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7章 能生多少生多少
“我?我哪会取名啊!”
江文河赶紧笑着摆了摆手。
好家伙,他这个初一都没上完的。
这会儿算下来还成了全家文化最高的了。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大哥只读到小学二年级,很多字都认不全。
倒不是家里没那个条件,而是大哥那会儿流行早干活,作为家里的长子他十来岁就拉着锄头跟着出工,每天就挣个2分工,也一样干的起劲。
至于二哥,那就是个榆木脑袋,天生就不是个学习的料儿,好说歹说读到五年级,小学一毕业就不读了,还真不是老爷子眼皮子浅不让他读下去。
至于江文河,聪明是聪明,干活不是那块料儿,天天打架惹事,老爷子也是管不住,索性扔学校里让老师管着,管住管不住那不是家长的事儿了。
只是江文河心思也没在读书上,初一打遍全校无敌手之后,觉得没啥意思也就不读了,只是不读书也不干活,最后那两年气得老爷子差点疯掉。
这一算可不是咋的,全家就他文化最高,二嫂赵丽霞倒也念到了初中,可正好赶上闹运动,读了跟没读一样,老师都参加劳动改造,想读也没人教。
“随便取一个吧,你二嫂说了,要不是你,这次闺女都够呛保住!”
江文海也没确实没把取名当回事,农村取名这时候也不受啥重视,都是咋念着通顺咋来,不然也不会有什么成龙、成虎、成才这样的名字了。
“你这真是难为我!”江文河苦笑一声,想到上辈子大侄女的名字,虽然土却挺怀念的,琢磨了一下开口道,“其实说名字就是个代号,大嫂家的叫秀红,你家我侄女不如就叫秀灵吧,第一眼看上去我就觉得她是个灵巧的孩子!”
“秀玲?挺好听的!就叫秀玲!”江文海琢磨都没琢磨直接答应下来。
“二哥,是灵巧这个灵,不是玲珑的玲,你回去问问二嫂,喜欢哪个字就用哪个字!”江文河拿着木条在地上写出来说道。
“中!回去我问问你二嫂的意思,一个女孩,有个名就行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都是你的孩子,男孩女孩那都是一样的!对着二嫂还有二嫂娘家可不要再说啥男孩女孩,生啥啥都好!男女都不多!”
“知道知道,放心吧,我肯定不瞎说,我也觉得闺女挺好!”
江文河明显看出来二哥有些口不对心,但笑笑也没再去劝。
上辈子二哥就是这样的人,偏心儿子能偏到咯吱窝里,成才确实也挺争气,学习好、工作好,偏偏就是不喜欢回家。
到老这两口子还不是指着人家秀灵?
二哥是个不能这疼那痒的,娇贵的要死。
三天两头给人家秀灵打电话,带他去医院来了“一日游”。
检查完屁事没有,可没几天照旧给人家打电话要去医院。
人家秀灵就再来带他去,可是把人家孩子给折腾的够呛。
就这人家秀灵啥也没说过,隔三岔五就来家里看看他们。
要按江文河来说,儿子就是讨债的,论孝顺还就得闺女。
上辈子他没那好运,儿子闺女是一个没有,除了这俩侄子就是秀灵想着他,所以这辈子江文河心里想着,咋也得娶个媳妇,非得生个闺女不可。
也弥补一下上辈子的遗憾,只有老了才知道有孩子是多么幸福。
有孩子就有牵挂,知道这世上还有至亲血脉延续,知道终点在何处,谁会送你离开,而没有孩子的话,哪天死、死了有没有人哭两嗓子都不知道。
也不知道他这辈子能生几个?貌似那什么计划就是从这年开始的。
不管咋说,孩子必须生,能生几个就生几个,大不了多交点罚款。
先决条件还是要有钱,想到生孩子,江文河立马浑身充满了力气。
钱能解决的事那就不是事儿,不就是挣钱嘛,他就不信活两辈子还挣不到个钱?钱算什么?也就是上辈子耽搁了,不然以他的本事能缺钱?
“大哥,明儿你再跑一趟木料厂,让他们把木材给咱送来?”
“真要啊?”江文山听到这话立马皱起了眉头劝说道,“老三,我觉得你还是再想想,那可不是一笔小钱,都占住了你还咋娶媳妇呢?”
“哥,娶媳妇着啥急?我这才刚二十,挣钱才是主要的,只要能挣到钱还愁娶不到媳妇?”江文河不像江文山似的那么悲观,他可是知道后面社会发展成什么样,这些年还不明显,等到过几十年就算私生子都有继承权。
也不知道那些人咋想的,不是鼓励不正之风嘛!但有钱说实话......真好!
上辈子南方那些土老板们,号称“三多”,钱多、房子多、女人多,当然孩子也不少,随随便便拉出来一个都比老谋子差不到哪去。
“挣钱是重要,可娶媳妇也不能耽搁......”江文山说完看了看江文河的脸色,又叹了口气开口道,“好在这会儿也没有,我明儿去木料厂看看,跟他们还还价,能少花点钱就少花点钱!”
“那就辛苦大哥你了,起步六十方,有一百方就要一百方,听我的,这些木料就算是放着也不会亏本的!”江文河对储存木料的前景信心十足。
这也就是八十年代初,过几年再看,全国木料基本上都涨疯了。
十几块钱一方想拿到木料?那是想屁吃呢!都是论百起步,甚至好一些的木料过千、过万的都有,这会儿存的越多,后期带来的回报就越大。
“我也不懂这些,你说能行那就行吧!你这钱反正是存不住!”
江文河笑了笑也没说什么,大哥就是老思想,做事就求个稳当。
可稳当就容易失去机会,若不抓住八十年代的发展机会,那后面的机会将越来越少,没见那些发财的基本都是从八十年代起家的吗?
晚饭吃的是鱼,二哥江文海没在这吃,而是带着大嫂炖好的鱼送回家里,几个孩子吃的是狼吞虎咽,江文河都担心他们会被鱼刺卡住。
就在吃着的时候,院门再次被敲响了,“老三在家吗?”
“这又是谁?”江文河嘴里含着没嚼碎的馒头心想。
但还是起身回了一句,“在呢!来吧!”
“是五奶奶啊!吃饭没?在这吃点儿?”
来者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正是他们本家的五奶奶。
这位五奶奶的就是主持他们兄弟分家那位江凤岭江五爷的媳妇。
“不吃了!吃过饭来的!哎哟,这生活不错呀,都吃上鱼了!”
五奶奶笑着婉拒一声,但看到江文河他们吃的鱼顿时嘴角蛄蛹起来。
江文河看到了,却没有再谦让,都说吃晚饭了还让个什么劲?随手给老太太递过去一张板凳,就坐下再次大口吃了起来,吃的这五奶奶咽吐沫更勤了。
“五奶,这时候过来是有啥事啊?”李春梅主动地开口招呼道。
“也没啥大事,这不老三也到岁数了,想着给他说个媳妇儿!”
“啊?”江文河一下就愣住了,又是说媒?啥情况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