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界之原力进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第一次蜕皮

美妙的进化之声,若有若无。

奇妙的,一条很短的、很细的裂缝儿,强行的出现在小螳螂的脑袋上方。

一对复眼正中的位置。细缝儿慢慢的变长,变宽。

一个绿翡翠般的,稍显透明的倒三角形脑袋,从细缝中,借着重力,一点点的向外‘挤’。

小脑袋正上方,两端是黑珍珠似的一对复眼。

夜晚无声,复眼反射着斑驳的星光,此时微微透露着一点点的茫然。

复眼是螳螂种族最最主要的视觉器官,没有之一。

小螳螂的复眼,是由成百上千个小眼组成的。每个小眼的尺寸不一,又有机的镶嵌在一起。

这些小眼都是能够独立成像的,一个物体的图像,是由诸多小眼紧密排列组合而成的。

比如一条巨蟒的图像,在小螳螂的眼中,它不是单一的一个平面,或者一个圆柱,它是由无数个圆形,无数个长方形,无数个圆柱体组成。

这种特殊的视觉器官,不仅让小螳螂看的更全,还使得小螳螂能够看到高速运动的物体。

当猎物急速奔跑时,它们的影像在螳螂复眼中也是急速移动的,从一个小眼到达另一个小眼。

这种特性使得螳螂能够更清晰地看到猎物,能够感受到猎物飞行的快慢。

当信息反馈给小螳螂的大脑时,大脑指挥全身,捕捉猎物。

就因为这么复杂的复眼,小螳螂的大脑较其他虫子,要发达很多。

复眼的中间,是一对并排长着的触角。

刚刚蜕皮的触角,显得更为纤细,长度达到了小螳螂身体的一半。

此时,它们不像往常那么的活跃,没有无规律的摆动。

安静的如画中的两笔素描,清恬淡雅。

这对触角是小螳螂的主要嗅觉和触觉感官,可以极大的帮助小螳螂寻找食物,发现一些复眼识别不到的信息,比如飘散在树林间的信息素,大地、树木的微小震动。

触角的后半段还在旧皮中,小脑袋上的其他部分急不可耐的拱了出来。

在触角与口器的中间,小三角脑袋的中间位置,有三个明显的小圆点,那是单眼。

这些单眼,和那对明亮,漆黑的复眼比起来,显得,嗯,有些过分的寒酸了。

在小螳螂的心里,也没有过于重视它们。

这些单眼,小螳螂仅仅靠它们感应外界的光线强弱,复眼同样可以,而且完成只会更好。

小螳螂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会长这些单眼,只是不想脑门太空旷吗?

