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筑堤者与景福围的千年相守
世界上还有没有一条堤围像它那样,历经百年风雨,至今仍在修建的呢?世界上有多少筑堤者,会像端州的筑堤者一样,前赴后继,代代相继呢?我无法调查。
将一段堤围筑进历史
我仍记得,17年前,当我踏足端州这片土地的时候,那耳旁的清风、湿湿的气息,牵引着我向它靠近。当我走向它,无论白昼或黑夜,它不停歇的涛声似乎在启示我:要向前看,不要因一时的磕磕碰碰而停住脚步。当我依偎着它,向它倾吐我的苦和累,它那有节奏的呼吸,轻轻拍打在岸上,似乎在给我安慰……忘了多少个日夜,我总喜欢靠近它,走进它,连同它和我一样律动的脉搏、心跳,我就知道,自己已经完全融进这座城了。而当我回过头,高大雄伟的西江堤围,无论什么时候都笃实、坚定,给人以安稳和依靠。
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抵御江河洪水的侵袭,靠的就是堤防工程。尤其对于与江相伴的城市,一段堤围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是抵御洪水最有效的方式。
肇庆是珠三角筑堤最早的地区之一,宋代开始就有“开涌排涝”的方法。据《广东省志·水利志》记载,宋至道二年(996年)修高要县(今肇庆)西江榄江堤(今鼎湖广利长利堤),这是珠江三角洲修堤的最早记载。景福围是肇庆重要的堤防工程,与丰乐围一起构成的景丰联围,是全省著名的十大堤围之一,也是肇庆防洪安全体系的重中之重,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担负着特定的防洪使命。当时为什么要筑堤呢?民国高要县人吴远基曾如此分析高要县堤围的作用:“吾县跨江为境,地形不同,无堤则无田,堤不高厚,亦不足以御水而护田。”高要境内,西江与新兴江、大迳河、宋隆河等大小支流形成庞大的水系网络,每当西江发水,以高要最为严重。加上高要县内的羚羊峡将水束咽,水势至此受阻,因而堤围工程显得十分重要。早在600多年前,明洪武元年(1368年),肇庆知府王全筑水矶堤,这是史料记载景福围修筑最早的堤段。
作为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堤围之一,景福围有着悠久的历史。景福围始建于宋至道二年(996年),又名王城围,成形于明代,更名于清代。
景福围位于西江下游北岸,由三段组成,西段:北(左)岸小湘峡(现称三榕峡)口东,南至香炉峡(现称大鼎峡)为桂林堤(现称景福围睦岗段);南段:自香炉峡绕城,东抵羚羊峡为附郭堤;东段:横跨羚山旱峡,北接北岭,为水矶堤。全长17.29公里,分为桂林、白沙、城基、正东路、渡头村、下黄岗、羚山、水基8个堤段。共有防汛站仓9间、电动排灌站2个和大、小涵闸14座18孔,其中水闸2座、堤下通道闸7座11孔、堤下涵闸5座7孔。
这是一座与洪水较量了千百年的城市,人类用了数千年才学会在这里生存。由古而今,作为肇庆府首要的堤防,景福围直接关系到城府的安危。如史料记载:“吾邑当西江要冲,其江汇合滇黔湘桂四省之水,建瓴东下。大湾、南岸、白珠、大榄、思霖诸围分御其南,景福围独控其北,为旱峡东路各围保障,关系綦重,即以本围论,下而田园庐墓,上而城郭祠庙、衙署仓库,资拱卫焉。而绵亘五十余里,东西南三面均临大江,在与波涛为敌。每当夏秋间,一遇霪雨,上游之水暴涨,洪流奔注直趋羚峡,束咽难消,回流上拥,水益壮,围益孤,形势之险要,可想见矣。”
