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中国是礼仪之邦

他山之石

传说明代初期,菲律宾有一位国王来中国朝拜,因病在中国逝世,他临终前要求死后葬在中国,就因为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公元13世纪初期,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盛赞中国是“东方的天堂”。他的游记发表后,人们开始了解东方,了解中国。在欧洲人眼中,中国既是个物产丰富的国度,更是个文明昌盛、可望而不可即的仙境,是他们心目中的天堂。

的确,在世界上许多民族还没有形成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中国曾被外国人称为君子之国,其文明礼仪受到世人的敬仰。到过日本或跟日本人有过接触的人,肯定见过日本人的鞠躬礼。日本人称这种礼节为“唐风”,也就是说,这个礼节是沿袭了1200多年前我国唐朝的礼制。

资料来源:刘小清.现代营销礼仪(第二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小组讨论

为什么日本人称他们的鞠躬礼为“唐风”?你对此有什么感想?

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史,是一部由蒙昧走向文明的进步史。礼仪就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作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礼仪自产生以来就不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际交往的扩大、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审美观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着。

我国的礼仪自成体系,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它伴随着社会性质的变革也曾发生过多次重大的变革。

中华礼仪文化微课视频

礼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活动。远古时代,人们在自然界觅食和栖身,由于对自然界还没有规律性的深刻认识,所以感到强大无比、神秘莫测的大自然是不可预见与控制的,是令人敬畏的。因此,在礼的产生阶段,礼的行为指向主要是大自然(也包括人类本身)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

随着人类的进化,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人们发展了对它的认识,认为自然界中一切恐怖的力量都是由某种神灵主宰着,因此由敬畏自然力量发展到崇拜主宰自然力量的神灵,有了图腾崇拜。礼的行为指向成为主宰自然力量的神,敬神成了礼的特征。后来,人们又把沿袭下来的一系列传统风俗习惯,当作全体氏族成员在生产、生活各种领域内应遵守的规范,礼的内容和形式大大丰富。比如,半坡时期人们在家族集会议事时,就有男左女右席地就座,老人坐上边、小辈坐下边的礼仪。礼的变化反映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

国家产生后,“礼”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的进步使人们由对自然力量的崇拜转向对人类自身的关注与崇拜,将对天地神灵的祭祀礼仪导入人际关系。因此,礼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原始的图腾宗教意识发展成一整套的伦理道德观念,由个人之间日常交往的礼节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扩展到政治领域,许多不成文的习惯逐渐演变成具体的条文规定,并打上阶级的烙印。

西周时期,周公集“礼”之大成,提出一系列礼制。通常认为传世的《周礼》和《仪礼》就是周公的遗典,它们与其释文《礼记》合称为“三礼”。周公丰富了礼的内容,提高了礼的境界,虽然周礼有建立秩序、确立等级,树立君主的尊严和绝对权威,以维护政治统治的目的,但同时它也体现了人类希望建立一种和睦的人伦关系、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的愿望与能力。

春秋时期,孔子以“仁”丰富了礼的内容。“仁”的内涵,是德与礼的综合。在中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以“礼”为核心,构建了完整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政治行为规范。礼仪发展的意义正如《曲礼上》所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以礼作为自我约束的规范,明确人区别于禽兽的特质,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巨大进步。

历史名人故事

子游治武城

【传统故事】春秋末年,吴国有个叫子游的书生拜圣贤孔子为师。孔子教导他说:“当政者要用礼乐教化老百姓,这样他们就会听从政令,安居乐业。”子游学成后,当上了鲁国武城的地方官。他谨遵师训,以礼乐教化百姓,使人们遵从礼仪。这天,孔子带着几个弟子来到武城,听到城里到处有弦乐歌声,他非常高兴。子游见到老师后,恭敬地说:“我听从老师的教导,用礼乐教化百姓。现在人们不再野蛮粗俗,而是懂得礼貌了,治安自然就好了。”子游学以致用,受到了孔子的赞赏。

【名家介绍】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吴国人,与子夏、子张齐名,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人生感悟】子游学有所成,谨遵师训,以礼乐教化百姓,使人们遵守礼仪,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评价。青少年应当学习子游的学以致用,使知识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把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样不但能充实自己,还能造福社会。这就是实现治学明礼的终极意义。

其后,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阶级都崇尚儒家主张的“礼治”,沿袭周礼,并根据自己统治的需要,不断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礼仪逐渐成为无所不包的社会生活总则,它融思想准则、政治经济制度、道德、习俗于一体,强有力地规范着人们的生活行为、道德追求与是非善恶观念,成为维护等级社会等级秩序的准则。

盛唐时期,礼仪随着文化的兴盛繁荣而更加发达,封建统治者不仅推崇礼教,还把《仪礼》《礼记》等著作升格为《礼经》。宋代是封建礼教发展的又一高峰,出现程朱理学,礼仪也向家庭迅速扩延。明朝时,朱元璋大力推崇礼教,使举国礼化,制定了祭祖、祭天、祈年等仪式规程,明确了君臣之礼、尊卑之礼、交友之礼等社会活动规范,形成了政治统治所需要的一系列礼仪。同时,家礼向深层发展,详细规定了家庭成员及亲属间各种相互关系的礼仪礼节。清代,统治者很快接受了汉族的礼制,并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拓展。

