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科学作息 健康成长
一、健康与安全
(一)幼儿园健康工作的内涵与意义
1.内涵
《辞海》中对健康的释义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它的宪章中对健康的概念做出这样的解释:“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指南》中也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因此,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包含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内容,幼儿园遵循幼儿身心发育特点和规律设置相应的、适宜的、科学的健康教育内容与活动。
2.意义
学前儿童处在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的阶段,他们的大脑和身体机能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幼儿期是人的性格、习惯、情感、态度等形成的关键时期。《指南》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在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幼儿园健康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在幼儿园开展健康教育不只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身体方面讲,幼儿园健康教育能不断促进幼儿走、跑、攀、爬、跳等基本动作技能,锻炼身体的平衡性、敏捷度、力量感等,提高身体机能对不同气温或环境的适应力,还能循序渐进地增强幼儿体魄,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从心理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来说,幼儿园健康教育既能提高幼儿思维的灵敏性,还能帮助幼儿逐渐养成吃苦耐劳、坚韧勇敢、大力协同、乐观向上的良好素养,有助于帮助幼儿养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二)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内涵与意义
1.内涵
安全是健康的基础,是健康的保障。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幼儿园安全教育是指园方和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幼儿规避风险,不受威胁。它包含食品安全、活动安全、人身安全等等。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主体是幼儿,安全措施与安全管理和教育都应以幼儿为主体,消除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2.意义
造成幼儿园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幼儿本身就是其一。因为幼儿年龄尚小,身心发育尚不完全,缺乏自我防护知识和能力,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身体或者心理的伤害。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和系统化,不仅有利于幼儿逐渐获得安全防护知识,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掌握安全防护方法,提高幼儿对风险的规避意识,加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还能减少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幼儿园教师和幼儿的身心安全,为更好地开展其他活动或工作铺就平坦的道路。
(三)幼儿园健康与安全工作的内容与形式
1.幼儿园健康与安全概述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幼儿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不仅是幼儿成长的基础,更是人一生发展的基础,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安宁,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民族的未来。认真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是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是“以人为本”“以幼儿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在《指南》五大领域中,安全是包含在健康领域中的。《指南》健康领域第三部分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目标3指出幼儿要“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作为实施幼儿教育的主要场所,如何有效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首要任务,只有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才能有效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有效发挥教育价值,推动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健康与安全工作,实施健康与安全教育至关重要。
2.内容与形式
