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宰执天下,截胡可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9章 赐婚

她回想起姐姐的遭遇,姐夫在姐姐有孕时去了其他姨娘处,姐姐却只能以孕期疲惫为借口,隐藏心中的苦楚。因为女子不可嫉妒,姐夫是父母精心挑选的良人,他纳妾,姐姐即便心如刀绞,面上也需强颜欢笑,否则便非贤良之主母。崔玥恍然间,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然而,她或许能拥有不同的命运。因此,她会竭尽全力。

她并不认为文采是林家择媳的唯一标准。若论文采,谁又能超越状元郎呢?难道林家希望未来的儿媳也去考取科举吗?

这些比赛,不过是筛选的一种方式,许多题目本就无固定答案。

众人未曾察觉,林祥已前来向贾敏请安,这是赏花宴的例行环节。

男主角总要亮相,让众人评判。这既是他的选择,也是她们的选择。

双向的考量。

贾敏闻听丫鬟说有好物呈上,林祥特来请安,不禁微笑。

四公主与南安太妃端坐上位,听闻此言,皆笑言:“这是孩子的孝心。”

众人也纷纷附和:“林夫人育有麒麟之才,我等早已好奇不已。先前他孤身京城备考,无缘得见,今日终得一睹真容。”

话音未落,林祥步入堂中,身后跟着两名健壮的妇人,抬着一盆绚烂的渐变色芍药。

花虽美艳,却不及林祥本人引人注目。

他如玉树临风,无论是高坐的贵妇太太,还是侍立一旁的闺秀,目光皆聚焦于他。

若目光能生火,林祥此刻恐已化为灰烬。

多数未出阁的少女羞涩不已,看了一眼便羞红了脸,低下头去。而那些夫人太太则无此顾忌,她们的注视让林祥感觉自己仿佛成了驴前悬挂的胡萝卜。

他的出现,让一些原本只是走走过场的闺秀改变了主意,纷纷向长辈示意自己的心意已变。

她们的长辈无奈叹息:“此时才起此念,是否太迟了些?”

而最为直白地表达倾慕之情的,当属赵善。

他身着青衫,较之前身着状元服时更显俊逸,宛如天上下凡的仙君。或许他本就是仙君,毕竟世人皆传他是文曲星转世。

赵善心中暗誓,唯有嫁给这样的男子,方能配得上她的身份。她扫视四周,眼中满是敌意与排斥,这些人都是要与她争夺所爱的。

刘霓与崔玥皆是初见林祥,心中本就有所期许,此刻这份期许更是达到了顶点。

家中所言非虚,他确是仪表堂堂,又兼状元之才,样样出众,难怪家中会安排她们前来相看。

若能成为他的妻子……

此处乃女眷聚集之地,林祥问过安,与四公主、太妃等人寒暄几句后,贾敏便让他前往前厅招待男宾,毕竟他长时间留在此处不甚妥当。

他刚一离去,现场氛围愈发热烈。

四公主与崔玥目光交汇,见女儿面颊泛红,四公主便知她心意,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她稍安勿躁。

她定会成全女儿的心愿。

赵善那边,低声与南安太妃耳语几句,得太妃回应后,赵善这才展颜而笑。

待客人逐一离去,贾敏的脸庞已近乎麻木,一整日的笑颜,让她的脸颊僵硬。

喉咙也因过度言谈而隐隐作痛。

这场赏花宴,终是圆满落幕。

贾敏悬着的心此刻才算落下。

以往的赏花宴并非未曾出现过波折,即便严密封锁消息,也难免有流言蜚语外泄,所幸此次一切顺利,不过是拦下了一个迷路的小丫鬟罢了。

林黛玉今日着实疲惫不堪,尚未归府,便在回程的马车上沉沉睡去。

贾敏亦感疲惫,但念及未来的儿媳,她又难以安心歇息,遂吩咐丫鬟前去探问:“去看看少爷此刻在做什么,若得空闲,便请他过来。”

他今日见识了诸多名门闺秀,不知可有让他心动之人?

在另一辆马车上,林如海也正询问林祥同样的问题:“人你已见过,感觉如何?”

“我知道我们对不起秦家,既定了娃娃亲,却又悔婚,这说实话,实在是有些不尊重你们这一对,说实话,为父坦言,也有一丝私心,那便是希望通过联姻能让你的未来仕途更加坦荡。”

“也许你们两情相悦,但这是我与你母亲的阳谋,赏花宴至此,我们是万万不可称之为一场闹剧和玩笑的,是势必要有结果的,要假戏真做的,你明白么?”

“否则,我们将要得罪的人太多了,这是你与那秦家女都无法承担的代价!”

“我会亲自前往一趟秦府拜见那亲营缮郎,你放心,那秦家女哪怕做你的妾,虽然明面上要屈尊于主母,可实则上并无区别,你可以成婚后加倍恩爱补偿尔,这也是两全其美之策。”

面对林如海的探问,林祥提议归家后再详谈,料想母亲亦会关切此事。

同时,他也讶异,没想到林如海竟有一丝现代的婚恋观意味?

