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工农兵大学毕业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1章 机床编程

“老弟,尝尝哥给你挑的,这都是好菜。”

看着得意洋洋的苏北,李学文忍不住笑了笑,得,自己这也是享受到特权待遇了。

跟着苏北道了声谢,又跟被撵走的那个工人道了个歉,李学文这才端着饭盒离开。

转身时,李学文还听到苏北跟旁边的帮厨吆喝:“这是我关照的小老弟,是大学生,来在咱们厂做毕业设计,后要是他来打菜,都给我机灵点,挑最好的菜给他....”

提着饭盒在食堂门口等着钱有光等人出来,没一会,钱有光、张子清他们几个勾肩搭背地走了出来。

看到李学文便打趣道:“组长,你这特殊待遇可把我们馋坏了,好家伙,以后你就是食堂的自己人了”

“说真的,组长,你也跟苏大厨说说,以后我们几个也享受一下你的待遇呗,我们也想不排队,还能吃好的”

“行了,别扯淡了,赶紧回去吃饭吧。”李学文无奈一笑,开口说道。

回到办公室,当李学文打开饭盒时,里面的饭菜看的众人又是一阵羡慕。

饭盒里都是白菜心和豆腐,一个白菜帮子都没有,豆腐也是挑的最紧实滑嫩的部分,没有什么汤水,全是干货,还堆得满满当当。

钱有光夸张的起哄道:“组长,你看看这,这哪是食堂的饭菜,简直是特供啊”

李学文笑着摇摇头,招呼大家:“快吃快吃,别光看着我这,赶紧研究下午的任务。”

众人一边吃着自己饭盒里的白菜帮子,一边还时不时瞥一眼李学文饭盒里的“豪华套餐”,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羡慕。

吃着饭盒里精心挑选的饭菜,李学文感慨连连,怪不得人人都想当领导,有特权的时候就是爽。

下午,依旧是看图纸的一天。

连续看了三天的图纸,当图纸全部看完后,李学文和小组成员们对四轴精密镗床的结构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在王志博的帮助下,梳理出了一套详细的改进方案。

到底是学生毕业作业,王志博这个带队老师,也不能全程提供帮助,只是把握大方向,具体的细节上,全部交由李学文这个组长来。

拿到王志博的授权,李学文开始分配新的任务。“有光、子清,你们俩负责根据改进方案,将决定引用的机械结构部分设计,进行重新制作,标注好尺寸和技术要求”

“俊元,传祥,你们负责动力传输系统,同样记得标注好尺寸和技术要求”

“我和紫光俩人负责控制系统的升级与调试,以及关于新机床材料和加工工艺的联系查询”

说到这里,李学文顿了顿,开始了工作安排后的嘱托:“大家在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咱们及时沟通解决,这是我们共同的任务,每个人的工作都至关重要,关乎整个毕业设计的成败,大家务必全力以赴。”

“明白”*5

五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带着坚定,随后各自按照李学文分配的任务,开始各自忙活了起来。

一旁的王志博,看着将所有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的李学文,忍不住暗暗点头,心中满是赞赏。

这小伙子真不错,如果不是自己闺女已经结婚有了俩孩子,还真有心想把他招作女婿。

还是老朱眼光好,早早的就盯上了李学文,想把自己家那水灵灵的闺女和李学文凑对。

李学文和周紫光俩人根据王志博整理出来的机床自动化编程,进行预测加工任务和工艺要求,来初步考虑控制系统和编程的基本框架。

周紫光一边在纸上写着控制系统基本框架的代码,一边跟闲着没事喝茶的王志博闲聊打发时间:“王教授,我听说现在都开始用计算机写代码了,你说咱们什么时候能摆脱手写代码,跑步进入自动化啊?”

这年头的机床编程都还是手动编写程序代码,计算机虽然已经进行引用,但是由于设备稀缺而且价格昂贵,采购和维护成本高,再加上国内缺乏计算机方面人才,懂得计算机编程和机床操作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缺。

因此,只有少数重点项目或关键生产环节,在得到国家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采用计算机辅助编程技术。

像这种学生作业,想要用计算机辅助编程,那只能在梦里想想了。

面对自己学生的问题,王志博想了想,开口说道:“计算机辅助编程肯定是未来的趋势,这一点毋庸置疑,虽然现在条件艰苦,但国家一直很重视科研和技术发展,在计算机领域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

“说不定不用等那么久,咱们就能看到计算机编程在机床领域的普及...”

翻看最新一版的国内各个研究所以及工厂最新科研成果手册的李学文,听到来人的交流,忍不住笑了出来。

用计算机写代码,等着吧,估计再有个十多年,你就能用上PLC手持编程器来给机床搞编程了,真正用上计算机,估摸着要等上二十多年。

至于现在,还是先用手把代码写出来,然后老老实实的用打孔胶带生成书面指令,放到机器里读取吧。

听到李学文的笑声,王志博转头看向李学文,疑惑的问道:“学文,怎么了?“

“没事,我想到高兴的事情,这才笑了出来”李学文摆了摆手,连忙说道。

“什么事这么高兴?说出来,让大家都乐呵乐呵”

就当李学文想随口编个理由糊弄过去时,办公室房门被人推开,来人正是技术科的李仁德。

李仁德进来以后,先是冲着众人打了声招呼,随后看向李学文,笑呵呵的从公文包里掏出了一个信封递了过去。

“学文,厂里收到了一封你的信,我顺路就给你带过来了,看地址还是报社的,你这是发表啥文章了?”

此话一出,李学文还没什么呢,一旁的钱有光整个都激动了。

一下子从凳子上跳了起来,伸手就要去接李仁德带过来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