总之,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礼制中的等级观念越来越被强化,礼的治国安邦的功能越来越被强调,礼逐渐成为统治者维护自身地位和权益的有力工具,成为他们制约人性、限制民众自由的统治手段。可见,传统礼仪在陶冶人的道德情操,促进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等方面的确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中国古代文明传承几千年而不曾中断,与礼仪文化的强大凝聚力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传统礼仪文化的本质是维护等级制,所以它才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实行思想专制、巩固统治的理论武器。礼仪文化从周礼的“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发展成“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一系列封建礼仪教条,它的消极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如此漫长,封建思想如此顽固不化,和盘根错节的封建礼制不无关系。所以,随着社会的进步,五四时期进步的思想家们激烈抨击礼教,其原因就在于封建礼制从根本上扼杀了中华民族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知识库

跪拜礼

在一些反映古代历史的戏剧和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古代人行跪拜礼。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生活礼节呢?这要从古代人的物质条件和生活习惯谈起。

我国在汉代以前,还没有正式的凳椅。人们在进食、议事、看书时,只是在地上铺一条用芦苇、竹篾等编成的铺垫用具,即席子,人就坐在席子上,故称“席地而坐”。如果请客人坐正席,则多垫一重席子,表示恭敬。就连朝廷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席地而坐”,不过,所坐的东西比普通老百姓好一些。

因此,古代人“坐”的姿势,和我们现代人的“坐”完全不一样。坐时要两膝着地,然后将臀部坐于后脚跟之上,脚掌向后向外。古人的“坐”,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的跪。在接待宾客的过程中,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然后俯身向下,就这样,逐渐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

古人认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礼的意思。周代礼仪对跪拜的动作和对象,作了严格的规范,共分稽首、顿首、空首,称为“正拜”。行稽首礼时,行礼者必须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并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重的礼节,一般用于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先祖。后来,僧人举一手向人们行礼,也称“稽首”。

行顿首礼时,其他和稽首相同,不同之处是拜时必须急叩头,其额触地而拜。一般用于下对上的敬礼。“顿首”后来也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也有首尾都用的,表示对对方的恭敬。

行空首礼时,双膝着地,两手拱合,俯头到手与心平而不到地,故称“空首”,又叫“拜手”。这是“九拜”中男子跪拜礼的一种。

肃拜是古代女子跪拜礼的一种。拜时跪双膝后,两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时低下头去,到手为止,故又称“手拜”。肃,手到地的意思。后来在书信往来中,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往往写上“谨肃”。妇女行礼又称“端肃”,即源于此。

后来,随着凳椅问世,人们不再“席地而坐”,因而使原来生活中的“跪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跪拜礼仍然存在,却变成了等级差别的标志,如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而民间在祭祀、祝寿时,跪拜礼仍世代相传。后来,又增加了打千(行礼时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体稍向前俯,右手下垂)、作揖(两手合抱,拱手为礼)、鞠躬(弯身行礼)等礼节。直到辛亥革命胜利,作为等级差别标志的跪拜礼随着几千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的覆灭才得以结束,只在拜神、祭祖时仍有沿用。

资料来源:中华五千年网.(2007-12-06)[2014-03-02].

中华民族礼仪传统中的糟粕,我们应该摒弃;但其中的精华,却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国礼仪文化的核心是“以文化人”,主张“内省”,强调个人道德修养,注重调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将个人的权利与群体的义务、责任联系在一起,主张义重于利。这些伦理观、价值观对于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文化素养是大有裨益的,而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格言则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这正说明了它们的永恒价值。

我国的现代礼仪,摆脱了封建落后的成分,以科学精神、民主思想和现代生活为基础,表现出新的现代社会关系和时代风貌。现代礼仪的许多内容和形式,都是在辛亥革命以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形成的。其中既有为适应当代社会需要而生成的新的行为规范,又有对西方国家礼仪的借鉴,也不乏对传统礼仪的选择继承。现代礼仪生动地体现了礼仪文化的生命力和革新精神。

知识库

握手礼的起源

握手礼最早可以追溯到“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当时,人们不仅在狩猎或战争中,甚至在日常交往时,手上也常常拿着石块、棍棒等“武器”以防不测。当人们在路上遇到不属于自己部落的陌生人时,如果双方都没有恶意,就会主动放下手中的“武器”,双手伸开让对方摸掌心,表示自己手中没有藏着什么武器,以此来证实自己的亲善、友好。这种习惯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握手礼,并且被大多数国家所认同接受。

还有一种说法,在中世纪,当骑士格斗势均力敌时,作为和解的表示,双方会把平时持剑的右手伸向对方,证明手中没有武器,相互握手言和。后来便演变为握手礼。

资料来源:闫秀荣.现代人际交往中的实用礼仪.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正像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在新文化建设的进程中,礼将会越来越淡化其在社会政治秩序和国家机构建设方面的色彩,而侧重于人际交往和思想品德修养过程中的礼仪规范,渐次成为一种适用于国际交往、社会交际和道德约束的精神与原则。在当代,礼仪正在回归它的本位,充分发挥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