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太爷的狗](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59/45977159/b_45977159.jpg)
第22章 【赵太爷的狗】.22
武六,赵老三想了想,应该也给太平军干活去了吧。
太平军在当地又是派人天天讲皇上帝的教义,又是安排人在乡里那个戏台子上表演,吸引了大批当地乡民,乡民们乍初,觉得很好玩,平淡的生活,平添许多欢乐,陌生总是带给人新奇感,即便这陌生的人做着不陌生的事,也让人好奇,太平军不止是陌生人,还讲些大家没听过的故事,什么人是上帝造的,什么人与人要互爱,要忏悔,该说什么天堂啊什么的,还说有罪的人不能上天堂,搞的那些听了进去故事的乡民,晚上回到家偷偷掉眼泪。
之后太平军又说有衣同穿,有饭同食,人人有地耕,有银子同使。这个让乡里那些懒汉们无赖们高兴了起来,要知道他们平日里,多以打零工为生,因为本地有赵家赵太爷,尽管赵太爷性格也是和蔼可亲,很少动怒,但乡里有赵家的传说,赵太爷的爷爷的父亲的传说,那可是彪悍的主儿。
这下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有银子同使,这是那些懒汉二流子们求之不得的事,要知道他们平时本就是四处蹭吃蹭喝,身上有了钱,就去饭馆点酒菜吃,身上没钱了,就拽别人一起去饭馆点酒菜吃,再或者,找个理由借口,去谁家聚着让谁家做菜吃。这下最起码吃饭的问题解决了。至于人人有地耕,那个不重要。
但人人有地耕,这样的诱惑力,对那些每年要租地,付租金的乡民来说,这个诱惑力太大了。往常,每年租地,秋收后,除去租金,剩不下多少,也就够年吃年用,年景好的时候,屋子里添些物件,家里人添置些新衣服,可年景不一定年年好啊。
恐惧是会遗传的,威严自然也是,只有善良不会遗传,在乡民的生活里,善良只能是穷人的无奈,但凡有些力气,有些能耐,都不需要善良,而只需要公平。
武六善良,这善良也不该算善良,从众者不存在善恶的概念,武六自己没做过恶事,但当年赵老三偶尔耍混蛋时候,譬如赌输了,掀桌子,抽人嘴巴,武六也当然帮忙赵老三。
武六耳根子软,没什么主意,不过也确实去给太平军干活了,不是去田地里收粮食。是去大庙那边,帮着盖太平军营地,在之前,太平军很多兵士都住行军帐篷,天气逐渐冷了起来,需要保障兵士暖和。
武六去大庙那边干活,干完活,到了吃饭的时间,太平军兵士喊大家排队领饭,大家排着队,领着馒头,太平军又给大家炖了白菜汤,汤里还有肉丝,大家边吃边聊天说笑。
武六看着碗里的白菜汤说,这个伙食没有赵太爷家吃的好。
武六又拿着馒头看了看,说,这馒头里还有沙子。
这话被刚路过两个太平军兵士听到,一个兵士抬腿就踢了武六一脚,说,大冷天吃饭还堵不上嘴。
赵太爷这边,赵老三对赵太爷说,嗨,武六不用担心,给太平军干活就干活呗,傻人有傻福。
赵太爷说,是啊,这年头,不用想那么多也挺好的。
赵太爷又说,老三,去把狗松开吧,这时候,这么乱,让狗满院子跑起来,晚上也有个护院的。
厨子老陆过来问晚上做几个菜,赵太爷说简单些吧。
厨子老陆说,那还有少爷和小姐呢。
赵太爷说,那也简单些吧。
厨子老陆问,老爷,听说那些什么太平军,抢粮食了?
赵太爷说,可先不能乱说,不算抢,充圣库。
厨子老陆说,那以后没粮食了,咋办。
赵太爷轻轻敲了敲桌子,说,过几日,那个田卒长,就来发粮食票据了,他们说替老百姓打仗,总不能让老百姓饿着吧。
武六在大庙那边,跟着很多本地乡民,修完了太平军兵士的营房,又跟着盖圣库,前后干了半个月。干完活,临离开时候,太平军给武六那些人,发了银子。
发银子的太平军小头领,发完银子,给大家说,要相信太平军,要相信皇上帝之类的。
武六也听不懂,领了银子就来找赵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