景福围最初修筑是在黄岗堤段,往后历朝历代知县都把堤围不断“延长”:明代堤围长度达到187.9公里,清代增至近221.6公里,民国再延至282.8公里。元代以前堤围都在羚羊峡下兴筑,明代延伸到羚羊峡与三榕峡之间,清代扩展到三榕峡以上及新兴江内新桥以上。
人们所熟悉的包拯,与肇庆水利有着一段故事。据记载,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包拯由扬州天长县令调任为端州知州。当时,端州旱峡虽已开垦出一些水田,但沥水未能排干,更难挡每年的洪水。端州的百姓饮用西江和沥湖水,导致瘟疫流行。包拯决心为端州百姓治水,首先开凿水井,带领百姓打了7口井,解决了饮水问题,制止了瘴疠瘟疫。其次,包拯开渠筑池,将前沥水、后沥水两渠挖深,排除积水,增加耕地,另将低洼地筑成鱼塘。最后是建基围,包拯继前人于宋至道二年(996年)在城东边构筑的基围,向西继续构筑,拟与新城墙连在一起,把西江河截于南边河道上,以防洪水再闯北边旱峡故道,但此事在包拯任内未能完成。
景福围最初被称为“附郭堤”。宋至道二年(996年)始筑皇城围(今下黄岗堤段),此时黄岗都建有堤庵。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乡人李儒杰等增筑莲塘堤。明宣德年间,知府王全增筑水基堤。明成化五年(1469年),黄瑜修水基堤;成化二十八年,通判宁元伯修莲塘及下蒙基、谢家基。明崇祯二年(1629年),知县张明熙增筑附郭堤,景福围初具雏形。
那么“景福围”一名是怎样来的呢?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附郭堤的飞鹅潭段堤围出现裂崩4丈多,当夜黄岗圩(今黄岗)出现决堤,毁坏民舍21600余所,淹没田地7900余顷。当时的高要知县景日眕亲抱沙石,向江神誓愿以身代民命。决堤后,高要县城四门进水,灾民逃到高岗,三天三夜没有进食,景日眕用船载米赈济灾民,救活两万多人。待洪水退去后,景日眕带领百姓砌石重修飞鹅潭段堤围,大修水基全堤。堤围修复后,景日眕采用七星岩石室洞口唐代书法家李邕题字石刻的“景福”二字,更名为“景福围”。自此以后,上自桂林堤、附郭堤,下至羚山堤、水矶堤,联成一线,统称“景福围”,一直沿用至今。
传说,景福围飞鹅嘴段的一处河滩,经常有一种像鹅一样的怪物出现,白天出来抢乘船人的食物,致使船毁人亡。日益惧怕的百姓向景日昣反映了这种情况。在堤围修复后,景日眕在崇禧塔东堤围上的飞鹅嘴地段兴建了一座祠,即厚载祠,俗称飞鹅庙。奇怪的是,自从祠建好后,鹅患就不再出现了。这段历史在清雍正十年(1732年)高要知县刘斯组修撰的《修厚载祠记碑》上也有记载。
肇庆有幸,端州有幸。史料记载,景日昣连任5年高要县令。到任后,景日昣立堂规、平狱冤、减民赋、治水灾、建学堂,把素以难治著称的穷乱高要,治理成经济繁荣、夜不闭户的先进县。景日昣大概是深谙治理之道的,他明白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生息,是发展,他要做的事,既具体又朴实。他虽然不是本地人,但他察民情,知民意,恤民心。他知道这里最大的困扰是洪涝,所以必然要将这事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每每漫步在景福围,我都会想,脚下的土地并非最初就是这样的,是一代代的人将其垫高、夯实、加固,方成今日的模样。民国及以前的堤,都是以泥土为材料夯筑。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约1978年),才用山石及碎土加固加高。这段被历代人士所珍视并为之用力筑就的堤围,又有多少感人肺腑的故事呢?
