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胶熬就独用角:鹿角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鹿的文学内涵

鹿,在中国传统人文哲学以及古代的早期民间图腾信仰中,都是颇受人们喜爱和青睐的动物。它灵巧的身姿、秀丽的形态、柔顺的性格、悠扬的鹿鸣,都使它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美好愿望的象征,也使它成为了古往今来众多文学作品中集美于一身的意象。鹿在中国古典文化所推崇的各种仁兽灵物中起源较早,早在原始时期它就成了人们竞相追逐和狩猎的对象。到了商朝,它又成为王室贵族们卜天问地、沟通鬼神的重要器具,被后世奉为中国文字之肇始的“甲骨文”就有被殷商卜官用锲刀篆刻在各种珍贵的鹿骨上(图6)。

由于鹿在古代的稀有难得,春秋时期人们婚礼纳徵常有用鹿皮为贽的风俗,而这一时期诸侯之间往来也有“诸侯之礼,令齐以豹皮往,小侯以鹿皮报”的记载。《礼记·礼运》中有云:“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四灵”是自然之中最为珍贵的四种动物,这些奇禽异兽的出现就是世间祥瑞产生的先兆,而其中排在首位的“麟”即是兽中之王。作为古人心目中灵兽的麒麟,实际上就是从原始时期鹿这一图腾符号演化而来的,麒麟二字偏旁部首均从“鹿”,而许慎《说文解字·鹿部》正有“凡鹿之属皆从鹿”的说法。

鹿的意象和内涵伴随着早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繁荣而不断被丰富。被誉为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诗经》中有著名的“鹿鸣”一篇,吟唱着流传千古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以悦耳动听、此起彼伏的呦呦鹿鸣声描绘出一幅君臣之间、宾主之间和谐欢愉、觥筹交错的和乐美景,后更成为曹操《短歌行》中用以抒发思贤若渴、唯才是举之情的千古名句。

img

图6 鹿骨刻辞

老子曾吟诵:“政如飘风,民如野鹿。”庄子亦提及:“上如标枝,民如野鹿。”道家所向往的理想大同境界正是无为而治,在老子和庄子的文学作品里,统治者就像山巅之上那棵树最高处的树梢,虽仰之弥高但无临下之心,老百姓则像田野上无拘无束奔跑的野鹿,自由自在,优哉游哉,能按自己的方式生活。逐渐,鹿成为了道家文化重要的掌故,也成为了后世文学作品中时常被诗人、词人隐喻的对象。

汉乐府诗《长歌行》中有“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导我上太华,揽芝获赤幢”的吟唱;三国时代诗人曹植在《飞龙篇》中有“乘彼白鹿,手翳芝草,我知真人,长跪问道”的诗句;唐代诗人李白更是多次咏诵鹿,如“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等;北宋苏轼亦多次以鹿隐喻自己甘于淡泊、闲适自在之乐,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仙子去无踪,故山遗白鹿”等;南宋赵汝芜亦有“昨梦醉来骑白鹿,满湖春水段家桥”的美妙词句;明代文徵明同样以鹿自喻,有云“三十年来麋鹿踪,若为老去入樊笼”。鹿与道家、道教文化中所极力推崇的羽化登仙、长生养性、逍遥自在、利万物而不争、游乎天地之间、自守凌云之志等人文哲学意蕴极其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更增添了中国文学作品中鹿这一意象的神秘多彩、仙风道骨、志高行洁、祥瑞美好。

由于鹿在古代人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鹿的独特品性和文化底蕴,使得鹿文化在我们的文明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了诸多典故以及成语。现将带有“鹿”字的成语总结如下,以供鉴赏:指鹿为马、逐鹿中原、鹿死谁手、群雄逐鹿、秦失其鹿、中原逐鹿、鹿车共挽、即鹿无虞、以鹿为马、獐麋马鹿、鸿案鹿车、共挽鹿车、鹿走苏台、覆鹿寻蕉、指鹿作马、标枝野鹿、鹿驯豕暴、马鹿异形、马鹿易形、鹿皮苍璧、权移马鹿、鹿裘不完、心头鹿撞、木石鹿豕、呦呦鹿鸣、鹿伏鹤行、复鹿寻蕉、蠢如鹿豕、复蕉寻鹿、蕉鹿之梦、凿空指鹿、复鹿遗蕉、铤鹿走险、覆鹿遗蕉、挺鹿走险、覆蕉寻鹿、三鹿郡公。

