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才培养
(一)人才培养的概念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人才”解释为利用自身技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同时具有高素质的人。《辞海》从生物学角度认为“培养”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适宜生物生长的环境,二是造就个体成长的条件。人才培养是指个体通过有效的指导利用知识技能促使自我价值实现的动态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促使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成长。人才培养过程还涉及很多与人才培养相关的概念。
教育理念是指在什么思想指导下培养什么样人才。它是对教育育人的本质特征、目标价值、职能任务和活动原则等的理性认识,也是教育主体对人才培养的理想追求及其形成的教育观念。它旨在回答“人才的内涵”“为谁培养人才”“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问题。从哲学层面而言,教育理念蕴含着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终极价值与理想追求。从实践层面来看,教育理念为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构想提供了行动指南,指明了人才培养程序上的细则。国家层面的教育理念是国家对教育育人活动的价值、功能以及构建怎样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和如何进行人才培养,具体包括体制机制建设、财务预算等。从高校层面而言,教育理念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的理念中,而人才培养的理念内涵体现在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教学观、科研观、活动观与评价观等方面,这种理念既受到整个社会的普遍教育理念的影响,也受到高校自身育人理念的影响。
培养主体是解决“由谁来培养人才”的问题。大学人才培养的主体是由培养活动的设计主体、组织主体与实施主体所构成的群体,高校是大学生培养活动的设计主体,院系是大学生培养活动的组织主体,教师是大学生培养活动的实施主体。
培养对象是解决“培养谁”的问题。高校培养对象毋庸置疑是大学生。
培养目标是解决“要培养怎样的人才”的问题。例如,培养“通才”还是“专才”,培养“学术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守业型”人才还是“创新型”人才,甚至是上述几种的综合,这是具体的目标。
培养途径是解决“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或“借助什么形式的载体”的问题。例如,通过课程教学、学术活动、科学实验与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实现人才培养,重视的是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方式。
培养模式(培养过程)是解决“按照什么样的方式”去达成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的问题。这需要对培养过程加以构建与完善,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过程。例如,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在课程教学、学术活动与实践活动中采取何种形式,按照怎样的程序和进行怎样的配置等问题。
培养制度是解决“用什么制度来保障人才的培养”的问题。人才培养制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人才培养制度与整个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息息相关,具体包括招生制度、教学制度、考试制度、就业制度等。这些制度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相互支撑的制度链和相互协调的制度系统,并最终形成了当代的大学制度体系。大学生在大学获得不同专业技术的培养,或者进入社会,或者进一步深造,这就涵盖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大学生在高校获得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高校人才培养制度的指引。狭义人才培养制度涉及人才培养过程的诸多细节,主要指与大学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相关的重要规章、程序及其实施体系。其包括专业与课程设置制度、选课制度、学分制度、导师制度、实习制度、分流制度、日常教学管理制度等。人才培养制度是从理性的高度总结了培养主体与培养对象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对整个人才培养活动的一种方向指南、行为约束与资源合理保障机制。
(二)人才培养的特点
从查阅的文献来看,涉及人才培养的特点的文章较多,通常在前面添加定语,如法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广告人才培养的特点、文科人才培养的特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等。归纳起来,人才培养的共性特点如下:
一是具有一定的目标性。人才培养具有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促进个体全方位的发展。
二是具有一定的标准。以高校人才培养为例,教育行业进行评估不能通过经济指标来衡量,不能通过毕业生数量的多少来衡量,不能通过经济指标来衡量,不能通过培养“名人”的数量来衡量,而是通过市场选择、社会判断,以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认同度为标尺。
三是具有前瞻性。关于人才的培养不能静态看待,而是要动态看待。人才培养应该具有预见性,看得见十年、二十年以后的情况,甚至是国际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就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