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董卓入京前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8章 崔钧谋势,董卓出击(二合一)

……

历经数个时辰的跋涉,崔钧一行终于赶在最后一缕阳光湮灭在黑夜之际,赶到了巫咸山上的那处大寨之外。

早已提前得到消息的崔巨业,当即早早的便在山寨的入口处等候。

“主公!”

“巨业不必多礼,眼下非正式场合,私下里你我还是按族中关系称呼便可!”崔钧见状,不由笑着说道。

“是,大兄,之前的情况我都听说了,我已命人提前在山寨内提前备好了几处屋舍,足够叔父和太后母子他们居住!”崔巨业一边引着崔钧他们入寨,一边向崔钧说道。

“恩,此事你做的很好!”

崔钧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山寨内外的情况。

只见山寨依着山势而建,四周用粗壮的原木扎成了一圈简易却不失坚固的栅栏。

栅栏上每隔一段距离便设有一座瞭望塔,塔上有哨兵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

从瞭望塔上,能俯瞰到山下的几条主要通道,一旦有风吹草动,寨内便能迅速知晓。

进入寨门,一条宽阔的主干道直通山寨深处,道路两旁分布着错落有致的营帐,有士兵们正在其间穿梭忙碌。

再往深处,是几处用巨石垒砌而成的仓库,先前缴获的大部分物资都存放在这里。是以,仓库四周守卫森严,不仅有明哨,暗处似乎也藏有暗岗。

“巨业,这山寨的布防看似不错,但仍有可加强之处。”

崔钧一边走一边说道,

“山下的要道虽有瞭望塔监视,但还需多安排些游动哨,以防敌军偷偷摸上来。另外,仓库周边的暗岗布置,要更加隐蔽灵活一些,不能让敌人轻易发现规律。”

“大兄所言极是,我这几日便安排人手调整。”崔巨业闻言,当即在心中记下,恭敬地回答道。

“还有,近几日,你一定要做好进出山寨周边要道的监察工作,切不可有丝毫懈怠,待最后一批偏厢车完工之后,我们便正式启程前往西河郡赴任。”崔钧神色严肃地叮嘱道。

“大兄放心,我定会加强巡查,保证山寨的安全。”崔巨业拍着胸脯保证道。

“恩,我还有事要和父亲他们商议一下,你且先去吧!”

“诺!”

崔巨业闻言,当即拱手应诺道。

待安排好剩余的事情之后,崔钧便转身来到了崔烈二人的帐外。

“什么人?”

原本还在和长子商议事情的崔烈,在见到帐外有人影闪动后,当即警惕道。

“父亲,是我!”

“钧儿?”

在听到崔钧那熟悉的声音后,崔烈不由微松口气,连忙招呼崔钧进来。

崔钧推开门,迈步走进营帐,只见崔烈和崔均正坐在桌前,面色凝重。

崔钧见状,在崔均的对面坐下后问道:“父亲和兄长方才在聊些什么?”

“没什么,只不过是对近来局势变化之快的感慨罢了!”

说到这里,崔烈不由将目光投向崔钧,“说到这里,不知我儿此番北上的过程可还顺利?”

“不瞒父亲,我这一路也是历经波折,自离开京城,诸多事端纷至沓来。”

说着崔钧便将北上河东以来所发生的所有事情,一一向崔烈道来。

当说到何太后母子险些因渡船沉没而溺亡的情况后,崔烈顿时气得脸色铁青,对董卓破口大骂:

“董卓这逆贼,简直丧心病狂,如此残害皇室,实乃大汉的罪人!钧儿,依老夫看,你不如干脆直接加入讨董联军算了,也好早日为大汉除了董卓这个祸害!”

崔钧见状,连忙劝道:“父亲,切不可冲动,如今关东诸侯虽打着讨董的旗号,但却也难保其不是包藏祸心。

当初我与何太后献上以退为进之策,便是看出了当时的朝堂早已陷入一趟死水,唯有跳出那个囚笼,汉室方能留下一丝复兴的希望。

故而,当日在面对董卓的威逼之时,为了替先帝保下河间王这条血脉,这才与太后商议,建议陛下主动禅让皇位给刘协,为的就是效仿当初晋文公的外走的计策。

只待将来到达西河郡之后,我们便可以开始逐渐积蓄力量,等到将来时机成熟之后,便可再将河间王重新扶上帝位,重振汉室之天下!”