由于幼儿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缺乏相关知识和能力保护自己,因此,幼儿园健康与安全教育工作应遵循幼儿身心发育规律,科学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设置健康与安全教育活动,遵循科学化、系统化、生活化、游戏化原则,将健康与安全教育融于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利用游戏活动、教育活动、生活活动、户外活动、体育锻炼、安全演练等形式开展各级各类的健康与安全教育活动,树立幼儿健康安全意识,强化幼儿自我防护意识,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确保保育教育活动的科学性,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健康教育内容
幼儿健康教育应包含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内容。
身体健康教育内容应包含但不限于体育锻炼、营养饮食、体态身姿、健康体检、科学作息、人体结构、动作发展、生活习惯、自理能力等。
身体健康教育活动有以下几类:①动作发展类,比如“小青蛙跳荷叶”“跨栏运动员”“小羊过独木桥”“小小解放军”“火箭升空啦”等。②营养饮食类,比如“多吃蔬菜营养好”“不吃垃圾食品”“神奇的紫甘蓝”“西红柿奇妙物语”“我不挑食”等。③人体结构类,比如“身体上的小洞洞”“食物的旅行”“我的关节会动”“神奇的五官”“我的小手”等。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教育内容应包含但不限于心理环境、情绪状态、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调控、气温适应、环境适应、社交适应等。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教育活动有以下几类:①情绪表达类,比如“情绪小怪兽”“我变成一只喷火龙啦”“看得见的情绪”“爱哭的小松鼠”“开心包与生气包”等。②社会适应类,比如“爱上幼儿园”“我是班级小能手”“互帮互助快乐多”“我的好朋友”“我是哥哥姐姐啦”等。
(2)安全教育内容
幼儿园安全教育应从环境安全、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三个方面着手,以期从外在管理到内在提升全方位呵护幼儿生命安全,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教育活动有以下几类:①环境安全类,如“厨房里的安全”“上下楼梯靠右行”“教室里面的安全”“我在商场”“游戏安全”等。②自我保护类,如“性别保护我知道”“着火了怎么办”“地震来了”“不跟陌生人走”“交通安全”等。
二、实践与应用
(一)健康教育工作
为实现学前儿童健康领域目标,应将健康教育与幼儿一日生活融合,利用生活环节、游戏环节、主题教学、节庆活动、家园共育等有效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润物无声,春风化雨,帮助幼儿在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能力方面获得良好发展和积极经验。
案例一:
卫生消毒工作
建立健全健康工作和健康教育相关制度,细化要求,明确标准,以制度的刚性化、规范化指导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实施。教师可对照指标进行教育行为的自查自纠,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保育教育行为,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做好保障。
幼儿园的卫生消毒工作是保育和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渗透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主要包括环境、设施设备的消毒等。
【84消毒液配制】
1.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规定的消毒液,按照产品使用说明配制,现用现配。
2.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杯刻度平行。
3.按产品使用说明进行比例换算(不同品牌的84消毒液使用说明配制比例不同)。如果使用说明配制比例为1∶100(500毫克/升有效氯),取水量为1980毫升,84消毒液原液取用量为20毫升;如果使用说明配制比例为1∶200(250毫克/升有效氯),取水量为1990毫升,84消毒液原液取用量为10毫升。其他比例84消毒液的配制方法以此类推。
4.将量取的消毒液加入量好的水中,并搅拌均匀,加入时不可离液面过高,避免液体溅岀。
5.配制使用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84消毒液应放置在儿童不易接触到的地方,不能与其他洗涤用品(如洁厕净、洗衣粉、洗洁精等)混合使用。
【空气消毒】
1.开窗(通风)消毒。视季节温度、空气质量、风力大小等开窗通风(冬季无雾霾、夏季使用空调时每日至少开窗2次,每次10—15分钟;春、秋、夏季外界温度适宜,空气质量较好,保障安全性的条件下,应持续开窗通风,呼吸道传染病易发期增加通风次数和时间)。
2.紫外线杀菌灯消毒(不具备开窗消毒条件且室内无人时进行)。
(1)采用移动式时按照每立方米1.5瓦计算需要量,采用固定式时每30立方米安装30瓦灯管一支,有效距离不超过2米,关闭消毒灯后立即开窗通风。
(2)消毒时,房间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关闭门窗,每日1次,每次持续照射60分钟,室内温度低于20摄氏度或相对湿度超过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紫外线杀菌灯灯管表面应保持清洁,无灰尘、油污,每周用75%酒精擦拭一次。每学期开学初对紫外线灯进行一次辐射强度检测,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更换。灯管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做好使用记录。