得江河之利者,大抵总免不了御洪之困。肇庆百姓自古就饱受水患折磨,为了抵御洪水,端州、高要百姓长年累月修筑江堤。可是,一旦洪水暴涨,江堤崩决,内涝外洪并发,修复工程更加浩大,导致两岸居民“岁有筑堤之苦,家无半菽之储”。
肇庆城区处于西江下游,地势低洼,而西江集雨面积大,相应洪水来势凶猛,峰高量大,历时长,历史上洪涝灾害频繁,其惨况正如清代诗人袁枚的诗歌《端州大水行》所描绘的那样:“端州夜半声汹汹,羚羊峡水围城中。天公更为水张势,排云驾雨号狂风。民庐不见见屋脊,厨灶掀舞如飞蓬。”
史载,端州最严重的洪灾在1915年,端州实业家苏耀宸面对景福围崩决,城内民众被围困的危难局面,亲率“河西”号汽轮,冒险从堤围决口驶入围内,拯救被困塔上、树上、屋顶上的灾民,将其安置到安全地点。他忙于救人,却未顾及自己家眷安全,以致位于塔脚内巷的家被决口冲毁,一家七口(其妻已怀孕)全部溺毙,事后连一具尸骨也未找到。但苏耀宸强忍悲痛,坚持运粮救灾,对灾民施赈粮米,他舍己为人的崇高风格广为群众传颂。
正是那些苦难生灵的不屈抗争,那面目黧黑的匠人挥汗敲筑的赤诚情怀,使这一段堤围成为有血有肉的历史,从而铸就了西江的水文化。把这一段堤围筑进历史,这段历史就像堤围一样,有了长度、宽度、高度和厚度,也有了重量与分量,因此,景福围在我心中,绝不仅仅是一道堤围,它还是端州的一段历史。
将一种纪念筑进时空
历史不只充斥着金戈铁马,也回荡着悠长的笛声,只是有时候,回声太细小,常常被人们所忽略或遗忘。
任何浩大的民事工程,从来都不是单枪匹马可以完成的。作为肇庆城区防洪的生命线,在浇筑长长的堤围历史中,有许多名字为端州人民所铭记,他们几乎都不是端州本籍人,却因对端州的奉献和功绩而名垂千古。
明万历八年(1580年),浙江山阴人王泮到肇庆任知府,在任期间,他主持修建了跃龙窦和崇禧塔,引沥水入西江,辟建七星岩景区,为七星岩点题了星岩二十景,建“仙花寺”,支持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肇庆传播西方文化。
西江洪患,伴随着古老的岁月,多少年来一直与江岸边的这座城池一次次地不期而遇。整治洪患成了历来在肇庆任职官员的主要任务。明万历九年(1581年),王泮到任的第二年,高要发大水,淹没了大片农田,夺走了百姓的生命财产。关心水利事业的王泮痛心疾首。在整治水患时,王泮经过仔细考察,发现星湖是古时西江北水道淤积形成的“沥湖”,每逢连日暴雨,沥湖就像一个巨大的储水池,积水无法排泄,形成内涝,使端州前后同时遭受洪水围困。于是,他带领官员、百姓开挖了跃龙沟,把沥湖的水由城东石顶引流到西江,并在窦口上筑建了跃龙桥,此处至今仍被称为“跃龙窦”。跃龙沟的兴建,既减少了内涝忧患,又灌溉了数千亩农田,合理地构建了肇庆的城市排涝灌溉水系,直至今天,跃龙沟仍是端州城区的主要排污、排灌系统。
1587年秋,王泮升任湖广布政使。王泮离任之时,肇庆百姓扶老携幼在路边送行,许多人拜倒在地上。像王泮这样深得民心的官员,造个祠庙纪念,是合乎民众心意的。不久后,肇庆百姓就在崇禧塔的西侧建起了一座“山阴王公生祠”,以纪念王泮。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飞鹅庙遭洪水冲毁。到了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八月,厚载祠进行了一次修复,同时改名为“景福祠”。据悉,当年厚载祠里有一只用汉白玉石雕刻的石鹅,厚载祠被毁时,石鹅曾一度存放在山阴王公生祠内,后移存到肇庆市博物馆收藏。
景福围区每年在厚载祠举办隆重的迎神赛会活动。同时,厚载祠还是圩长、窦总的议事场所,据史料记载:“越今三十余年,圩长每岁于此议堤事……顾侯谓民事之重恃此堤,堤事之集所藉以议者此祠,祠之兴废关堤之安危。”由此可见厚载祠的重要性。
在崇禧塔景区,还有一座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的景福围纪念亭,在车水马龙的江滨堤路旁,显得十分安静。这是肇庆水文水利史的实物见证。纪念亭如今保存完好,坐北向南,砖木结构,斗拱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重檐歇山顶,上盖绿色琉璃瓦,亭柱四条,檐柱四条。亭内原立有两块石碑,分别为高要县景福围民国五年修复全围纪念碑和景福围维护七十二鱼埗诸公纪念碑,现已移放在肇庆市博物馆仓房内。这两块石碑是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雕刻的,记载了民国四年(1915年)社会各界捐资修复景福围的事迹。