整个夜里,星光朦胧,时间流逝,四周寂静无声。

慢慢的,一副狰狞的口器钻了出来。

先是上唇,薄薄的一层,尺寸不大。这样的上唇完全包裹不住那一对粗壮的上颚齿。

上颚齿弯曲向内,长度不是很长,但是尖端却是恐怖的黑色,与小螳螂整体的‘清新风’完全不搭,但黑色代表着坚硬,代表着耐磨。

它是小螳螂咀嚼食物的最主要工具,而没有经过咀嚼的食物,小螳螂那可怜的消化系统是享受不了的。

下颚齿是紧挨着上颚齿的,如此粗壮、恐怖的上颚齿也遮挡不住下颚齿的锋芒。

下颚齿是小螳螂撕咬猎物最主要的工具,也是给与猎物致命一击的武器,坚硬且锋利。不仅仅是顶端,那骇然的黑色一直延申到根部。

下颚齿侧边生长着一对修长灵活的颚须,它是配合上颚齿的夹具,保证食物咀嚼过程不会无缘无故的掉落。

en,有了上唇就必然有下唇,这样才完美对称。

在口器的最下边就是下唇,没毛病,下唇在下面。它向上包裹着两对颚齿,虽然包不太住。

下唇边上也长着一对唇须,它们不像下颚须那么修长,相对短粗,稍欠灵活。

整个口器,就是一个高度配合的整体。

下颚齿将猎物咬死,切断它们的外骨骼。撕扯下来肉食,被上下唇,下颚须,下唇须配合噙住,然后开动上颚齿,不停,反复的咀嚼、研磨,将食物磨碎,磨烂,嚼烂,然后吞食。

这简直是一个精密的机器。

随着口器的蜕皮完成,小脑袋也就完成了蜕皮,这个过程并不快,大约用了半个多小时。

若有若无的咔~咔~声在静谧的森林里并不明显,但,这是生命进化的声音。

褪下旧皮的小脑袋,安装在一段短短的脖子上。脖子的结构很简单,蜕皮的时间用的也很短。

小螳螂眼中的茫然渐渐消失了。

好像随着颈部蜕皮的完成,扼住它灵智的阀门被打开了一条缝儿,一份份传承知识愀然流入它的大脑。

那是一些似有似无的呢喃声,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对它诉说,告诉它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传承让它知道,它正在蜕皮,艰苦而困难,但,蜕皮预示着进化,代表着成长。