历代流传下来的关于鹿的诗词文学作品难以胜数,现特撷取一些,以供欣赏。

诗经·小雅·鹿鸣

西周 无名氏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旧题苏武诗/别诗四首·其一

汉 无名氏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

昔者常相近,邈若胡与秦。惟念当离别,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短歌行

汉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乐府诗·长歌行

汉 无名氏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导我上太华,揽芝获赤幢。

来到主人门,奉药一玉箱。主人服此药,身体日康强。

发白复更黑,延年寿命长。

飞龙篇

汉 曹植

晨游泰山,云雾窈窕。忽逢二童,颜色鲜好。

乘彼白鹿,手翳芝草。我知真人,长跪问道。

西登玉台,金楼复道。授我仙药,神皇所造。

教我服食,还精补脑。寿同金石,永世难老。

短歌行

魏晋 曹丕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神灵倏忽,弃我遐迁。靡瞻靡恃,泣涕连连。

呦呦游鹿,衔草鸣麑。翩翩飞鸟,挟子巢栖。

我独孤茕,怀此百离。忧心孔疚,莫我能知。

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一何早。

长吟永叹,怀我圣考。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丰隆赐美味

魏晋 应璩

丰隆赐美味,受嚼方呥呥。

鹿鸣吐野华,独食有何甘。

代春日行

南北朝 鲍照

献岁发,吾将行。春山茂,春日明。园中鸟,多嘉声。

梅始发,柳始青。泛舟舻,齐棹惊。奏采菱,歌鹿鸣。

风微起,波微生。弦亦发,酒亦倾。入莲池,折桂枝。

芳袖动,芬叶披。两相思,两不知。

南康道中

唐 罗隐

弱冠负文翰,此中听鹿鸣。使君延上榻,时辈仰前程。

丹桂竟多故,白云空有情。唯余路旁泪,沾洒向尘缨。

夏游招隐寺暴雨晚晴

唐 范传正

竹柏风雨过,萧疏台殿凉。石渠写奔溜,金刹照颓阳。

鹤飞岩烟碧,鹿鸣涧草香。山僧引清梵,幡盖绕回廊。

感遇诗

唐 陈子昂

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招摇青桂树,幽蠹亦成科。

世情甘近习,荣耀纷如何。怨憎未相复,亲爱生祸罗。

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

七言

唐 吕岩

琴剑酒棋龙鹤虎,逍遥落托永无忧。闲骑白鹿游三岛,闷驾青牛看十洲。

碧洞远观明月上,青山高隐彩云流。时人若要还如此,名利浮华即便休。

游泰山

唐 李白

玉女四五人,飘飖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山人劝酒

唐 李白

苍苍云松,落落绮皓。

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

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

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

