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是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关于生态学与生态经济的观点、思想、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学思想与生态经济理论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马克思生态经济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在研究和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思想后,构建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本节主要是将马克思的人的二重性理论、全面生产理论、物质循环和生态利用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学说的理论体系蕴含丰富的二重性学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的二重性学说,揭示了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是生态自然因素与经济社会因素的有机统一体。
一、马克思的人的二重性理论蕴含着人、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人不仅能改变和发展社会,而且能改变和发展自然界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因为人是直接从猿类演化而来的。人类出现之前,自然界早已独立存在,并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不断地运动、变化、向前发展。地球产生大约15亿年之后,地球上的物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简单有机物到复杂有机物,逐渐产生了生命。这是自然界物质发展的巨大飞跃。其后又经过亿万年的漫长发展过程,生命从最简单的、无氧呼吸的原始生物发展到有氧呼吸的生物,从低等动植物进化到高等动植物。生物在地球上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发展,产生了生物圈,并逐渐形成了适合人类存在的生态系统,于是,人类从神经系统获得最充分发展的高级脊椎动物猿类中分离出来。所以人是自然界所产生的最复杂的有机体。因此,“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是在自然界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形成的,但不能把人看成纯粹自然发展的结果。”人不是单纯的生物,而是从事劳动活动、物质生产的人,是一种能改变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是一种社会的生物,有智慧的生物。人作为一种生命物种与其他生命物种不同,就是人生活在两个世界:自然的世界和社会的世界。所谓人是生态系统的特殊部分,就在于人是高于一切动物的动物。人不仅能改变和发展社会,而且能改变和发展自然界,从事“万物”都不能从事的社会活动。所以,人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环境的产物。
(二)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
马克思首先肯定人是自然存在物。马克思指出,“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并强调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马克思还指出:“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赋予人类存在的生态自然因素,赋予人的生态自然本性以巨大的意义。
马克思在肯定人是自然存在物的同时,肯定了人是社会的存在物。马克思极其明确指出:“人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这就告诉我们,人的社会存在,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形式之中。马克思还认为,“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人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因而,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论点的实质,揭示了人是生态自然因素与经济社会因素的统一体。“自然关系和自然属性的存在,表明人本原上与动物有某种相同之处,使人成为自然生态因素,是自然的人。社会关系和社会属性的存在,表明人从根本上区别于其他动物,使人成为社会经济因素,是社会的人,人就是自然生态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有机统一体。”
(三)人既是自然生态人,又是社会经济人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首先表现为生态自然中的生物人即生态人,具有生态自然属性,即具有生态自然本质的人,现实的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表现为经济社会生活实践中的社会人和经济人,具有经济社会属性,即具有经济社会本质的人。正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才构成了人完整的本质。这两重属性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同时发挥作用的。人没有自然属性,或者没有社会属性,都不称其为人。对此,马克思反复强调,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同时发生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及其劳动生产实践活动同自然环境的关系;二是人与社会经济关系,即人及其劳动生产实践活动同社会环境的关系。这两种关系在劳动生产实践活动过程中是统一的。
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相联系的中介。人是自然之子,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离开自然就难以生存。人类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既是为满足人类生物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实现人类自身的利益(包括人类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又是为了满足非人类生物生存发展的需要,实现非人类生物的存在利益和地球生物圈的整体利益。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深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由完全对立、相互对抗、相互毁灭乃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完全瓦解,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生息、协同进化,乃至重建人与自然有机统一体。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现代经济社会巨大变革的伟大实践。
按照马克思的人的二重性学说,人作为一种生命物种,既是自然的人,属于自然界,是自然存在物,成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成员。又不是一种纯粹的生物,而是一种社会性的生物,是社会的人,属于社会,成为社会经济系统的主体。因此,人作为一种生命物种与其他生命物种的不同,就是人生活在两个世界:自然的世界和社会的世界。人的两重性是人、社会和自然相互融合的有机统一体。人在实践活动中与自然共同进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坚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这个统一客观世界运动中来考察人的双重属性,才有利于重建人、社会和自然相互交织与相互融合的有机统一体。