民国四年(1915年),西江河水暴涨,水位高达13.27米,水患之大,前所未有,据《高要县景福围志》记载:“东北两江同时暴涨,下流梗塞,水无所归。加以霪雨兼旬,飓风助虐,水势湍急,溜直如箭,隔江各围,次第崩决,水势仍有加无已。”当时,端城民众众志成城,奋勇救护。但到5月17日这天,洪水“决于塔脚、继决于黄岗,再决于桂林。崩决十七口,袤延四百丈”。灾情惨不忍睹,“郡城一隅,尽成泽国,屋宇颓圯,人畜漂流,瞻乌哀鸿,触目皆是,童号妇泣”。
邑人梁赞燊等纂修于民国年间的《高要县志》上载:“该年洪水水位比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洪水水位高四尺二寸,高要县境内决堤二十五围、八十六处,全县难民十余万,受灾田地近六十万亩。”
灾后,省港救灾公所、香港东华医院等慈善团体、人士纷纷出资修复景福围。民国五年(1916年)秋,按照民国四年洪水水位的高度,动工筑建从塔脚至东门街(今正东路)的混凝土截水墙和水闸,次年年底竣工。
到了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高要县政府成立了整理围内水利委员会,筹建抽水机站。当时,广东省财政厅拨借毫洋(旧时两广等地区通行的货币)15万元,向田塘业户殷富商贾借银1.70万元,购置四台德国制造的180匹马力柴油抽水机,用以抽排堤围内的渍水。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抽水机安装完毕试机,并建造景福围纪念亭且立碑永志。
而刻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的景福围维护七十二鱼埗诸公纪念碑又是怎样立的呢?这与五君祠有关。五君祠在民国时期曾是肇庆景福围董事会的会址,祠内有不少水利碑,可惜年久日深,目前尚存碑三通,1984年被列为肇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然而,五君祠在多年前被拆毁,目前端州人民医院院内的篮球场便是五君祠的原址。
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瞻望着这些坚固的石碑和筑堤的历史见证,遥想着那年月里,人与洪水搏斗惊心动魄的往事。我相信:只要景福围不塌,筑堤者的精魂就不会消散,轰鸣不息的西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将一种围护筑进生命
当我们还在娘胎时,便被母亲的腹部所围护;当我们出生后,便被母亲的臂膀所围护;而无论我们在出生前、出生后,还是年少时、长大后,只要我们生活在有江有海的地方,就会被堤坝所围护。这种围护就是生命的见证。它珍惜生命,体恤生命,保护生命。而这种围护是相互的,就像是景福围保护着人们,人们也保护着景福围。
你看,哪怕是性命攸关的防洪工程,也历经了无数风风雨雨,景福围的命运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史料记载:
民国九年(1920年)三月,景福围增建崇禧塔脚的水榭。
民国十二年(1923年)三月,因兵燹战火,东门街堤围的混凝土截水墙、水闸均被毁坏。
民国十三年(1924年),东门街一带的泥基加高培厚,改成马路(今正东路)且作为堤围,并拆毁古宋城墙的雉堞,化城墙为堤基。
民国十七年(1928年),加高镇南路(今阅江路),使之与正东路为同一水平线,亦路亦堤。
邑人梁赞焱等纂修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的《补修高要县民国志稿》云:“民国七年夏,淫雨大水,景福围内塱水大涨,杂粮作物被淹。民国十七年,景福围内塱水涨,全围田禾被淹浸……”
新中国成立后,肇庆人民保护、传承、巩固和扩展前人留下的主要防洪体系——景福围,多次对其加高培厚,加砌防浪石墙,使其堤顶高达13.6~14.2米。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保护江滨一带民居及厂矿,沿江边从旧火柴厂西起,东至崇禧塔,用山石、水泥沙重新筑一条江堤,现在的江滨路就是在其基础上扩宽、加高而来的。20世纪80年代,景福围、广利围、丰乐围等连成省内著名的十大堤围之一的景丰联围。