【用品消毒】
1.餐桌消毒。一餐一消毒,每餐开餐前15分钟对餐桌用按比例配制的84消毒液浸泡的抹布擦拭消毒,再用清水将残留消毒剂彻底去除。
2.餐具、口杯消毒。餐具一餐一消毒,口杯一日一消毒。清洗(去残渣—百洁布清洗—刷洗细小缝隙—流动水冲洗干净)后,可用消毒柜消毒(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柜),或煮沸消毒15分钟(被煮物品全部浸没水中),或蒸汽消毒10分钟(被蒸物品应疏散放置,水沸后计时)。
3.餐巾、毛巾消毒。餐巾一餐一消毒,毛巾一日一消毒。可用消毒柜消毒(自来水浸泡清洗—洗衣粉热水浸泡20分钟左右—搓洗、漂洗—0.5%洗洁净浸泡5—10分钟,或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蒸汽消毒10—15分钟—清水冲洗干净),也可用阳光消毒(按比例配制的84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清水冲洗干净—阳光下直射暴晒干燥)。
4.床围栏、口杯柜、椅子消毒。一日一消毒。用1∶100的84消毒液浸泡的抹布擦拭,停留20分钟后,用清水抹布擦干净。
5.盥洗室消毒。根据需要消毒。戴口罩、盥洗室手套,用盥洗室的盆和1∶200的84消毒液浸泡的抹布,依次对门把手、墙壁(镜子)、水龙头、肥皂盒、盥洗台/水池、地面进行清洁擦拭,停留20—30分钟,然后依次用清水冲洗、擦拭,将清洁工具定位放置。
6.卫生间消毒。一日一消毒。戴口罩、卫生间手套,常规消毒按照清—消—清次序,幼儿便池、坐便器按照清—洁—清—消—清次序。
(1)用便池刷和清水(根据情况可使用洁厕净)依次冲洗男孩小便池内侧及蹲便池(先刷地面再刷便池内侧)。
(2)先用卫生间的盆和1∶100的84消毒液浸泡的抹布,依次对冲水阀门、隔板扶手、隔板、墙壁、小便池外侧进行擦拭,再用相同比例的84消毒液喷洒小便池内侧、蹲便池内外侧,最后将剩余84消毒液倒入拖把桶,浸透拖布擦拭地面。
(3)停留30分钟后,依次用清水冲洗、擦拭,将清洁工具定位放置。
7.洁具消毒。抹布一日一消毒,拖布一日一消毒。抹布清洗干净后可煮沸消毒15分钟(抹布全部浸没在水中),或者蒸汽消毒10分钟(抹布疏散放置),或者用按比例配制的84消毒液浸泡2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拖布清洗干净后用1∶100的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抹布、拖布按室内、室外、盥洗室、卫生间等做好标记,并分类定位放置。
8.床品消毒。
(1)床品每月常规清洗一次,特殊时期如传染病高发季节、雾霾天气等增加清洗次数,每半月换一次床单、枕套、枕巾等。
(2)床品每月晾晒1—2次。晾晒后按照“一看(是否干净、标记清楚)、二闻(有无霉味或其他异味)、三摸(是否潮湿、带有不安全物品)、四拍(是否有灰尘)”的标准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
9.玩具教具、图书消毒。玩具教具、图书(根据污染情况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可在阳光下暴晒不低于6小时,暴晒时不得相互叠夹。玩具也可用按比例配制的84消毒液擦拭表面,浸泡消毒10—30分钟。图书和纸制品每两周通风晾晒一次,也可使用紫外线杀菌灯消毒。
10.饮水机消毒:每学期开学使用前彻底清洗消毒一次,以后一季度消毒一次(饮水机的消毒由专业人员操作,保存好凭证备查),做好日常清洁。
【卫生管理】
1.幼儿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保持清洁。每人每日一巾一杯、一床一被专用。
2.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教育引导幼儿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和饭后漱口的卫生习惯,保持衣服整洁、纽扣对齐或拉链拉好、领子翻好、裤子提好、不露肚脐、鞋穿正确(不反穿)等,养成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纸屑和瓜果皮核等行为习惯。
3.保持保育员个人卫生。衣着端庄整洁,便于活动;工作妆容自然,精神饱满;上班时穿软底鞋,不戴饰品,不披长发,不留长指甲。饭前便后及护理幼儿前认真洗手。
【发生传染病疫情】
1.第一时间上报上级部门及相关疾控、保健部门。
2.卫生处置。及时处理并对传染病患儿接触的物品及排泄物进行彻底消毒。带领幼儿离开呕吐物,其他幼儿离开呕吐物现场3米之外,避免幼儿将地面踩脏造成二次污染,并用干净抹布及时擦洗、清洁幼儿衣物。如果衣服上沾染的呕吐物较多时,要及时为幼儿更换衣服,并进行清洗消毒。
3.卫生消毒。用1000毫克/升有效氯的84消毒液对呕吐物由外向内进行喷洒消毒,消毒液在地面停留30分钟后,用扫帚和簸箕清扫地面污物,并用经1000毫克/升有效氯的84消毒液浸泡的拖把、清水拖把依次将地面拖洗干净。经专业部门鉴定后,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班级所有物品的终末消毒,做好疫情消毒记录。
4.疫情检测。保教人员密切关注本班幼儿出勤情况,对因病缺勤幼儿要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询问幼儿身体状况,了解幼儿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督促及时就医。如有怀疑,及时报告卫生保健人员、园长,做到对患病幼儿早发现,对疫情早处置。
5.每一项工作完成后及时按规范制式表格做好记录,做到记录真实、完整。
案例二:
健康体检
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对幼儿身高、体重、视力等实施动态化检测。建立幼儿健康发育监测记录表,与家长及时沟通幼儿身体发育情况,并依据幼儿身心发育情况展开个别化健康发展追踪记录,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实施健康干预,以保障每一个幼儿健康发展。


