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财报:读懂财报中的逻辑与陷阱(新准则解读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从微观到宏观:理解会计报表的形成过程

1.3.1 六大循环与复式记账法:三张报表的微观形成机制

我们在1.2节用三个简易模型介绍了三张报表的基本原理,现实中的报表要复杂得多,但是从微观机制上来看,所有的复杂报表都是由六大基础循环像搭积木一样一步步搭起来的,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注册会计师《会计》教材中详细介绍了财务报表的各个科目细节,但是六大循环却是《审计》中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从微观的会计科目到宏观的财务报表之间承上启下的关键性内容。笔者认为,六大循环不应该仅仅放在《审计》中,否则将导致大量不以注册会计师为职业方向的学生忽略掉极其关键的知识点。

六大循环包括投资筹资循环、采购付款循环、生产存货循环、销售收款循环、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及货币资金循环,每个循环都可以独立地将三张报表串联起来,形成资产负债表的“局部配平”。从期初资产负债表开始,每一个循环都是给资产负债表添砖加瓦,无数个循环后就形成了期末资产负债表。

为了更好地理解六大循环,以及后续更复杂的财务舞弊、财务调节,必须深入理解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又称借贷记账法,是会计分录编制、会计流程结转的标准“格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在财务报表宏观分析中,会计分录更多是帮助我们理解,但是对于财务舞弊和财务调节手段识别,会计分录可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相关内容也是本书第3章和第4章的基础。

三张报表的组成零件是会计科目,会计准则要求对每一个会计科目单独设置会计账户,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及期末结果。按照所核算的经济内容分类,会计账户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共同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六大类。下面是拓展后的会计恒等式:

会计账户用“借记”和“贷记”表示科目的增减,其中“借记”来自英文单词debit,“贷记”来自英文单词credit,两者仅仅为符号,与中文语境下的“借贷”无关。

对于上述式(1)左边即资产类账户和成本类账户,借记表示增加,贷记表示减少;对于式(1)右边即负债类账户、收入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记表示增加,借记表示减少。共同类账户主要应用于衍生工具、套期工具等特殊科目,借记表示损失,贷记表示收益,最终报表上以借方和贷方的净额列示,如果借方出现余额,则为衍生金融资产;如果贷方出现余额,则为衍生金融负债。具体科目及记账规则见表1-2。

表1-2 六大会计账户、记账规则及主要科目

复式记账法中,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只要保障每一笔分录中的借贷相等,资产负债表一定配平。以最简单的销售收款循环为例,将价值50元的存货按照100元(不含税)价格卖出,增值税税率为13%,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或货币资金(营业收入对应增加资产)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收入影响利润,利润结转权益,报表配平) 100

借:应收账款或货币资金(买方再付一笔增值税)       13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销项税额(与应收增加额相等,报表配平) 13

借:营业成本(根据库存商品成本结转营业成本,进而减少权益) 50

贷:库存商品(权益减少量等于资产减少量,报表配平)    50

可以看出,每一个会计分录都是资产负债表的边际增量,只要借贷边际相等,资产负债表就会形成新的平衡,所谓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都是资产负债表形成新平衡的过程量汇总。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再次理解,为什么资产负债表是三张报表的核心。

一个完整的经营过程涉及大量的会计分录,但是基本都可以分解到六大循环里。

(1)投资筹资循环:企业的某个产品线从无到有,根据筹资性现金流入确认负债、股东投入和货币资金,根据投资性现金流出确认长期资产。投资筹资行为本身只影响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不影响利润表,但是筹资行为的副产物利息费用会影响利润表。

(2)采购付款循环:公司购买原材料或服务,消耗货币资金或贷记应付账款,导致资产类账户内部变化或同时增加资产和负债,影响经营性现金流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采购中直接进入期间费用的服务或一次性消耗品,采购付款循环不影响利润表。

(3)生产存货循环:公司将原材料投入生产,同时消耗直接人工,计提生产设备折旧等,涉及现金的部分影响经营性现金流出。需要格外强调的是,生产存货循环是再资本化的过程,所有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原材料、直接人工、设备折旧、专利摊销等,最终都结转到商品成本中,以存货的形式呈现在资产负债表中,至少在这一步不影响利润表。

(4)销售收款循环:它是公司记录营业收入、结转营业成本的环节。公司将产品销售给客户,借记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资产或预收账款等负债,贷记营业收入;减少库存商品,结转营业成本,同时确认与之相关的销售费用等。

我们可以看到:第一,营业收入的确认与是否收到现金无关,配平时不仅可以产生非现金资产(应收账款等),还可以冲抵负债(预收账款、合同负债、预提费用);第二,营业成本也是权责发生制的,生产投入的成本要等到产品卖出去后才能结转到营业成本中,只要没卖出去,一律先归集到存货里。以上两点是企业财务舞弊和财务调节的关键。

(5)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借记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贷记货币资金或应付职工薪酬。如果记生产成本,则成为生产存货循环的一部分,不直接影响利润表。如果记期间费用,则可以成为销售收款循环的一部分(也可能与销售无关,记为总部管理费用),直接影响利润表。

(6)货币资金循环:它是现金流量表的形成过程,无法独立存在,而是贯穿在以上全部5个循环中;它不影响利润表,除了发行股份外,也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本质是资产负债表中非现金资产与现金资产之间的转换,以及与负债相关的现金增减。

表1-3为六大循环对三张报表的影响的总结。

表1-3 六大循环对三张报表的影响

(续表)

最后,我们从六大循环的角度,重新理解下面这个等式:

资产+成本费用=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

为什么成本费用可以和资产放在一起,同属等式左边,收入可以和负债放在一起,同属等式右边?

因为等式左边是产生权利的原因,有付出才有回报,成本费用的本质和资产是一样的,都是一项付出。如果这项付出可以直接对应本期的回报,就是一项成本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化的期间费用、按规则分摊的折旧摊销等)。如果这项付出的作用时间很长,并不能直接对应本期的回报,而是对应未来的回报,就视为一笔资产(包括没有费用化的存货、未来逐年分摊的固定资产等)。因此,资本化的本质就是已经发生的但是尚未获得回报的付出,对应投资循环、采购付款循环、生产存货循环等,未来会变成成本费用。

与之相对应,等式右边是回报的归属。这个回报是站在公司整体层面看的。如果属于债权人,就是负债。如果属于股权人,则为收入或者所有者权益。收入的本质是因为当期付出而获得的、属于股权人的回报,它和负债是平级的,只是归属不同而已。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时候资产和成本费用存在模糊空间,收入和负债存在模糊空间,这两者都是财务调节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