他叹了口气,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自己的确当初想着敷衍应付过去,但未曾料想,如今骑虎难下了。

事已至此,他也无话可说。

...

林如海沉吟片刻,终是应允了。

归途并不遥远,闭目养神间,家已近在眼前。

另一边,贾敏接到丫鬟禀报,强按下心中的波澜,也小憩了片刻。

这一放松,她迅速沉入了梦乡。

今日需留神各位闺秀的言谈,既要捕捉信息,又要审视她们的行为举止,判断是否适宜成为林家儿媳,一心二用,委实耗费心神。

而林祥,则在马车内细细翻阅起她们的答卷来。

丫鬟们已将闺秀们的答卷整理齐全,此刻林祥手中的,乃是所有参与文字游戏闺秀的答卷汇总。

他得以直观她们的字迹、解题思路、知识广度,以及答案中流露出的价值观。

这些题目皆是他精心挑选,虽不敢说能凭此完全洞悉她们,却也足以窥见一二。

一番快速浏览后,他手中仅留下了三份答卷。

首份乃刘阁老孙女之作,答对题目最多,然其答错之处,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科举进士的极度推崇,其余皆不足挂齿,且她显然以出身自傲。

这并非全然不对,毕竟在此时代,科举乃寒门子弟晋升之途,只是林祥对此并不全然认同。

次份为四公主之女所答,正确率次之,但字迹最佳,显见下了苦功,林祥对其字颇为欣赏,且其答案更显平和,无尖锐之气。

她对于不会之题,直接略过,不枉费时间,此点林祥颇为赞许。

尤为令他瞩目的是,这位公主之女在数学上造诣颇深,他所出的数学题,唯有她全部解答正确。

最后一份,并非来自南安王府的赵善,而是翰林之女所书,位列第三。

她的答卷字数最多,即便不会之题,也尽力作答。字里行间可见其努力,更附有一首诗,大胆表达了对林祥的倾慕,言及曾三次偶遇,皆铭记于心,用词颇为大胆。若此诗落入他人之手,其名声恐毁。

林祥思忖片刻,忆起与李翰林家有所往来,知其家中妻妾不和,子女间亦矛盾重重,更有传言称二小姐实则与人私奔,家中不容,便对外宣称病逝。

无论其倾慕真假,林祥皆无意卷入其中,他可不愿自找麻烦。

将她的答卷放回,眼前仅剩刘霓与崔玥二人之作。

若要问林祥更倾心于谁,他会选择崔玥。

接下来,便是要深入了解她的家庭背景了。若崔家有意卷入夺嫡之争,那他自是要敬而远之的。

归家后,与父母一番交流,借助他们的补充,林祥对崔家的了解愈发全面。

四公主智慧过人,作为太上皇最宠爱的公主已历二十余载,她无同母兄弟,曾有一亲妹却早年夭折,其母出身卑微,在妹妹去世后身体每况愈下,无法照料于她,她全凭自身赢得了太上皇的宠爱。

兄弟阋墙之时,无论是先太子之争,还是如今,她皆保持中立,独善其身。

崔驸马亦是她自主所选,据说当时太上皇本欲将她许配给勋贵之家。

崔家素来远离皇家纷争,历经风雨,深知如何守护家族基业。

见儿子对崔家女颇有好感,林如海与贾敏并未提出异议,只是略感惊讶。他们原以为林祥会根据文采择妻,却未料他竟舍弃了京城才女刘霓。

对此,林如海并无不满。即便刘阁老未来境遇不佳,只要不是谋反大罪,通常不会牵连出嫁女。他更希望儿子能娶得心仪之人,共度此生。

此事不仅林家父母关注,皇上亦有所耳闻。京城中关于林家赏花宴的议论纷纷,皇上亦派人来询。

当得知林祥相中了四公主的小女儿,皇上笑了。他曾有意让林祥成为自己的女婿,无奈年龄不符。如今林祥将娶其外甥女,也算亲上加亲。皇上欣然提出赐婚,林家与四公主均感荣耀,欣然应允。皇上行动迅速,赏花宴后不久,赐婚圣旨便至。

林家与崔家接旨后,便开始筹备三媒六聘之事。

此过程繁琐且耗时,按女方习俗,至少需两年方可出嫁。而林祥则希望婚期能贴近公主出嫁的年龄。

京城中,闺秀们定亲或早或晚,但大多在十五六岁成亲,慢者亦不过十七。公主们则多在十七八岁出嫁,甚至有拖延至二十者。

林祥欲将婚期定于女方十八岁,林如海与贾敏皆觉过晚。“如此你需等上四年,届时你已二十一岁!”他们担忧道。

林祥却坚持己见:“过早成婚对女子身体有害,对孩子亦不利。父亲精通医理,应知此理。黛玉至少应待十八岁再出嫁!”

林如海与贾敏无奈,只得妥协。然而与女方商议时,他们也认为四年过长。虽不愿女儿过早出嫁,但十七岁已属极限。林祥承诺不纳妾,若再拖延,恐将夫君推向他人。...

