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在书店当文豪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1章 陈建国成为飞车党了

陈建国在早上稍微改了改稿子,便走入了张光年的办公室,说道:“清如,他说,他在着手一个长篇,下个月,应该能把开头十五万给你,剩下分六份,后面找机会交给您。”

张光年对陈清如确实是看重,陈清如又不是不近人情。

这字数,一下子算是掌握住了张光年的命脉了。

陈清如的书籍的质量,张光年是知道的,所以并没有多大的担忧,说道:

“他想连载长篇吗?”

“对。”

思考了一会,张光年说道:“看质量吧,等我看到开头,但是我相信他。”

新人哪有本事一年就写出来一本一百多万的长篇,对此,张光年有些怀疑,但是陈清如写故事的实力是完全足够的,只能说是看看他到底琢磨的透不!

陈清如的专属编辑,陈建国走出了大门。

剩余的几个编辑嗡嗡嗡一窝蜂的围到了他的位置上面。

这几个编辑的样貌都比较年轻,是编辑部的新人,二十五六上下,大学毕业能分配到《人民文学》,不乏沾亲带故,也不乏学历高的。

“陈老师,刚刚那是交‘如清’老师的作品去了吗?”

作家如清,在他们眼中就属于一个神话,每一次作品都能引爆北平,能和他们同龄,到达这个水平,多半是仰慕的。

“哦!讨论下一部作品的发表问题。才动笔,给张主编一个预防针。”

陈建国比较随和,没有打搅这两三个青年人的热情。

“老师,这次写的什么作品?”

“长篇小说。”

下午,陈建国喝了一口菊花茶,吐掉茶叶在垃圾桶里面,最近在整个编辑部里面,基本没有人敢给他什么脸色。

他自己也知道是自己儿子的影响,不过也并不会因此自卑什么的,按照黄占秋说的,没见到别人能生一个好儿子。

“陈老师,你要回家了吗?”

几个青年人很是热血啊!

立马又跑到了陈建国身旁,最近的《哦!香雪》彻底激发了他们对于作家如清的好奇心,第一本书是为了避嫌,总归第二本不能也是避嫌吧。

看着这几个过年才来上班的新人,陈建国很是头疼。

嗡嗡嗡的跟马蜂一样,吵死人了。

“对啊!到了下班时间了,我稿子处理完了。”

其中有位叫做小周的青年人极其积极。

“陈老师,我们想着,跟你一起过去看看,拜访一下如清老师,可以吗?”

陈建国挠了挠头,头发掉了两根,想了想自己儿子的性格,又看向这几个积极的文学分子,最近《人民文学》被几人搞的好像文艺复兴似的。

“走吧。”

无奈,陈建国依旧是那个拒绝不了别人的好性子。

三四个小青年,跟屁虫似的跟在了陈建国尾巴后面。

走下了《人民文学》的小白楼,走出了巷子,一人骑着一个自行车,咕噜咕噜地朝着十字路口赶去。

陈建国下班比起来陈清如早,所以要是现在去找他,得直接去书店。

……

陈清如看着门外,四五辆自行车朝着这边走,多半是几个高干子弟,风风火火的颇有青椿气息。

还挺潮流。

不过细看,正中央那人头顶光秃秃的,有点亮眼……有点老派,看着像自己父亲。

陈建国最近怎么了?在赶潮流,还和几个小孩成立飞车党了吗?

几人停在了书店门口。

为首的大背头青年人紧接着陈建国停下来了。

陈建国走到书店里面找了块板凳坐下,气喘吁吁,刚刚骑得有点快了,感觉岔气了。

陈清如给他倒了一杯茶,说道:“爸,你这么大人了,学别人飙车干嘛?身子骨不好,就好好养养。”

陈建国喝了一口水,这时候端着架子。说道:“这是我们编辑部的新人,都说挺想见见你的。”

陈清如朝着门外看去。

三三两两的,都站在门外,露出一口大白牙笑得灿烂,女生则比较胆怯,站在后面,偷偷看着陈清如。

陈清如模样年轻,这时候坐在凳子上面,一副神情泰然的样子。

看着陈建国的年龄,他们都以为陈清如二十五六,或者三十左右呢!

再怎么应该举手投足,看着像一个大师,不说像张光年老师那般成熟稳重,至少也该有一张标准的国字脸。

不过现实里面的陈清如,或者是如清,也太年轻了。

看着二十出头,还有点稚气未脱的样子,有些小帅。

对于女生来说,算是有些圆梦了,真如他们料想的一样,现实的如清作家就如同高加林一般,帅气有文学气质。

小周最先走过来,说道:

“您好,如清老师!我们几个久仰你的大名了,就像和你说两句话。”

剩余的几个男生也走过来握手,而女生不敢握手,只能静静看着,有些羡慕。

“你们好。”

杂志社的新人吗?其他的几个老编辑在前一两月都悄摸摸来过,都是和陈建国关系好的。

这还是第一次有小年轻过来。

“没想到,如清老师,这么年轻。”

“你应该在想我是一个成熟的顶着一张国字脸,还有一点小胡须的三十左右的男人吧?”

陈清如一眼就看穿了这些小年轻内心的想法。

有女生胆子大,说道:“我感觉,如清老师和我想象中的一般帅气。”

在一旁偷听的舒庆雪,耳朵极其敏感,嘴角一歪,战神登场。

她走到了书柜前面,给几人一人倒了一杯茶,一副很大方的样子。

看起来十分年轻,又很漂亮,这样子,不乏让人联想起来她和如清是不是有什么关系。

“对了,如清老师,其实我们都很好奇,你是怎么写出《人生》这么好的作品的。”

陈清如自己有一套说辞。

说道:“当年,我还在乡下劳动,十七八岁,无聊就翻翻村里的图书,前几月看到了汪老师的《受戒》,我也想写写在陕北的生活。”

《受戒》是十月刊,《人生》是十二月,两个月时间,也能写出来。

几人一算时间,更震惊了。算上《人民文学》审稿时间,他最多就写了半个多月啊!

“老师,看了你的《人生》,我有一个问题,既然我们到头来,都是要回到起点,都是要死去的……”

“你小子,想得偏激了,你吃饭的时候,和你肚子涨涨的时候,谁更舒服一点?”

“吃饭的时候吧。”

“那不就对了,你品尝味道觉得很好,你吃饱了,就没什么感觉了。当然这个比喻不是特别恰当。《人生》不是让你们怀疑意义的,而是去……我们应该建设伟大的祖国……”

“老师我懂了。”

……陈清如这嘴,好歹是在做老总时候练习过的,骗这几个小年轻,多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