“这……”

崔烈和崔均闻言,互相对视一眼,皆看出了各自眼中的震惊。

接着又见崔钧继续说道:“此外,还请父亲传信回河北族中,眼下离天下大乱之时已然不远,为保我崔氏在这场大乱之中门庭不坠,可让族中族老提前安排一部分族人过来帮助我。

并暗中替我招徕一些人才,重点是招募一批优秀的工匠,我在日后将有大用。如此即便将来河北被战乱波及,我崔氏也不至于措手不及。”

崔烈沉思片刻后,缓缓点头:“钧儿所言有理,为父这便修书一封送往河北。”

“至于兄长……”

就在崔钧准备对崔均做出安排之时,却见崔巨业突然来报:“大兄,山寨外有一支从夏县过来的白波军,说是奉首领郭太之命前来通知胡才,言如今白波军已经与袁绍等人结盟,让其暂时停止将粮草物资继续转运回白波谷老巢的任务,接下来寨内囤积的粮草物资,全都用来支持河内郡过来的白波军援军的后勤。”

崔钧闻言,面露思索之色,随后吩咐道:“巨业,你速带人将其拿下,我要亲自拷问一番,希望能从其口中拷问出此番白波军在诸县异动的具体计划内容。”

“诺!”

崔巨业闻言,当即拱手应诺,领命而去。

不多时便带着几名士兵将白波军的传令兵士押了进来。

只见那兵士被五花大绑,脸上带着惊恐之色,显然是没想到自己前来报信的山寨,竟不知在何时落入了汉军手中。。

崔钧冷眼看着那兵士,沉声问道:“汝叫什么名字?”

兵士闻言不由抬起头来,眼中目光闪烁,似乎在犹豫是否回答。

崔钧见状,当即冷哼一声,说道:“汝若是识相,如实回答我的问题,或许还能留你一条性命。若是不然,休怪我手段狠辣!”

这名兵士见崔钧面色不善,当即心中一凛,忙说道:“小的名叫张三,是首领郭太麾下的一名亲兵。”

崔钧见状微微点头,随后继续问道:“那郭太为何要与袁绍等人结盟?”

张三犹豫了一下,但见崔钧目光如刀,只得说道:“回…回将军,近日河内联军那边曾主动派来一名使者,言董卓此番率大军北上,便是为了剿灭我等叛乱。

我家渠帅认为袁绍等人实力强大,与他们结盟可以共同对抗董卓。而且,袁绍答应事成之后,会将河东郡割让给我等,并给我等提供大量的粮草和武器。”

崔钧听后,心中暗自思忖,看来郭太的野心不小,竟然想要拿下整个河东郡。

“其可有具体计划?”

“回将军,根据渠帅下达的命令,眼下除却驻守在西河白波谷老巢的那支大军未动外。

剩余正在太原和河内两郡劫掠的大军,都务必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安邑,彻底拿下河东郡。

而胡渠帅这边的主要任务,便是供应河内方向援军的粮草。”

崔钧听完,心中暗自思忖:“白波军与袁绍联军结盟,若真被他们成功汇合,其势力必将大增,董卓这边到时恐怕还真难以承受这两方人马的夹击。

若能借此将计就计,一举吞下河内的这数万白波军,到时自己不但能迅速扩充麾下的兵力,又能为人口匮乏的西河郡补充一些人口,实乃天赐良机。”

想到这里,崔钧着实有些心动,为确保万无一失,便继续问道:

“那郭太有没有提到其他计划?”

张三闻言却是摇了摇头,说道:“小的只是个传令兵士,渠帅并没有告诉小的太多细节。”

崔钧见张三似乎已经将所知的一切都说了出来,便点了点头道:“看在你方才还算老实的份上,我便暂且饶你一命,你且下去吧。”

“多谢将军!”

