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中毫米波雷达数据处理方法与实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1 CW体制

CW体制主要利用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指当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径向相对运动时,接收频率将发生变化。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如图2-1所示。

图2-1 多普勒效应的原理

连续波发射信号为

式中,ω0为发射角频率,ϕ为初始相位,A为振幅。

回波信号为

式中,为回波信号延迟于发射信号的时间;c代表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R为待测目标与雷达天线之间的距离,K为信号衰减系数。

如果待测目标静止,则距离R不变。回波信号与发射信号之间具有不变的相位差λ为波长,为电磁波发射频率。

如果待测目标运动,则距离R变化。如果待测目标匀速运动,则在t时刻,待测目标与雷达天线之间的距离为

式中,R0t=0时待测目标与雷达天线之间的距离;υr为待测目标相对雷达运动的径向速度。

由式(2-2)可知,t-tr时刻的发射信号在t时刻被接收。因为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远大于待测目标与雷达之间的相对运行速度υr,所以tr近似为

发射信号与回波信号的相位差为

φ是时间t的函数,在速度υr不变时,频率差为

fd为多普勒频移,其与雷达波长成反比,与雷达和目标的相对运行速度成正比,当目标与雷达相互靠近时,多普勒频移为正,接收信号的频率高于发射信号的频率;当待测目标与雷达相互远离时,多普勒频移为负,接收信号的频率低于发射信号的频率。

当车辆驶向测速雷达时,电磁波遇到车辆反射回来的回波信号,从而被压缩,回波信号的频率随车辆行驶速度的提高而增大;相反,当机动车驶离测速雷达时,电磁波遇到车辆反射回来的回波信号,从而被放大,回波信号的频率随车辆行驶速度的提高而减小。当电磁波遇到待测目标反射回来时,回波信号的频率与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的关系为

式中,为回波信号的频率;为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为运动目标的径向速度分量。

从式(2-7)中可以看出,雷达接收到的回波信号的频率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另一部分是车辆相对雷达运动引起的回波信号的频率偏移,当车辆驶向雷达时,为正数,当车辆驶离雷达时,为负数,可以将式(2-7)表示为

由式(2-8)得到车辆的径向速度为

由式(2-9)可知,车辆的径向速度υr与多普勒频移fd成正比,因此测得fd就能计算得到υr