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字通解500例:山东大学中文专刊](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14/45158114/b_45158114.jpg)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20.博
博(搏),甲骨文作,金文作
,小篆作
。
甲骨文从干,尃聲。卜辭或以“尃”爲“搏”,“尃”增“干”爲意符,則爲形聲兼會意。金文第一、二字形沿襲甲骨文。第三字形意符作“戈”,“干”“戈”皆爲武器,表意相同。第四字形从盾,从盾、从干、从戈表意相同。金文“盾”作,後訛變作“十”字形,故第五字形从十字形。本爲古“搏”字,後世或假借爲博大之“博”,遂與“搏”分爲二字。卜辭、銘文或讀爲“搏”。提示:甲骨文“專”作
,與“尃”爲二事。又,“盾”形訛變爲“十”字形的還有“古”“戎”等字,如果不參照其他字形,單看从十,就必然茫然無解。又,《新甲骨文編(增訂本)》無“搏”字,説卜辭以“尃”爲“搏”,而於“博”下收
字。《新金文編》以从干、从戈者列於“搏”字條下,从十字形者列於“博”字條下。上述現象在古文字字書、詞書中普遍存在,雖各有理據,也多有難處,但終令讀者迷茫,更難得會通,盼望改進。參見076.盾字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