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

欻起佐太子,汉王乃复惊。

顾谓戚夫人,彼翁羽翼成。

归来商山下,泛若云无情。

举觞酹巢由,洗耳何独清。

浩歌望嵩岳,意气还相倾。

古风

唐 李白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

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泣与亲友别,欲语再三咽。

勖君青松心,努力保霜雪。世路多险艰,白日欺红颜。

分手各千里,去去何时还。在世复几时,倏如飘风度。

空闻紫金经,白首愁相误。抚己忽自笑,沉吟为谁故。

名利徒煎熬,安得闲余步。终留赤玉舄,东上蓬莱路。

秦帝如我求,苍苍但烟雾。

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

唐 白居易

刘兄文高行孤立,十五年前名翕习。是时相遇在符离,我年二十君三十。

得意忘年心迹亲,寓居同县日知闻。衡门寂寞朝寻我,古寺萧条暮访君。

朝来暮去多携手,穷巷贫居何所有。秋灯夜写联句诗,春雪朝倾暖寒酒。

陴湖绿爱白鸥飞,濉水清怜红鲤肥。偶语闲攀芳树立,相扶醉蹋落花归。

张贾弟兄同里巷,乘闲数数来相访。雨天连宿草堂中,月夜徐行石桥上。

我年渐长忽自惊,镜中冉冉髭须生。心畏后时同励志,身牵前事各求名。

问我栖栖何所适,乡人荐为鹿鸣客。二千里别谢交游,三十韵诗慰行役。

出门可怜唯一身,敝裘瘦马入咸秦。冬冬街鼓红尘暗,晚到长安无主人。

二贾二张与余弟,驱车逦迤来相继。操词握赋为干戈,锋锐森然胜气多。

齐入文场同苦战,五人十载九登科。二张得隽名居甲,美退争雄重告捷。

棠棣辉荣并桂枝,芝兰芳馥和荆叶。唯有沅犀屈未伸,握中自谓骇鸡珍。

三年不鸣鸣必大,岂独骇鸡当骇人。元和运启千年圣,同遇明时余最幸。

始辞秘阁吏王畿,遽列谏垣升禁闱。蹇步何堪鸣佩玉,衰容不称著朝衣。

阊阖晨开朝百辟,冕旒不动香烟碧。步登龙尾上虚空,立去天颜无咫尺。

宫花似雪从乘舆,禁月如霜坐直庐。身贱每惊随内宴,才微常愧草天书。

晚松寒竹新昌第,职居密近门多闭。日暮银台下直回,故人到门门暂开。

回头下马一相顾,尘土满衣何处来。敛手炎凉叙未毕,先说旧山今悔出。

岐阳旅宦少欢娱,江左羁游费时日。赠我一篇行路吟,吟之句句披沙金。

岁月徒催白发貌,泥涂不屈青云心。谁会茫茫天地意,短才获用长才弃。

我随鹓鹭入烟云,谬上丹墀为近臣。君同鸾凤栖荆棘,犹着青袍作选人。

惆怅知贤不能荐,徒为出入蓬莱殿。月惭谏纸二百张,岁愧俸钱三十万。

大底浮荣何足道,几度相逢即身老。且倾斗酒慰羁愁,重话符离问旧游。

北巷邻居几家去,东林旧院何人住。武里村花落复开,流沟山色应如故。

感此酬君千字诗,醉中分手又何之。须知通塞寻常事,莫叹浮沉先后时。

慷慨临歧重相勉,殷勤别后加餐饭。君不见买臣衣锦还故乡,五十身荣未为晚。

病中书怀呈友人

唐 温庭筠

逸足皆先路,穷郊独向隅。顽童逃广柳,羸马卧平芜。

黄卷嗟谁问,朱弦偶自娱。鹿鸣皆缀士,雌伏竟非夫。

采地荒遗野,爰田失故都。亡羊犹博簺,牧马倦呼卢。

奕世参周禄,承家学鲁儒。功庸留剑舄,铭戒在盘盂。

经济怀良画,行藏识远图。未能鸣楚玉,空欲握隋珠。

定为鱼缘木,曾因兔守株。五车堆缥帙,三径阖绳枢。

适与群英集,将期善价沽。叶龙图夭矫,燕鼠笑胡卢。

赋分知前定,寒心畏厚诬。蹑尘追庆忌,操剑学班输。

文囿陪多士,神州试大巫。对虽希鼓瑟,名亦滥吹竽。

正使猜奔竞,何尝计有无。镏惔虚访觅,王霸竟揶揄。

