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空前激烈的全球竞争与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企业的生存环境正处在一个由相对稳定向相对不稳定转变的过程之中。企业自身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否则就会遭到无情的淘汰。众多企业在各个层面上寻求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方法,并且将目光瞄准了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客观需要。内部控制(简称“内控”)制度的完善能够客观地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进而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高效的管理决策,更好地应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相关法律规范(如《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对企业内部控制都做了指导性的规定。通过研读这些规定,我们发现,企业内控管理的目标与意义十分明确,实质上就是保障企业资产的完整、安全,以及督促会计部门保证其信息的真实性。因此,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能够提升国内整个行业内商业活动的合理性,更是合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然而,近年来,国际、国内某些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混乱,风险评估存在漏洞,内外审计监督形同虚设,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诸如安然、世通、万福生科等企业财务舞弊案件的发生。同时,国内关于内部控制的教科书缺乏前沿性,形式上多数基于理论和案例,且内容较为陈旧,这也是国内学术界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和教学中的难点与痛点。
本书主要内容如下。
本书分为五篇,第一篇为基础知识,涵盖从内部控制的起源与发展至内部控制实施的全链条的理论内容;在风险管理的介绍中剖析了各类金融风险的含义、防范措施等理论内容,并介绍了当前学术界颇有争论的话题——“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的辨析”。第二篇为行业特色,通过对银行业、保险业、电力行业等市场主要行业内部控制建设理论的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内控差异。第三篇是发展前沿,本篇选取了国内外新近的内控相关规范要件,并针对合规管理、智慧国资、数字化时代下的公司治理之道等热点知识话题展开详细的介绍,带领读者走进内控的前沿。第四篇为案例研究,本篇选取了中国联通、康美药业等企业为研究对象,剖析了内部控制和财务舞弊行为的内在联系,同时扩充了预算管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典型案例,为“大风控”体系建设开拓了新思路。第五篇为学术研究,本篇按照内部控制管理五大要素梳理了国内外的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帮助读者了解内部控制的研究发展进程与成果,启发更深层次的学术研究。
本书主要特点如下。
复合内控知识学习体系。本书在传统的内控学习体系——“理论+案例”的基础上复合“行业特色、发展前沿、学术研究”,设计出“理论+行业”“理论+前沿”“理论+学术研究”三大特色学习体系,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内控的教学模式,增加了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
融入思政元素。本书通过章前引例、新政策解读等多种形式融入思政的基本元素,用以培养读者的法治思维、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反舞弊等高尚的品质与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内容上推陈出新。本书采用最新且具有操作性、可读性的案例,突出实用性,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引入《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ISO 37301合规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等政策文件的内容,带领读者领略国内外内部控制相关的新政策、新法规,与时俱进。
凸显“大风控”体系。本书在内部控制基本理论之上增添了“风险管理”“合规管理”“预算管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为“大风控”体系建设开拓了新思路。
适用于多元化场景。本书在基础知识、发展前沿、学术研究等内容的论述模式上层层深入,非常适合作为高等院校会计学、财务管理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以及EMBA和MBA参考书。基于内控基础理论,本书增设了电力行业、保险业等特色行业的内部控制建设理论章节,并通过实用性案例来增强内容的可读性,非常适合作为企事业单位管理者的培训用书。
最后,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创新引导专项项目(21ZFY63001)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9BGL068)的资助。本书是创新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学科的第一步,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一项动态变化的管理体系,期待使用这本书的同人能够提出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不断地更新本书的知识,扩充新的内容,提升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价值。
夏宁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202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