景福围是端州城区50多万人的保命堤,近年对堤路升级改造取得实质性的变化,消除了西潦之忧,造福一方人民。景福围堤段于1989年开始在广东省内立项,分四期分别进行加固。经过对江滨堤路的升级改造,全长17公里的景福围更加牢固,对保障肇庆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千百年来历经数不清的洪水考验,但景福围始终日日夜夜守卫着端城百姓的安危,贴近着大地,造福着苍生。
历朝历代的官员都将修筑景福围作为一大政绩工程,有景日昣修筑景福大堤、王泮开凿“跃龙窦”、高要水利委员会筹建抽水机站……尤其是经过最近20年的建设,景福围的防洪标准已大大提高,先后经历1994年、1998年、2005年三次西江特大洪水考验,未出现重大险情,为保障肇庆城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于1989年2月20日动工,1993年6月8日竣工,堤长5.7公里,工程投资4745.47万元的肇庆城区江滨堤,加固设计堤顶宽28米,是广东省第一条融滨水景观、交通、防洪于一体的堤路结合的防洪堤。该堤段于1993年加固完成后,于1994年夏天首次成功抵御近百年一遇的西江特大洪水的袭击。历史是最好的见证,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明,水利作为基础产业的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水利设施有着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肇庆市西江沿岸是纳入国家发展规划的西江走廊的重要发展区域,也是肇庆市最主要的经济带。西江沿岸千亩以上堤防达标加固及其泵站重建,对保障肇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自1994年6月20日肇庆遭遇特大洪水(高要水文站有实测记录以来最大洪水13.62米)之后,肇庆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城区江滨堤乃至整个景丰联围加固建设的投入。从1995年至2012年,肇庆市委、市政府对景丰联围全长47公里的土堤和沿线8座排涝泵站进行了加固或重建,总投资超过10亿元。按照广东省水利厅的说法,现在景福围的防洪标准,加上上游广西几个大型水利工程的调节,景福围可达到百年一遇的洪水防御水平。
发展至今,景福围除具备防洪的功能外,还集观光、骑游等多功能于一身,其面貌正变得多姿多彩。2017年下半年开始动工建设的江滨堤升级改造工程分为路面改造、防洪工程和景观整治三部分,其中,路面改造和防洪工程已于2018年交付使用。
西江江滨堤河岸段曾经杂草丛生,到处是脏乱差的景象。2019年9月,肇庆开始启动江滨堤景观整治工程,结合“一江两岸”整体城市景观,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基础上,打造了西起西江南路,东至羚山,全长10.5公里,总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的江滨堤景福段碧道。通过增设小广场、活力道、亲水步道、亲水平台等,打造江滨风光带、亲水生态环境,满足了市民休闲、游乐、观光的需要,推动肇庆市从环湖城市迈向拥江城市,使其成为展示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
对于肇庆江滨堤路,对于高大雄厚的西江堤,那每天华灯闪烁、车水马龙、绿树红花、江风吹拂的漫漫风情,许多人是再熟悉不过的。平时,人们走在稳固平坦的江滨堤上,也许感觉不到一条堤围的重要性,只有当身陷险境,困于洪潦时,方才觉出这捍卫肇庆城区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必要。
对于堤围的重要性,端州人已经有了深刻认识,因为它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并篆刻进历史。当别人谈起这段历史时,我发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不能仅仅顺其自然,而必须以某种途径、某种方向加以疏导,才得以共存,相互恒久。
景福围只知奉献,带给人岁月安好的生活,绝不炫耀,像毫无所求的母亲,占据了辽阔的空间,还实实在在地占据邈远的时间,将稳稳地造福端州人民,庇护着这一方水土,朝朝暮暮,岁岁年年。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