市义虚焚券,关讥谩弃img。至言今信矣,微尚亦悲夫。

白雪调歌响,清风乐舞雩。胁肩难黾勉,搔首易嗟吁。

角胜非能者,推贤见射乎。兕觥增恐竦,杯水失锱铢。

粉垛收丹采,金髇隐仆姑。垂橐羞尽爵,扬觯辱弯弧。

虎拙休言画,龙希莫学屠。转蓬随款段,耘草辟墁垆。

受业乡名郑,藏机谷号愚。质文精等贯,琴筑韵相须。

筑室连中野,诛茅接上腴。苇花纶虎落,松瘿斗栾栌。

静语莺相对,闲眠鹤浪俱。蕊多劳蝶翅,香酷坠蜂须。

芳草迷三岛,澄波似五湖。跃鱼翻藻荇,愁鹭睡葭芦。

暝渚藏imgimg,幽屏卧鹧鸪。苦辛随艺殖,甘旨仰樵苏。

笑语空怀橘,穷愁亦据梧。尚能甘半菽,非敢薄生刍。

钓石封苍藓,芳蹊艳绛跗。树兰畦缭绕,穿竹路萦纡。

机杼非桑女,林园异木奴。横竿窥赤鲤,持翳望青鸬。

泮水思芹味,琅琊得稻租。杖轻藜拥肿,衣破芰披敷。

芳意忧imgimg,愁声觉蟪蛄。短檐喧语燕,高木堕饥鼯。

事迫离幽墅,贫牵犯畏途。爱憎防杜挚,悲叹似杨朱。

旅食常过卫,羁游欲渡泸。塞歌伤督护,边角思单于。

堡戍标枪槊,关河锁舳舻。威容尊大树,刑法避秋荼。

远目穷千里,归心寄九衢。寝甘诚系滞,浆馈贵睢盱。

怀刺名先远,干时道自孤。齿牙频激发,簦笈尚崎岖。

莲府侯门贵,霜台帝命俞。骥蹄初蹑景,鹏翅欲抟扶。

寓直回骢马,分曹对暝乌。百神歆仿佛,孤竹韵含糊。

凤阙分班立,鹓行竦剑趋。触邪承密勿,持法奉吁谟。

鸣玉锵登降,衡牙响曳娄。祀亲和氏璧,香近博山炉。

瑞景森琼树,轻水莹玉壶。豸冠簪铁柱,螭首对金铺。

内史书千卷,将军画一厨。眼明惊气象,心死伏规模。

岂意观文物,保劳琢碔砆。草肥牧imgimg,苔涩淬昆吾。

乡思巢枝鸟,年华过隙驹。衔恩空抱影,酬德未捐躯。

时辈推良友,家声继令图。致身伤短翮,骧首顾疲驽。

班马方齐骛,陈雷亦并驱。昔皆言尔志,今亦畏吾徒。

有气干牛斗,无人辩辘轳。客来斟绿蚁,妻试踏青蚨。

积毁方销骨,微瑕惧掩瑜。蛇予犹转战,鱼服自囚拘。

欲就欺人事,何能逭鬼诛。是非迷觉梦,行役议秦吴。

凛冽风埃惨,萧条草木枯。低徊伤志气,蒙犯变肌肤。

旅雁唯闻叫,饥鹰不待呼。梦梭抛促织,心茧学蜘蛛。

宁复机难料,庸非信未孚。激扬衔箭虎,疑惧听冰狐。

处己将营窟,论心若合符。浪言辉棣萼,何所托葭莩。

乔木能求友,危巢莫吓雏。风华飘领袖,诗礼拜衾img

欹枕情何苦,同舟道岂殊。放怀亲蕙芷,收迹异桑榆。

赠远聊攀柳,栽书欲截蒲。瞻风无限泪,回首更踟蹰。

赠唐祖二子

唐 王翰

鸿飞遵枉渚,鹿鸣思故群。物情尚劳爱,况乃予别君。

别时花始发,别后兰再熏。瑶觞滋白露,宝瑟凝凉氛。

裴徊北林月,怅望南山云。云月渺千里,音徽不可闻。

行县至浮查山寺

唐 崔元翰

三十年前此布衣,鹿鸣西上虎符归。行时宾从过前寺,到处松杉长旧围。

野老竞遮官道拜,沙鸥遥避隼旟飞。春风一宿琉璃地,自有泉声惬素机。

山中酬杨补阙见过

唐 钱起

日暖风恬种药时,红泉翠壁薜萝垂。幽溪鹿过苔还静,深树云来鸟不知。

青琐同心多逸兴,春山载酒远相随。却惭身外牵缨冕,未胜杯前倒接离。

杂诗

宋 黄庭坚

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鲁山山行

宋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西岩翠屏阁

宋 陆游

把酒孤亭半日留,西岩独擅鹤山秋。也知绝境终难赋,且喜闲身得纵游。

鹘起危巢时磔磔,鹿鸣深涧暮呦呦。人生适意方为乐,甲第朱门秖自囚。

仙都山鹿

宋 苏轼

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仙子去无踪,故山遗白鹿。

