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太爷的狗](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59/45977159/b_45977159.jpg)
第8章 【赵太爷的狗】.8
赵太爷其实也没什么产业,积蓄是赵太爷的爷爷的父亲留下来的,赵太爷爷爷和赵太爷的父亲又是做生意置办产业的好手,积蓄下来很多产业,有乡里临街铺子的租赁,很多铺子,还有乡里的很多土地对外出租,自己也安排人管理种植,还有个油坊,还有个烧酒厂。
赵太爷还有个姐姐,被赵太爷的父亲嫁到了市里,也是个有钱人家。
赵太爷除了有个儿子,还有个女儿,也嫁到了市里,赵太爷不同意嫁在乡里,乡里那些大户,赵太爷看不上,觉得乡里人,涵养不够,再有钱,涵养也是不够,便把女儿嫁到了市里。
赵太爷让自己姐姐帮忙找的人家,赵太爷的姐姐嫁的人家,就是有钱大户人家,那自然就能给自己侄女找到好人家。
找的是官宦人家,赵太爷的女婿是在市府工作的,是个干部,精明能干,赵太爷想让自己女婿再当职位高一些的官员,也帮着使钱,找人。
赵太爷的女婿说,不用,自己以后差不多能当个副市长。
赵太爷笑容满面,说,那是很好。
赵太爷的脾气是随和的,从不主动跟乡邻有什么矛盾,有什么事,也都是尽量让步。
赵太爷习惯说,无需计较。
所谓穷生奸计富长良心是不变的真理。
赵太爷的爷爷的父亲就不一样,那是能抢就抢能占就占,蛮横且孔武,一脸横肉,本也是穷人,逼到不行,才好勇斗狠,乡里人本来都是胆小慎微,有个好勇斗狠的,也都让一步,但赵太爷的爷爷的父亲,占了抢了,就吸引了很多追随者,人都有追随强者的底心,然后赵太爷的爷爷就发展成了几十号人吆喝五六,叱咤方圆范围的人物,成了人物,又有人追随,就吸引了那个年代官府衙门的注意,那个年代的官府衙门也是谨小慎微,县太爷也是惦记把官位守好,把日子过好,衙门里的捕头兵勇们也是一样,也都是赚着薪饷,拿回家好好过日子,没有谁真的是要成名一时建功立业,这赵太爷的爷爷的父亲成了声势,县太爷就想压一压,要不然被上一级省里的道台知道了,自己这一方居然有这样的人物,还带着几十号人手,自己这顶乌纱帽决绝是不保了。于是派人找赵太爷的爷爷的父亲,跟他商量,尽量不要闹事,大家平日里都是乡邻,没必要耍横好勇斗狠,大家也都低头不见抬头见,祖上也都是几代人一代代扎根在这,说到底,大家都是一个根上的。摆开了道理。赵太爷的爷爷的父亲听的进去,尽管他长了一脸横肉,但骨子里还是穷苦人出身。便答应县太爷,不会惹乱子。
可赵太爷的爷爷的父亲的追随者里,有秀才,秀才就对赵太爷的爷爷的父亲说,他这样哄你是不对的,他是害怕才这般说辞,若你不是现在这般场面,他或者早就压你入牢了。但他哄你安稳,毕竟那是地方父母官,态度又不错,所以,又不得不听,但听也罢,不听也罢,听要有个听话的说法,不听,不听是做不得的,毕竟县衙代表着朝廷。所以,借着此时,就坡下驴,要他一些条件,也顶住了他的肋骨,又给大家追随你的弟兄拿些好处,而后,我等如何做事,看他何种态度,再者,以他区区县衙,对我等怎样做,也是无可奈何,既然他无可奈何,我等就教给他如何如何。
赵太爷的爷爷的父亲看了看秀才,怔了一会儿,说,没听懂。
其实赵太爷的爷爷的父亲是完全听懂了的。
胆大的人大部分都心很细,胆子小的才会粗心。
赵太爷的爷爷的父亲先前只是惦记了要自己的好处,当然也想到了大家,但又担心一旦说开,大家狮子大开口,县衙无法答应,县衙无法答应,自己又提出了要求,收不回脸面,又不能闹事,自己也知道那毕竟是县衙门。
索性,刚好秀才说出这般,赵太爷的爷爷的父亲,刚好表示没听懂,借着秀才的夸夸言语,让秀才给出个法子,这样又安抚了大家的激情,又能降低大家的野心,又把出主意决定的人放在了秀才的身上。
赵太爷的爷爷的父亲便对秀才说,你去跟大家商量一下,有什么要求,我去找县太爷要。
秀才要离开,赵太爷的爷爷的父亲又叫住秀才,说,咱也不能太过分吧。
秀才说,我自然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