二、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理论指引人类走绿色发展道路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理论框架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全面生产理论。全面生产是构成社会各个要素的系统整体的生产,主要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精神的生产和再生产、人口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生态环境的生产与再生产以及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等。在当代,这五种生产与再生产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相互适应,越来越相互协调。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是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活动与过程。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内容,是整个社会生产与再生产得以进行的首要条件和基本前提。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反复地、不断地进行生产与再生产,不只是维持原有的生产规模,还需要扩大已有的生产规模,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生活资料以及为此所必需的生产资料。马克思、恩格斯称这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是“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并把它划分为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生产与再生产和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生产与再生产。
精神的生产与再生产是指精神产品的生产,是指人们通过大脑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思想、观念和意识的生产以及“科学和艺术的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和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深刻地阐明了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相互关系,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决定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对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具有巨大的能动的反作用。精神的生产与再生产划分为第一部类物化在物质生产技术中科技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第二部类物化在劳动者身上科学文化技术教育生产与再生产,即智力生产与再生产。
人口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是指未来维持和延续人类自身而进行的生产。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等有关著作中的论述,人口自身的生产有两层含义:一是自己生产的生产,这是通过消费使人的体力和智力得以恢复,维持人的生命存在;二是他人生命的生产,使人类得以世代延续下去。因此,人口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可以划分为:第一部类原有人口的生命生产与再生产,即现有劳动力生产与再生产;第二部类新增人口的生命生产与再生产,即后备劳动力生产与再生产。
生态环境的生产与再生产是指人类和自然界创造生态财富的活动和过程。它主要是自然(人工)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生产与再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然界物质变换的思想,如“自然界中元素和化学物质的消费是植物的生产”,“生命,即通过摄取和排泄来实现的新陈代谢,是一种自我完成的过程”,“没有这种过程,蛋白质就不能存在”,这实质上就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生产。马克思把这种生态生产的生理学规律引申到“人化的自然界”中来,考察人工生态系统的生产与再生产。在人工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生产,实质上是人工生态生产,这也是生态产品的生产,在本质上是生态环境本身的生产与再生产。
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是为了保障和维持他生产和再生产的顺利进行。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仅生产商品和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总之,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是一切生产的基本前提,没有它就没有任何生产,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当然,也就没有现实自然界的、人工的生产与再生产。
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揭示了五种再生产运动是一切社会形态的共同规律,研究了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世界系统中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越来越复杂,相互作用关系越来越深化。社会生产体系核心问题是物质、精神、生态和人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相互适应与协调发展。这是生态经济再生产的根本问题,也正是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生态经济意蕴。
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在当代中国学界有了新的发展。“两种生产理论”(即物质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是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由恩格斯最终完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两种生产”是同时并存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通过劳动来完成的,人类自身的生产是通过生育来完成的。“两种生产”都既包括自然关系,也包括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体系的过程中,不仅把两种生产理论,而且把三种生产理论引入政治经济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把环境生产纳入了生产的范畴。三种生产理论将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环境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研究以人为主体的经济活动与环境系统之间最基本的环境经济关系,克服了生态与经济相脱离的传统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缺陷,为建立生态与经济有机统一的现代经济社会再生产理论,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但它没有如实地、全面地反映现代经济社会再生产运动及其规律。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生态经济科学工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对现代经济社会总的生产过程进行全面考察,把社会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作为生态经济运行的既定前提,不仅把人的生产和生态生产纳入社会生产范畴,而且把精神生产纳入社会生产范畴,明确提出并初步论证了四种再生产有机统一的生态经济模式,即人口自身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精神生产和生态环境生产。四种再生产理论就是人口自身再生产、物质生活资料再生产、精神再生产和生态环境再生产相互适应与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理论。
三、马克思物质循环理论是循环经济本质最充分体现
马克思物质循环理论揭示的是作为劳动过程的再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生态与生态经济关系,是社会生态循环与自然生态循环的统一,从而提出了物质循环利用思想,强调了物质循环的生态利用原则。
