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INTRODUCTION
如果说整个人类的文明是一片茂密的森林,那中华文明无疑是森林中最古老的一棵大树!
数千年来护佑我们的这棵大树,尽管历经种种苦难,却依旧散发着勃勃生机。在这棵茂盛的大树之上,中国古建无疑是最引人注意的那片枝叶,即便在人类的整个文明的密林之中,也掩盖不了其展现的独特光芒,成为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中“了不起”的一个存在。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我们很容易被不同文化的混合吸引,一步步地离开了祖先的荫庇,迷失在逐渐变得相同、一致的森林深处。在这个信息碎片化和视觉为王的时代,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慢慢在繁忙的生活中遗忘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如果没有了当代人对传统文明的传承,中华文明这棵大树也就失去了我们耐心的反哺养护,也慢慢失去活力,我们也将失去存在的根基。随着时代的进步,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开始回望我们幸福的根源,也就是回望我们自己传统的文化,继而重新聚焦中国的传统建筑。
如何在传统的建筑现象研究基础之上,以当下人们生活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与理解中国传统建筑中“了不起”的生活智慧?如何将传统生活智慧连接现代生活方式?如何在中国传统建筑这个物质遗产的基础之上,展现更多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如何真正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文明这棵古老的大树注入新时代的营养?这些都是本书内容的着眼之处!希望人们关注中国传统建筑,是因为其中蕴含的那些能够超越时代的建造智慧,而非仅仅因为一个看上去很美的词——“传统文化”。
“建筑”正式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定居”,就是人类在一片固定的土地上,开始了相对有规律的生活。生活的规律源于自然环境的规律,因此,一片人们能够得以“定居”的土地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自然条件。这里所谓相对稳定的自然条件,指的是以人类自身寿命以及身体为参照的时间与空间的规律性。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人们走走停停,逐步遍布了整个地球,慢慢地掌握着自然规律,慢慢更新自己的生存方式,从而慢慢地定居下来。定居的生活方式有效增加了人口的数量,推动了物种的进化。逐渐增多的人类,基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其逐步社会性的行为必然会干扰环境的自然性,进而反过来影响人们的“定居”。因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成为人类文明的永恒命题。除了人类的“生、老、病、死”等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对于“衣、食、住、行”等生活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成为这道永恒命题的解题方向。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的天平开始向人类倾斜,尽管人们提出了绿色、可持续、低碳等种种策略,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逐渐陷入无法调和的境地。基于科技发展的现代社会,就像一辆刹车失灵的失控汽车,正载着人类走上一条时空不定的未知之路。一般来讲,基于人类经验的产物对自然的损伤是较小的,反之,某些非经验的科学成果却会对自然造成巨大的伤害,悄然透支着人类这个物种的整体生命时限。在科技的进步中,隐藏着一个根本性的巨大危机,那就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去身体化”,“硅基人”也许将会替代“碳基人”,相当于以几乎不可再生的人造物替代了“人类”这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自然而然”的中华文明,不仅在生活上的传统融合了伟大思想家的智慧,还代代相传,不仅会实现我们生活的和谐、幸福,还不伤害他人,这才应该是人类最根本的文明追求。欧洲传统建筑上所谓坚固、实用、美观的三原则,也只是一种立足于自身环境语境的叙述,并不能完整贴切地用于中国。有关中国传统建筑的问题,绝不能仅仅局限在物象层面的讨论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建筑,需要宽阔多维的视角,这样才可能做出更为全面的认识,才能抓牢智慧的接力棒!
我们需要以没有偏见的心来看待事物的本来面目,这样才能够真正地看见,而不只是沉湎于自我的投射。通过体会人与文物的关系,体会我们与祖先的联结,关键是学会这种“看”的方式,就会越看越宽广。中华文明之所以吸纳了多元异域文化的精华,也正是得益于这种“看”的方式,而我们对于中华文明的认同,也正是在这种“看”的学习与践行中获得的。
在人类文明走向趋同的今天,如何发掘出中国传统建筑的当代性,而不只是流于口头的文化性,是我们这本书要去表达的。文明是不断前进的,不要担心一个文明老去,文明的生命力才是关键。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在老去的文明之上,是否能生发出新的文明?因为,对人类文明最好的传承就是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