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换一种活法](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62/52553562/b_52553562.jpg)
第111章 最初一两年
张爱田笑看张爱民:“小五,你懂得真多。
可惜你忘记何大爷是土生土长的江城人。
哈哈哈。”
张爱民伸手摸了摸头:“四哥,我这不是盼着何大爷有人陪伴吗?”
张爱田笑了:“我也希望何大爷能习惯南方的生活。”
中午过后,王建安背着包来了,他拉着张爱田兄弟到房间,递给他们两条短裤。
“新的,崭新的。
我在家给你们洗干净的,你们赶紧换上这两条短裤。”
张爱田伸手接过短裤,分了一条短裤给张爱民,对王建安说:“谢谢老大,你费心了。”
张爱民仔细看了短裤后,惊讶道:这里面的口袋是让我们藏钱的?“
王建安点头:“我回去和我妈说了我们一起外出的事情,我妈就说了这个法子能保平安。
你们把短裤换了,再把那个口子缝补好。”
张爱田拉着王建安出房,对张爱民说:“你先换短裤,我找小六要针线。”
张爱苗正好捏着一把钱过来,听张爱田的话,惊讶道:“四哥,五哥的裤子要补吗?”
张爱田还来不及回答她,张爱苗已经冲着房间里的张爱民说话了。
“五哥,你把裤子换下来洗干净。
干了后,我会给你补好的。”
“呀呀,不用。
小六,你把针和线交给四哥,过一会,我再和你说这里面的事情。”
张爱苗顺手把手里的钱塞给张爱田:“四哥,我手里只有这么多的钱,你和五哥带着用。”
张爱田接过张爱苗手里的钱,数了数后,赞叹道:“小六,不错啊,你都存了一百块钱。”
“四哥,小六,你们先别说话,把针和线递进来。”
张爱苗笑着跑走了,很快送来了针和线。
张爱田从门缝里把针和线塞了进去,一会后,张爱民从房间里走出来。
“四哥,我行了,轮到你了。”
张爱田看了看他面上的神情,很是坦然的进了房间。
房间里,张爱田换了短裤,把钱整齐塞进内口袋里面,用针线把缺口缝补上。
张爱田出来的时候,把针和线交给张爱苗:“小六,你先把东西放好。”
张爱田去提水洗短裤,张爱民转身进房取了裤子,他们兄弟几乎同时洗干净短裤。
下午,他们三人出门的时候,张爱苗送他们到院子门口。
张爱田回头对她说:“小六,你去学校补课的时候,问爸妈要生活费用。
他们要是手头紧,你和二哥说一声。”
“四哥,我知道了,你和五哥还有王大哥在外面当心一些,平平安安回来。”
张爱田三人走了后,张爱苗关好院子门,她在屋檐下站了站,又觉得无所事事心不安。
她去后院转了转,她往前院走的时候,听到院子门外的动静。
张爱苗直接贴紧墙壁听着外面的动静,她等了一会,见到外面没有多余的声音。
她探头出去,正好看到张奶恶狠狠的眼神。
“啊。”
张爱苗尖叫起来,张奶给张爱苗的叫声吓得跳了起来。
张爱苗叫完原本想往后院走,她又担心张奶直接撞进来,只能小跑着进了房间。
张爱苗进了房间,把房门关好,然后人就贴在房门的缝隙往外面张望。
张奶跳了好几下,在张爱苗凑在门缝偷看的时候,她正好踩到一块小石头。
她的身子一歪倒了下去,张爱苗自然没有看到院子门挡住的张奶。
张爱苗轻呼一口气,转身进了房间里面去,她要认真读书。
张奶倒下去后,尝试着站起来,只是她站起来后,脚一下子痛得她叫一声。
房间里,张爱苗认真的写作业,她是真的没有注意院子门外的动静。
张奶接边大声呼喊:“小六,张小六,你还不死出来?”
张爱苗没有出来,张奶的喊声,引来了大道上的路人。
他们走到大道边看过去,看到张奶站在院子门外大声音喊叫。
有热心人问:“老同志,你有事要找这一家人吗?”
张奶抬头看了看大道边站着的一群人,她接着大声音吆喝:“小六,张小六,你给我死出来。”
她的声音很大,张爱苗直接把中间隔门给关了。
大道上有人劝张奶:“老同志,你三儿子家白天没有人,你要是有事,你晚上再来。”
张奶不依不饶的又喊了一会,院子里无人回应。
大道上的行人,站了一会后,大家各自散开。
张奶这个时候急了,连忙叫:“那个刘家的小石头,你下来扶我一下,我脚走不动道。”
刘石头听张奶的话,他对同伴说:“我看着张奶的脚是有些站不稳,你们陪我一起过去扶人。”
三个年青人过来了,他们看了张奶肿起来的脚,问:“张奶,我们送你去医院?”
张奶点头说:“好,你们谁去我家叫一下我老头子,让他带户口册子去医院。”
刘石头伸手扶着张奶一边胳膊,笑着说:“张奶,你可比我家奶会过日子。
你脚都成这个样子,你还记得叫张爷带上你们的户口册子去医院。”
另一个年青人扶住张奶另一边胳膊,他们两人用力抬起了张奶。
他们两人送张奶去医院,一人去找张爷去医院。
张爷去医院的时候,另外两个年青人松了一口气,他们把张奶交给张爷。
他们扯着报信的刘石头,很快的走了。
两个年青人对刘石头说:“石头,下一次这样的好事,你别带上我们。
这位老同志的心真硬实,她一路都在骂她三儿子一家人。
她三儿子一家人得有多不孝,才能让她骂一路?”
刘石头看着两个年青说:“她就是爱国的奶。”
“啊?
爱国那样老实的人,可不像不孝的人。
他在乡下娶妻生孩子,都老老实实的把人带进城。”
“爱国和我说,在乡下的时候,他岳父一家对他很好。
他们回了城,他岳父一家还往城里寄粮食和肉,他们担心女儿和外孙在张家日子不好过。”
“爱国的命真不错,他们夫妻现在都有正式工作,难也只是难最初一两年。”
“爱国说,为了一份好的工作,他一家人都逼着他读书。”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