仙人已去鹿无家,孤栖怅望层城霞。至今闻有游洞客,夜来江市叫平沙。

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夜鸣白鹿安在哉,满山秋草无行迹。

和赵龙图鹿鸣宴韵

宋 刘宰

预宴当年记夙兴,笙歌堂上正和鸣。别来几送龙门客,去后空题雁塔名。

麋鹿君中便野性,蜩鸠飞处笑云程。羞肴也到茅帘下,磊块堆盘里社荣。

寒食日送李公佐归汉东

宋 宋祁

有客改南辕,春郊驻祖筵。罇寒禁火国,风暖浴沂天。

茂草平无际,残花惨更妍。鹿鸣偕计近,簪盍约初年。

梦江南

宋 赵汝芜

帘不卷,细雨熟樱桃。数点霁霞山又晚,一痕凉月酒初消。

风紧絮花高,闲处少,磨尽少年豪。昨梦醉来骑白鹿,满湖春水段家桥,濯发听吹箫。

和梅龙图公仪谢鹇

宋 欧阳修

有诗鹤勿喜,无诗鹇勿悲。人禽固异性,所趣各有宜。

朝戏青竹林,暮栖高树枝。咿呦山鹿鸣,格磔野鸟啼。

声音不相通,各以类自随。使鹤居笼中,垂头以听诗。

img鸥享钟鼓,鱼鸟见西施。鹇鹤不宜争,所争良可知。

蚍蜉与蚁子,为物固已微。当彼两交鬭,勇如闻鼓鼙。

有心皆好胜,未免争是非。于我一何薄,于彼一何私。

栏槛啄花卉,叫号惊睡儿。跳踉两脚长,落泊双翅垂。

何足充翫好,于何定妍媸。鹇口不能言,夜梦以告之。

主人起谢鹇,从我今几时。僮奴谨守护,出入烦提携。

逍遥遂栖息,饮啄安雄雌。花底弄日影,风前理毛衣。

岂非主人恩,报效尔宜思。主人今白发,把酒无翠眉。

养鹤鹇又妒,我言堪解颐。

前赤壁赋

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双调

元 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何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

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梦游庐山

明 胡奎

我有紫霞想,梦游匡庐峰。仙人凌绝顶,手掉金芙蓉。

亭亭九天上,叠嶂崩腾涌波浪。五色云中白鹿鸣,三更海底金鸡唱。

悬崖瀑布从天来,疋练倒界青天开。高人自是陆修静,邀我石磴行莓苔。

九江秀色可揽结,欲跨长鲸捉明月。望断蓬莱青鸟书,琪花落尽无人折。

飞身上挹香炉烟,坐卧九叠屏风前。翻然拜手招五老,一笑仿佛三千年。

松风泠泠吹梦觉,鹤背高寒露华落。早知此境隔尘凡,只合栖神向丘壑。

何人写此江上山,云山与我心俱闲。明当会碾飚轮去,长谢时人竟不还。

感怀

明 文徵明

三十年来麋鹿踪,若为老去入樊笼。五湖春梦扁舟雨,万里秋风两鬓蓬。

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水困沙虫。白头博得公车召,不满东方一笑中。

己亥杂诗·嘉庆文风在目前

清 龚自珍

嘉庆文风在目前,记同京兆鹿鸣筵。

白头相见冬山路,谁惜荷衣两少年。

出都留别诸公

清 康有为

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

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春日偶成

周恩来

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

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