(一)马克思的物质循环理论使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各种物质资源要素融合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物质循环运动是客观世界系统运动的基本形式。“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失中,处于不断地流动中,处于不息的运动和变化中。”因此,“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由此可知,整个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在永恒的运动,它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上升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周而复始的不断循环的过程。在整个自然界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是同时进行、互为条件的。能量在不断地流动与转化和物质在不断地循环与转换的统一运动,形成了无限循环的生态系统的总循环,即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循环。这是自然生态系统永续不断地循环运动的自然历史过程。
循环运动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任何社会的生产过程,都不是一次的生产过程,而是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过程。马克思说:“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是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在社会再生产的循环运动中,生产是过程的起点,决定交换、分配、消费。而交换、分配、消费对生产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经济循环运动,就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的相互作用,使物质在系统内循环,进一步推动社会再生产的发展。
物质循环与物质变换是内在统一的。无论是生态系统还是经济系统,都是处于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循环运动不仅是生态系统运动发展的形式,而且是经济系统运动发展的形式,因此,作为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复合的生态经济系统,也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揭示了作为流动过程的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生态与生态经济的关系,而马克思的物质循环理论揭示了作为流动过程的再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生态与生态经济的关系,两者具有内在关联性,是一个统一整体。这种统一性突出体现在物质变换和物质循环的内在统一,即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循环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经济循环的统一。
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的相互转化,是生态经济系统物质循环运动的重要表现,是生态经济循环的基本内容,反映了生态经济系统内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内在的循环关系。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不断运动,实质上是人类不断占有自然物质的有用形态,不断将排泄物返回自然的过程,是在人类劳动中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就是在经济系统将经济物质和经济能量与生态系统的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二)物质循环的生态利用使现代生态经济系统建立在良性循环基础上,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要使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在生态系统实现有机统一与良性循环,就必须有效消除物质循环过程中的污染物质,化废弃物为原料。物质循环的核心就是强调对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排泄物要进行“分解”和“再利用”,这就是马克思的物质循环的生态利用原则。
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排泄物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产物。人类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从自然生态系统中取出自然物质,投入到经济再生产过程中,加工成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产品;另一方面不断把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排泄物投入到自然环境之中,利用生态系统的净化机能参与自然再生产。马克思说:“我们所说的生产排泄物,是指工业和农业的废料。消费排泄物则是指人的自然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排泄物,部分指消费品消费以后残留下来的东西。”马克思认为,如果这两种消费排泄物不加以处理,且排泄物积累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则生态循环受阻,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失调的生态经济恶性循环。如果人们对这种“排泄物”进行“分解”和“再利用”,那么,“消费排泄物对农业来说最为重要”。马克思所说的“最为重要”是指消费排泄物的利用,可以保持和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的肥力,并保护生态环境。马克思所阐述的物质循环与转换过程中已包含生态农业的思想,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农业生产的生态化”。工业生产排泄物的生态利用,最根本的是发展生态工业,实现工业生产的生态化,这是消灭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基本途径。
物质循环转化利用的发展过程必须遵循物质循环和物质转化的规律。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物质循环与转化思想,真正的废物是不存在的。马克思认为,生产和生活的排泄物只是“所谓的废料”,并指出,“所谓的废料,几乎在每一种产业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是说,排泄物是一个可变的物质,通过人们的再利用,投入新的生产过程,可以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原来的排泄物就不成为废料,而成为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的物质资源。这种物质生产过程中物质循环的生态利用,不管是工业和农业产生的废料,还是消费品消费后残留的废物都可以重新加入生产过程,成为新的生产运动要素。马克思阐明的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经济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马克思还认为,废物的减少,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机器和工具的质量”,“还要取决于原料本身的质量。而原料的质量又部分地取决于市场原料的采掘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部分地取决于原料在进入制造厂以前所经历的过程的发达程度”。显然,科学技术对于这种再生产的循环利用过程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人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工业和农业生产的生态化的发达程度,可以有效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物质循环的生态利用原则,废物循环不仅是指社会生产中的废物再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而且还指社会生活中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这两种废物的生态利用,就是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即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生态化,正是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这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与物质循环思想是相符的。马克思这个理论的现代含义集中到一点,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及废物循环再利用,促进现代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