去,完全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别的不说,就是四周墙上弄的蓝天、白云、远山、森林,都令人仿佛来到了兴安岭一样。
未来的电脑特效和AI构图,都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至于TVB的塑料瀑布?
那连靠近的资格都没有。
李子成偷偷看了一眼施殿宝,将这个人才记在了心里。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电影厂的好日子没有多久了,未来这些人都得失业。到了那时,完全可以拉到自己的身边来。
“这边的布置差不多了,也不知道东西都送来了没有?”
贝聿成也对置景很满意,神情间隐隐有些急切。刚刚做导演的人,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拿起执筒了。
话音未落,摄影棚外传来汽车的刹车声,伴随着二师兄的嚎叫。
一群人赶忙走出来,发现剧组需要的东西送到了。
三口大肥猪,几十只鸡鸭,还有好几只小兔子。
这是拍摄李秀芝勤劳持家的道具。
“呀,这么多呀?”
龚雪也过来了,看到车上的家禽,不禁满心欢喜。
她也对自己人生的第一部电影充满期待呢。
“雪姐,饲养家禽你会不会啊?”
临近拍摄了,李子成关心问道。
换来的,则是龚雪的白眼。
“我当知青的时候,这种活每天都干,你说会不会?”
那李子成就放心了,开始指挥现场布置。
别看是摄影棚,但也涉及到外景。就比如李秀芝饲养家禽的场面,总不可能在小破屋里吧?
可既然涉及到外景,布置方面就得细心,总不能看起来太假。
“建华哥,那几盏灯往左边调一下位置,地上有阴影了。”
因为是棚拍,所以光线就十分考究,必须要让画面里呈现出自然光的感觉来。
刘建华还年轻,技术没那么老道。不过没关系,不是有李子成嘛。随着他的指点,刘建华对于灯光布置的领悟在快速娴熟。
“要我说,还不如在郊区找个地儿拍呢,不比这轻松?”
高强站在一旁看着现场布置,觉得有点费事。
“长春附近,你能找到有山的地方吗?”
高强不服气。
“那李导去找的盖新房的地方,不也没山嘛。”
这脸长的跟牛角尖似的人就是犟。
“那段戏总共画面不多,摄影机注意点角度就没有问题。可你看看这里的戏份,又要拍李秀芝饲养家禽,又要拍李秀芝干活,还要拍许灵均、李秀芝的家庭生活,又有林场大队的群像戏。摄影机怎么摆能不出问题?”
这回高强终于知道自己想的浅薄了,同时也对李子成更加佩服了。干脆拿着剧本,蹲到一边琢磨自己的戏份去了。
李子成看着了,偷偷撇嘴。
海生的戏份有啥好琢磨的?
一个平白直叙的人物,不用演都行。
不过人家演员愿意用功,李子成当然没必要去打击积极性嘛。
还有更用功的呢。
龚雪找了过来,带着疑问。
“成子,你帮我看看,这一段李秀芝误以为许灵均不要自己的戏份,是不是应该表现的更强烈一些更好?但你却要求我演的含蓄一些,我不是很明白。”
李子成很不满。
“工作的时候,称职务。”
“称……称职务?”
龚雪柳眉倒竖,来了东北一段时间居然将江南的温柔都给丢光了。
“我把你打成植物信不信?”
这女宁不该是这样的啊!
讲戏的事,李子成从来不敢含糊。
“我不知道你从哪里得来的要强烈一些的想法,但我要跟你说的是,东方人的情愫表达,尤其是李秀芝这样的身份,并不适合强烈的爆发。她这里的表现,如果要震撼人心的话,最应该的是哀莫大于心死。你想想,她千里迢迢从山东逃荒来到林场,结果举目无亲,无处可去。好不容易被安排了一个家,可却不被接受。外面是铺天盖地的冰雪和刺骨凛凛的寒风,她从这间小破屋子走出去意味着什么?她还有力气再去寻找生的希望吗?”
