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信息技术引领教学改革
教育关乎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匠心追求是新时代对教育企业的考验,也是给予的一个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日常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一支粉笔、一块板擦的年代,学生们更需要接触信息技术,开阔眼界,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用手指按压屏幕,就可以写字、画画、做标记,再选择“橡皮擦”工具,就能把笔迹消除干净。信息技术的引入,创新的教学模式正以全新的形态不断涌现,并影响着教育实践。如,芬兰教育改革方向为废除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课程式教育,转而采取实际场景主题教学。英国开放大学致力于研究创新的教学方法,2016年提出的教学方法包括面向未来的学习、教学回溯、设计方法等。
(一)教育体系的改变
信息技术是“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改革实践中的关键支撑,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贯穿各环节、各领域以及各个子系统,要实现“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要求,在面临当前复杂性因素和条件下,提升教育治理能力事关成败。而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迈向教育“治理”上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持。
第一,教育顶层设计和决策中需要信息技术支撑。新的教育体系将围绕着人的要素开展,这与原先教育领域对人、财、物的管理方法有一定的“矛盾”,机构需要梳理转型、资源需要更优化的配置,这就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来分析和处理海量的数据。同时,运用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也会给教育决策带来更科学的支持。
第二,多元主体参与需要信息技术支撑。在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和教师培训上,要强调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参与,形成新的教育“治理”格局。这就需要教育信息技术提供协作平台,通过区域“云平台”的建设集中更多的课程资源和学习资料,推动优质课程共享和教师教学经验分享。
第三,在评价体系的变革中需要信息技术支撑。大数据、可穿戴设备、伴随式收集等应用,大大拓展了对学生的表现的采集的半径和时长,为更全面、准确评价学生提供了可能。许多学校已逐步探索信息技术为“德育”的评价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第四,在探索和普及上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教育改革探索的先进典型和优质资源,需要推广、复制和普及到其他的地区,这需要信息技术打通壁垒,形成更为开放的协作平台。
(二)思维模式的转变
近年来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中小学理科实验仪器配备基本达标,67.56%的小学、77.29%初中和88.05%的高中建立了校园网。我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由2012年的25%提升至2019年的96.4%。这标示着我国教育装备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对于这些变化,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长王富说:“只有实现教育装备现代化,才能实现教育现代化,进而实现国家现代化。”“不是引入更好更先进的产品,就算实现信息化。”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但是,要让技术真正融入并推动教育教学发展并不容易,需要转变过去“先买装备,再考虑如何把它们加入到固有的教学模式中”的思维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将传授知识的方式、传播和提取方式改变,这掀起了一场教育类的变革,刚好和传统的教育方法形成互补关系。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点,给当代教育带来了新的朝气和活力,与传统的信息技术相比较,其有着更大的优势:(1)丰富的表现形式,以往在课堂上不能表现的有一定危险的物理、化学实验,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形式展现;(2)有效的资源整合与交流,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资源的多样性,可以适时地进行资源整合;(3)知识的恰当处理方式;(4)自主学习的良好表现,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拥有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不会的知识教师进行单独讲解;(5)实现帮助式学习。
信息技术进校园对于学校信息化条件要求较高,技术的引入与运用为突破学校场域内传统教学的场所、时间、空间等限制提供可能。现时期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校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改革等一系列教育转型举措与信息化建设密切关联。2017年我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显示,基础教育阶段信息化办学条件和设备有较高水平,具备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引领教学改革的基础。相对说来,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小学落实较好,高中落实较为一般,城区学校比镇区学校和乡村学校的条件都要好。此外,校园网络建设快速发展,许多学校实现局域网络的全覆盖,即便在乡村地区,小学接入互联网的比例也达到94.84%。与此同时,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颁布《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要“深化信息技术助推教育教学改革”,强调在教学各环节都要充分引入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传统教学。基于此,强化学校信息化建设,开掘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成为学校改革重点,其中教学成为改革的显在领域,信息技术进校园正在引领教学改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