图1-3 健康体检
案例三:
健康主题教育
幼儿园健康工作应该“以幼儿为本”实施健康教育活动,让幼儿在体验式、沉浸式、情境式等多姿多彩的活动中丰富认知经验,实现身心健康发育。

图1-4 体格锻炼

图1-5 保护牙齿
案例四:
家园携手
实施有效的幼儿健康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幼儿园应通过家长学校、家长讲座、云分享、云互动、公众号等途径向家长宣传幼儿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提高家长对幼儿园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度与配合度,将健康教育与幼儿的生活点滴紧密联系起来,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

图1-6 缓解入园焦虑

图1-7 疱疹性咽峡炎科普

图1-8 新生入园健康科普

图1-9 健康讲座

图1-10 心理健康讲座
(二)安全工作
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承担着保障幼儿生命安全的重要职责与使命。只有在保障幼儿生命安全的基础之上加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实现学前教育良态化可持续发展。因此,幼儿园应将外在的管控与内在的教育相互融合与渗透,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实现安全教育工作的动态化发展。
案例一:
安全工作制度
俗话说:“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幼儿园安全工作制度的完善关系着安全工作开展的细致性、周全性。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和安全教育计划、应急预案,是安全工作得以实施的良好保障。“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幼儿园应根据园所实际全面、细致、深入开展安全工作,从外部管理到内部教育,从教师到幼儿,双管齐下,建章立制,强化安全意识,避免因侥幸、疏漏等原因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图1-11 安全相关制度

图1-12 安全相关预案
案例二:
安全演练
在《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中,对安全专项整治重点工作与行动有明确规定。我们认为,排除外在的安全隐患还不足以更大限度地减少或者消除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消除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在于提高幼儿自身的安全意识与能力。结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幼儿园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其中,安全演练是最为有效、最为直接、最为有力的安全教育手段。
通过组织常态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全演练活动,使幼儿在真实、紧张的演练环境中更加直接地面对危险、感受紧张、感受学习自救的必要性,学会自救的多种方法。

图1-13 防恐防暴演练

图1-14 消防演练
案例三:
安全主题教育
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和发展水平,制定安全教育计划与内容,并定期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如“教室里的安全隐患”“我在马路边”“地震来了怎么办”等,以不断增强幼儿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救技能。
案例四:
安全培训
为了更有效地实施安全教育工作,教师首先要有高度的安全教育意识和丰富的安全教育知识与经验,只有教师自身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视,才能将教育意识转换为教育行为,实施安全教育工作。幼儿园应为教师提供必要的、丰富的、具体的安全培训,通过培训强化教师的安全教育意识,邀请多名专家为教师进行多频次的“儿童意外伤害与急救措施”“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校园安全警示案例学习”“‘食’字路口,坚守安全”等内容丰富的培训,为教师开展专业的安全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图1-15 安全培训
案例五:
安全检查
在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中,环境安全亦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开展自查、互查、园级检查、区级检查、市级检查等自下而上的各级各类安全检查工作,有助于保教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园所工作的正常运行。幼儿园应将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对幼儿园环境、设施设备、教具玩具、生活用品等进行细致检查,及时排查隐患,防患于未然。
案例六:
家园保障
幼儿园应与家庭建立有效联结,利用书信、多媒体、讲座、培训、宣传等形式不断向家长宣讲安全教育工作的内容,加强家长的安全教育意识,让幼儿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有坚实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