“多谢将军!”

张三听后,心中大喜,连忙连声道谢道。

待张三被兵士押下去后,崔钧思索了片刻,便转头对崔巨业吩咐道:

“巨业,你即刻派人去将白波军已经和袁绍等河内联军结盟的消息传达给董卓。”

“大兄,为何要告知董卓?”崔巨业闻言不禁有些疑惑,下意识地问道。

崔钧闻言解释道:“巨业,你要知道,董卓虽为逆贼,但此刻他却与我们有着共同的敌人,若让白波军与袁绍联军合流,对我们将来的发展必将十分不利。

一旦我等失去了董卓这道在河东的屏障,到时必将直面白波军这支庞大的力量,再加上我等先前与袁绍交恶,到时别提暗中积蓄力量,只怕能否继续在西河郡待下去都是两说。

故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给予董卓一些帮助,最好能让其在河东多消耗一些白波军和河内联军的力量,对于我等日后收服白波军必将有极大的帮助。”

“是,大兄,我这就派人去办。”崔巨业在彻底明白了崔钧的意图之后,当即抱拳行了一礼后,转身离去。

……

夜色如墨,浓稠得化不开,董卓的营帐内烛火摇曳,光影在他那张满是戾气的脸上肆意跳动。

此时,一名传令兵匆匆而入,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密信道:“主公,城外有一人前来传讯,言有十万火急之事,需要主公知道!”

董卓闻言不由微微皱了皱眉,伸手接过书信,仔细阅读了片刻之后,原本还只是有些疑惑的面容,不由渐渐阴沉了下来,待看完信上所有的内容之后,董卓不由猛地将信重重拍在桌案上,怒喝道:

“好个袁本初,老夫原本还以为其不过是一个擅逞口舌之辈,如今看来倒是老夫小嘘了他,不过,若是其以为多了白波军这支力量,便能胜过老夫,那恐怕就打错了如意算盘!”

“来人,传我将令,全军整顿,明日一早便向河内进发!”

随着董卓一声令下,军队这支战争机器开始迅速运转了起来,营帐内的将士们纷纷领命而去,随着各部将领的一一到位,整个军营顿时忙碌起来。

董卓站在营帐门口,望着远处的天空,心中不由暗自思忖道:“崔钧这小子,也不知道究竟是从何处得来的消息,不过也好,这倒也给了我一个先发制人的机会。袁绍,呵呵,但愿尔等,能够接下老夫给你们的这个大礼吧!”

随着,军营中的灯火逐渐亮起,士兵们在将领的指挥下,纷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战前最后的准备。

董卓的亲信将领李傕、郭汜等人纷纷来到董卓的营帐,听候将令。

“主公,方才主公传来的白波军与袁绍结盟之事,是否属实?”向来有些急性子的李傕当即出言问道。

董卓见状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放心,老夫虽不知道那崔氏小儿究竟是从何处得到的消息,但从近期白波军的异常举动来看,此事应该是真的。

为免接下来陷入被动,故此,老夫决定先发制人,否则一旦他们联合起来,我们将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

一旁的郭汜见状当即也点头附和道:“主公英明,眼下河内联军那边必然以为我军还会在河东休整几日,若是我军行动的够快,想来必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末将愿为先锋,替主公拿下袁绍等人的人头!”

“愿随主公击破联军,拿下袁绍等人的人头!”

……

一时间,众将纷纷踊跃请战。

董卓见状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好,传我将令,全军整顿,明日一早便向河内进发。

李傕、郭汜,你二人各自带领一队人马,先行一步,探查好袁绍和王匡军中的情况,我领大军随后便到。”

“遵命!”

李傕、郭汜闻言大喜,当即拱手领命,转身离去。

“剩余诸将,也都下去准备去吧!”

“诺!”

待诸将全都离开之后,董卓坐在案前,开始筹划起接下来的行动。

其深知,这一战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河东郡的安危,更关系到自己在朝中的统治地位,其必须全力以赴,确保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