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瓮中捉鳖
他们这几个官员,都私底下凑在一起,藏匿土地,私铸钱币……
如今,刘子业的两道新政令,直接把他们往外发展的这两个业务都针对得死死的,这让他们难以接受。
一退朝,他们便立马集中到了其中一人的府邸之中,开始商量对策了。
偏偏,最大的噩耗,莫过于负责人是戴法兴,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戴法兴这个家伙,我都眼见陛下恨死他了,居然都没把他给杀了,而且不知道发什么疯了,现在竟然还重用起了他,陛下究竟在想些什么……”
“别说了,为了整死这个家伙,我都让宫里的华愿儿在陛下面前添油加醋说他坏话了,前些日子还好好的,华愿儿还说,陛下想找个机会弄死他,没想到今天一早,天就变了。”
“华愿儿呢?赶紧把他抓来问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出宫采买?让他马上滚来,我们每个月给他那么多金银财宝,可不是白拿的。”
说起这些来,这帮大臣便是一阵愤恨。
好好的赚钱生意被搅和,任凭谁也不会乐意。
这时候,其中一人皱了皱眉,犹疑的说道:“我听说,陛下开始整顿后宫,把宫里的人都打发走了一大半。”
“陛下那么宠信华愿儿,总不会把他也给赶走吧?”
“不!”那人脸色沉重的摇了摇头,“我在宫中也布了耳目的,听说华愿儿,昨日就已经被陛下给杀了,钱财没收,就连尸体都扔到了乱葬岗,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
闻言,其余人惊骇不已,周围顿时陷入了一阵凝滞的安静之中。
“这……这怎么可能,”一名大臣干干的扯了扯嘴角,却笑不出来,“那是华愿儿啊,陛下面前的大红人,陛下怎么会莫名其妙治罪于他?”
众人都用一种诡异的眼神盯着他,貌似他说了一句废话。
那是谁?
那是我朝的皇帝陛下,出了名的神鬼莫测,要杀要剐,全凭心情,上一秒还能乐呵呵的,下一秒翻脸不认人,也不是第一次见了。
老实说,华愿儿能长红了三个多月,在陛下面前,这持久性也属奇迹了……
突然死了也不奇怪。
陛下想要杀一个人,还要理由吗?
“那不然,我们几个挑个时间,去宫里拜见陛下,美言几句,找个借口让陛下收回成命?”
“就说我们找到了对付戴法兴的方法,陛下憎恶戴法兴已久,今天很可能只是对戴法兴装模作样罢了,只要我们说出方法,一旦陛下龙心大悦,我们提点请求,陛下想必会应允的。”
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更是为了自己的富贵之路不会受到阻碍,他们开始想方设法要搅和这次的政令施行。
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他们之所以会被陛下偏爱,也正是因为他们在陛下面前给别的大臣背后捅刀子,喜欢愚弄臣下的陛下,得到了快乐,自然倚重他们,他们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于是,他们这一次也妄想故技重施。
对付目标就是陛下头等憎恨人物戴法兴,陛下想不答应都难。
到底只是一次短暂的早朝时间,再加上原身的恶名早已传扬已久,深入人心。
刘子业正常了这一次早朝,还是没能扭转他在这群人心中的印象。
甚至觉得,以陛下难以捉摸的内心,偶尔装模作样当一次明君,也不足为奇。
但是,根据陛下那乖张的脾性,他肯定持续不了多久的。
努力哪有摆烂舒服呢……
到时候,只要他们凑上前去煽动几下,还怕大事不成?
只可惜,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还没等他们全数赞同,走出这个府邸,管家忽然来禀,官兵来了。
“!”众人闻言,顿时懵了。
心里有鬼的他们,又正好碰上了整改的敏感时期,整颗心立刻惴惴不安了起来。
“是什么人带来的?”身为府邸主人的王大人连忙问道。
管家惶恐的一个劲儿摇头。
“老奴没见过,只听他们说,这是羽林军的人。”
闻言,众大臣也都开始慌了。
羽林军,这可是皇帝的禁军,是守卫宫廷的,只听从皇帝一人的命令行事。
正因长期驻守宫廷,早已熟识不少官员的管家,这才认不出对方的面孔。
羽林军一旦出动,这就代表着,这是陛下的意思……
陛下,要来抓他们?
总该不会出动羽林军,只是请他们去宫里喝杯茶吧?
羽林军来了,这伙人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该不会,这一次陛下,是来真的吧?
“有逍遥自在的昏君不当,他好端端的上进个什么,有戴法兴不杀,转过头来对付我们,这陛下是存心耍我们吗?”有大臣忍不住心慌意乱的咒骂出声。
“别急,事情还没确定,我们不要自乱阵脚……”
其余人连忙强自镇定下来,甚至开始想要打发人手出去,整理自己暗地里的财产,尽快将一切处理干净,撇清自己。
只是,羽林军都到场了,又怎么可能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呢?
从早朝宣发新政令,到他们一退朝便聚集到这里商量对策,再到现在羽林军登门,这只不过是短短两个时辰,根本没有给他们反应和处理的时间。
一切都来得太过突然了。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前几日还十分得宠的他们,这么快会大祸临头。
再加上从先帝开始,对这类事情一向得过且过,他们早就习惯了宽松政策,并不放在心上。
以至于现在政令骤然缩紧,连他们都没料到,整顿来得那么迅速。
还以为和以前无数次的政令那样,雷声大雨点小……
只要多给他们一日时间,都不会弄到如此狼狈的境地。
竟被人堵在了府中,如同瓮中捉鳖一般。
这便是刘子业的目的。
想要惩治罪臣,又怎么可能给他们反应的时间,让他们有机会把财产转移,将证据处理干净,这不是给自己添麻烦吗?
因此,批复的奏折根本等不到明天,立马就给两位辅臣送去了。
讲求的,就是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