经协商,最终选定三年后,女方十七岁出嫁。

林祥暗自盘算,此日与十八岁相去不远,届时稍作拖延,便能无愧于心。

至于秦家,经过林如海的一番赔罪和掏心掏肺,秦可卿其实是无异议的,毕竟不是悔婚,哪怕是做妾,以如今林祥的地位与前途,秦业也是感叹与有荣焉了。

他也明白,如今的林祥,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他们秦可卿有些略不能高攀的存在。

虽然倒也不一定说无法门当户对,以秦可卿废太子之女的身份,无论如何还是配得上的。

而秦可卿也是深明大义,当初她相中了林祥,自然是非他不嫁。

林祥也必然不会让秦可卿再落入贾珍贾蓉父子的毒手的。

于是,两家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婚事,而赐婚圣旨却让某些人心生不满。

如赵善,其祖母刚与荣国府商定赴宴之事,欲借此机会让女儿与荣国府接触。

如今赐婚圣旨一下,他们的计划顿时落空。

给荣国府那头的仆从些许银两,再稍加威慑,便无有不成之事,到那时林家即便不乐意也得应允,而今却不行了,圣旨既下,即便他们真有何变故,自己也绝无法成为林祥的正室。

莫非她要去做人妾室不成?

绝不可能!

因此,赵善双眼哭得红肿,太妃心疼不已,紧紧搂着她一再允诺,“定会为你再寻一良缘,你的好日子还长着呢,善儿莫哭了,你若喜欢进士,此番科举中尚有位未娶亲的进士,只是出身略逊,其父仅为举人,未曾为官……”

她所言之人乃是王柳。

王柳家中虽无人为官,却有一门好亲事,财富亦是不缺,且生得仪表堂堂。

赵善断然拒绝:“我不愿,他不过是二甲,我要的是状元,若非状元,我宁可另嫁他人!”

与林祥相比,这位同科进士在她眼中如同尘土,她自是看不上!

太妃也未曾真想将孙女许配于他,便又提及他人:“那便罢了,我们再瞧瞧别的,你莫急,定会为你寻得一户好人家……”

另一边,荣国府史氏闻听圣上赐婚,心中也松了一口气。南安太妃曾提及要邀她女儿一家前来,如今这般,南安太妃应不会再提此事,她也无需为难了。

四公主之女,这门亲事确是上乘之选。

四公主与几位兄弟关系融洽,自身也颇受宠爱。

如此,林家既与皇室结缘,又有一位位高权重的大伯,日后定能助祥哥儿一臂之力。

贾赦得知此讯,即刻命人搬来一坛他珍藏的好酒,他妹妹日后便是皇亲国戚了,公主之女,那便是皇上的外甥女,关系处得当了,日后便能与皇子称兄道弟!

此乃大喜之事,当痛饮一场!

贾政闻此消息,却是长叹短吁,欲去看看宝玉的学业如何。

若他日后能中得状元,莫说公主之女,便是公主也并非不可能,按年龄算还真有一位与宝玉年纪相仿的公主。然而他这一去,只见宝玉看似在专心读书,再仔细一看,竟专注到连他来了都未曾察觉,且面上还挂着笑意,他何时看书能笑出来了?

贾政一把抢过书,定睛一瞧,顿时怒不可遏,这竟是些描写才子佳人的闲书!

“混账东西,圣贤之书便是这般被你糟蹋的吗?”

宝玉被吓得几近失魂,周围侍奉的丫鬟小厮们也是战战兢兢。他们并非未发现老爷到来,只是老爷示意他们噤声,他们不敢提醒。

有那机灵的已匆匆去寻老太太和二太太来救场了。

瞧老爷这怒不可遏的模样,少不得要动家法了。

贾政也知晓再拖片刻便会有人前来阻拦,便也不去命人取家法了,直接将宝玉按在凳子上,手起掌落,便啪啪啪地打了起来。

宝玉:!!!

周围一片哗然:“老爷手下留情啊!”

“宝二爷身子弱,老爷可千万手下留情!”

这院子里喧嚣不已,而在隔壁的另一个院子,贾环与贾琮皆听到了这边的动静,背脊挺得愈发笔直,生怕那怒火会蔓延到他们这边。

贾环一边聆听夫子授课,一边在心中暗暗祈愿二老爷能打得再重些。

近来二太太因林家之兴盛而心情不佳,她一旦心情不好,便爱折腾他们母子。她不仅让赵姨娘去捡佛豆,还命他抄经书。为完成嫡母之吩咐,他不得不熬夜,这一熬夜便耽误了学业,从而遭夫子责备。夫子责备之后,此事自然传到了老爷耳中,老爷只听闻他荒废学业,却不问缘由,又将他训斥一番。如今可好,报应来了,宝玉不仅被训,还挨了一顿打,真是令人拍手称快!

很快,史氏与王氏便匆匆赶来,史氏将宝玉紧紧护在怀中:“你要打,就打我吧!”

贾政自然无法再打下去,此时也已出了口气,“宝玉,你休想借养伤之名逃避读书,我会与你的夫子说明。”他下手之时,心中自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