原版《牧马人》当中,李秀芝醒来后,发现许灵均睡在地上,就产生了这样的误解。
丛姗的表演就是很外放的哭泣,也把许多话都说了出来。李子成不喜欢这样的表演,这里做了修改。
改成了李秀芝变成行尸走肉,绝望地收拾行李准备离开,或许也是迎接生命的终结。
许灵均被她的样子吓坏了,赶忙拉住了她,两人有了第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
李秀芝这才明白他的心意,转忧为喜,重新拥有了希望。
老实说,原版的方式比较简单,对演员要求不高,很好演。但是按照李子成修改的剧情,十分考验演员的演技。尤其是龚雪的,这也是她纠结的原因之一。
听李子成讲解了这么多,龚雪若有所悟。
“我也是看书上说的,表现派更加强调大胆表现角色的情感和个性,可以用一些夸张、激烈的方法,所以我才……”
“你呀,你这知识都学偏了。”
李子成明白了。
正好其他人也看过来,他干脆多说了一些。
“所谓的体验派、方法派和表现派,没有好坏之分,都是表演的技法。使用这些表演方法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演好角色。既然如此,那就不要去计较哪种表演流派。哪种好用就用哪个,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方桦是老演员,懂的也是最多。
“这能行吗?”
他有句话没说。
如果演员不顾流派,什么都学都用,会不会陷入混乱?
李子成呵呵一笑,却举了一个栗子。
“当年咱们红军刚刚组建的时候,许多将领都是泥腿子出身,根本没有学过军事知识,稀里糊涂地开始打仗。从小打到大打,再到建立了新中国。等建国后呢,他们被叫到军校去学习。一开始他们拿起课本的时候,压根就看不懂,只觉得那些专业术语太过于深奥。可是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赫然发现,原来书本中提到的许多东西,他们在战场上早已应用过了。这叫什么?这就叫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打仗,那是人命关天的事。你们说,打仗的时候将军们是不是还得考虑用西点军校的方法啊、还是用伏龙芝军事学校的方法啊?当然是什么方法能打赢,就用什么方法啊。”
他又对龚雪教导道:“雪姐你没有上过专业的院校,专业知识这一块,你只能日后慢慢弥补。你就像那些红军的将领们一样,只能一边演戏、一边学习,理论始终都跟实践结合在一起。这样也不是没有好处,最起码你对于理论知识的感悟,肯定要比那些院校里缺乏实践的学生们强。”
演技这种事,李子成从来不迷信专业学科。
这东西首先需要天赋,然后是勤奋和努力,最后才是能不能融会贯通。
要不然的话,即使是专业科班学校毕业的,不行还是不行。
幂幂、菲菲、巴巴、扎扎,哪个不是专科院校出来的?
那演技……
啧啧。
“我……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龚雪若有所悟,捧着教材又去消化了。
“哎哟喂,厉害啊!都能去北电、中戏当老师了诶。”
“哎呀妈,吓我一大蹦。”
李子成讲的太投入,浑然没有发觉身边多了一个人,差点没出溜到地上去。
再一看是张德宁,他愣了。
“你没走啊?”
“什么话?我的工作还没完事呢,我走啥?”
张德宁狂翻白眼,然后喜滋滋地拿出本子,递给李子成。
“来来来,看看我积累的采访内容,有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还挺有职业道德,采访完了知道给当事人过目。
什么?
张德宁是编辑,不是记者?
怪不得有道德呢。
李子成也没客气,快速浏览起来,随后抽出笔来,开始咔咔乱来。
“诶诶诶,你干什么?你干什么?快停手啊!”
看着李子成将本子上画的面目全非,张德宁怒了。
但李子成已经做完了,随后将本子还给她。
“我划掉的地方不要刊发啊。”
张得宁强忍怒气,看了后才发现,李子成划掉的部分,都是关于那八万块钱的。
“哦,我明白了,你是怕钱财露白,被坏人盯上啊。”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李子成深刻记得尹一清的教诲,再说了这种事曝光总归不算太好。
张德宁想了想,也知道有些不妥,干脆动手,将这部分内容撕了下来,交给了李子成。
“那你看着处理吧。”
光是这个举动,就让李子成对她印象大好。
怪不得能成为年代文娱的第一号工具人呢!
张德宁确实要走了,不过走之前还有事。
“之前给你拍了些照片,总觉得不满意。在我这里,你是一个作者,所以我想拍一张你写作时候的样子。到时候放在封面上,青年才子的形象多好啊。”
刚刚毁了人家的心血,李子成也有些过意不去。
“那去哪儿拍?我家里?”
张德宁立马高兴了。
“正有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