单一龄期内,它的体型很难增长很多。

身上那坚韧的外骨骼虽然是防护的壁垒,同样是限制成长的桎梏。

随着蜕皮进行,隐隐约约中,小螳螂知道,它还要经历8次蜕皮,才能进化到成虫。到时候,它会拥有一对翅膀,羽化成昆虫世界中最恐怖的飞行杀手。

成虫以后,它需要找到另一只与自己长得差不多,但是又不太一样的螳螂,完成交配。

然后需要跑远一些,要不然就没有“然后”了。

小螳螂这里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没有“然后”了,然后之后是什么呢。

想不明白……

不想了,留下一些可怜的脑细胞吧。

浅绿的颈部顶着一个小三角脑袋,一对微微闪光的复眼,木木的瞪着地面,默默的吸收传承知识。

小螳螂的颈部,连接着前胸和头部,可以轻松的前后左右转动。这让小螳螂的小脑袋可以向任何方向窥视,没有视觉死角,更有效的躲避掠食者,同时也可以发现更多的猎物。

颈部之下就是前胸了。专门为长出那对强壮的捕捉足而设计的前胸了。

前胸笔直而瘦长,主要承担着支撑和保护内部器官的基本功能。平平淡淡的前胸,在它的最上端生长着一对较身体来说,强壮了很多的捕捉足。

这对“凶器”不再展现往日的凶威,它一动不动,随着三角形小脑袋,短短的脖颈一起,缓慢的向下伸展。

每只捕捉足主体部分都分成了5节,一节不多,一节不少。

生长在前胸上的根部名为基节,它粗糙而强壮。

基节的内部有非常发达的肌肉群,通常在捕猎发起攻击的瞬间,整对捕捉足如“手起刀落”,这其中提供动力的就是基节。

基节的强弱,直接影响小螳螂出“刀”的速度和力道。迅猛的速度,霸道的力度,必然要有强壮的基节,基节越长,捕捉足越凶猛。

基节的下端是一段很短的转节。

转节,顾名思义,转接基节与后面的股节。

转节如万向轮的轴一样,保证股节可以向各种方向伸展和转动。

股节是整个捕捉足上最膨大鼓胀的部位,它相当于整个“镰刀”的刀柄。

单从外观看,就分外凶残狰狞。股节内侧是有三排列刺的,它们长短不一,如锯齿般,尖端锋利异常。这些列刺是由一根根的齿凸组成,靠近转节的这一端会长那么一些。

略过“刀柄”,再前端就是“刀体”了。

那是一段微微向内的弧度,如一挂月初的秀眉。

“刀体”,也就是胫节,要比股节秀气很多,宽度小了,长度也短了。

只是它,更锋利,更灵活。在胫节内侧同样有两排齿凸组成的列刺,长度略短于股节内列刺。

胫节的运动轨迹是可以完全贴合股节的,届时,五排齿凸完美交错,将猎物死死钳住。可以想象,很少有猎物可以从这对“镰刀”中逃脱。

胫节顶端是一根长长的端刺,如匕首一般,可以深深的扎入猎物体内,造成最直接的伤害。

整对捕捉足最前面的部分叫做跗节,它柔软坚韧,末端有一个如鱼钩般的倒刺。

捕猎中,倒刺会钩住猎物表皮,如绳子般,捆绑住猎物,防止它们逃掉。

这对前肢,或者说,捕捉足,是小螳螂最最主要的捕食工具,战斗兵器。

胫节打开,它如缭风快刀;胫节折叠,它如隐藏尖刺的巨大狼牙棒。

前胸生长着一对前肢,中胸生长着一对中足,后胸生长一对后足。

嗯,没毛病,很合理。

中足和后足的结构与前肢极度相似,也有基节,转节,股(腿)节,胫节,跗节。

但形状上,因为所起到的功能不同,差异巨大。

前肢需要捕食,需要更大的力量,更快的速度,所以它们基节更长,股节更粗,胫节更锋利。

中后足作为步行足,它们需要灵活,平稳,轻便,所以它们基节很短,便于转向,股(腿)节纤细,胫节长度暴增,超过了股(腿)节的长度,便于快速爬行。

股节和胫节上虽然也有齿凸,但已经没有那么完美的,成对配合生长了。

两对步行足除了有和前肢相同的5节之外,还因为要抓紧树皮或地面,额外多了一段顶端带钩的前跗节。

纤细的中足和后足,相较于捕捉足,就没有那么的“精细”了。

它们打包在一起的蜕皮时间,也不到捕捉足蜕皮时间的一半。

等到这两对步行足蜕皮完成,小螳螂就只剩下,那相对胸部臃肿肥大的腹部了。

小螳螂的腹部是一节节的,从后胸连接处到腹部末端,一共是8节。长度不一,粗细不一。

唯一一样的,是它们侧面都有一对对称生长的气门。

小螳螂一共有10对气门,另外两队生长在胸部,中胸和后胸各一对。

气门是小螳螂气体交换的唯一通道,通过它们,小螳螂吸入,呼出空气,空气摩擦气门边缘,发出“呼~,嘶~”的声音。

腹部末端是有一条尾须的,纤细,柔韧。尖端有向内的倒刺,锋利坚固异常。

整个尾须没有太多作用,它只是为了在蜕皮时,将自己的倒刺扎入树皮或树叶,钩住身体,配合着中、后足,完成倒立。

尾须需要最后脱离旧皮,完成整个蜕皮过程。但现在还不是时候,不是时间没到,是时机未到。

星光已经渐淡,隐入高空。它们从没有离开过,始终没有,只是悄悄隐藏了起来,将白天留给白天,留给太阳,留给阳光。

那一豆阳光透过树冠的缝隙重新洒在了这块小小的领地上。

“呼~,嘶~”

“呼~,嘶~”

“呼~~嘶~~”

……

二龄期幼虫小螳螂,完成了它螂生中的第一次蜕皮。倒吊在卵鞘边缘,腹部收缩,舒张,慢慢回复状态。

它现在还不能动,刚刚蜕皮完成,整个虫除了上下颚,都是柔软的。

剧烈的活动,会破坏小螳螂的外骨骼以及内脏。

小螳螂现在还是要倒吊着,三角脑袋朝下。

虽然蜕皮的时候必须借助重力,大头朝下,可是如今“身娇体柔”,稍有风吹草动,都会对小螳螂造成致命的伤害。

任何正常的虫都不会这样选择的,那是九死一生境地。可进化就是这样,没有严寒,何来傲骨。

时间慢慢流逝,过了一段不算很短的时间,虽然,小螳螂现在还没有太多时间的概念。

虫体慢慢的变得足够坚硬,不会再因为触碰而变形凹陷,小螳螂用捕捉足抓住卵鞘侧壁,轻轻的拔出略显透明的尾须,挣脱腹部与老皮的连接,爬到了卵鞘顶部。

一阵和风吹过,刮掉了老皮,“啪~~”的一声,掉落地面。

和风打了个漩涡,挑逗了一下卵鞘褶皱中的小三角脑袋。那对无神的复眼,继续无声的瞪着远方。

小螳螂循着熟稔的韵律,摇晃着身体。

扬起脑袋,无声“嘶吼”,宣告它度过螂生的第一关,第一天。

PS:股节,或称腿节,不同称呼而已,捕捉足通常说是股节,步行足通常为腿节,毕竟步行足和腿的功用相同。作者文中采用股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